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是苏东坡985岁生日。祝他生日快乐!

美术报 2023-02-22


苏东坡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 ,是这样写东坡出生场景的:“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在这栋房子里,一个婴儿脚踢着襁褓的包布,发出了啼声。”


这个时间的原始出处,应该是成书于南宋时期的《东坡先生年谱》:“景祐三年(1036)丙子,先生以是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生眉山县纱縠行私第。”


前述时间,用的都是阴历,一零三六年腊月十九,换算成阳历就是1037年1月8日。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就换算一下就相差一年了,其实很好理解,就如同现在,阳历已经过完新年到了2022年,但是阴历新年还没有过。


当然,追根溯源的话,也不用换算成阳历时间,因为东坡本人就不过阳历生日。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是东坡47岁生日。贬官黄州的东坡先生,大概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项目,至少这年的七月和十月,他才从赤壁漂流回来写下了后来传诵千古的两篇(前后)《赤壁赋》。



十二月十九日生日那天,其实南方天气已经很冷了,但东坡的生日活动,还是和朋友一起去赤壁泛舟。大概万里江天,不系之舟,才会让困居黄州的东坡感到一丝丝自由吧,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一位名叫李委的迷弟听说东坡过生日,专程携自己新作笛曲《鹤南飞》在远处吹奏为东坡生日助兴。李委说了,啥都不要,签个名题首诗,就心满意足。东坡欣然以应。这件生日趣事被东坡记录在《李委吹笛并引》中,文章开头就是:


“元豐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東坡生日也。”


所以,如果东坡先生还活着的话,他也会选择今天腊月十九日过生日。不过他当时肯定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后来被不同的人铭记。由此还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寿苏”,即纪念苏轼诞辰。

为何要纪念东坡?原因可以有很多很多。但是不管怎样的原因,都要回归原点,去最真实的东坡身上去探寻。


在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中,关于苏东坡的史料最为完整最为丰富,远超李白、杜甫,即便是他同时代的人,也望尘莫及。像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就综合了许多史料,但由于个人情感发挥过多,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反而是孔凡礼的《苏轼年谱》《三苏年谱》以及《苏轼诗集》《苏轼文集》更为重要,却又非普通读者所易于接受。至于散落在宋人笔记中诸多与苏东坡有关的史料,翻检起来,更有茫无头绪之感。

今天我们换个角度,从苏东坡的朋友圈来看东坡。



首先,是苏轼的家族背景。


清人张鹏翮曾为苏姓宗祠撰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就是眉山苏氏一门同时出了苏洵苏轼苏辙三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家,美名历代传扬。


苏洵画像


苏辙画像

历史上固然也有父子兄弟同有文名的先例,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曹丕曹植,但是三曹出身于东汉末年势力雄厚的著名豪族,而三苏家呢,不过是眉山一户普通的中产之家。自从先祖苏味道的二子苏份在眉山县安家立业以来,几百年没出过什么文化名人。而且苏家似乎也没啥读书氛围,从苏洵的祖父辈,就有任侠好义、乐善好施的家风。


苏洵致提举监丞尺牍

这倒是与四川的地域性格挺相似,后来的袍哥精神不就略似于此吗?直到苏洵本人,年轻时后依然不爱读书,四处游历。所以这样的家庭中,如何培养出苏轼苏辙兄弟?以前,大家常常侧重其父苏洵的影响,然而其母程氏的家庭教育同样居功至伟。

其次是苏轼的个人交游。苏轼这个人有个特点,喜欢他的人会喜欢得不行,恨他的人则是恨之入骨。苏轼与欧阳修、陈希亮等前辈上级,还有黄庭坚等稍晚或同辈的友人间是怎样相处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人际交往背后的人生态度。


欧阳修画像


最后是苏轼的的个人影响。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的乌台诗案。苏轼险些丢了命,好在当时各方都有人为他说话,不过最后仍是一撸到底,安排到黄州当一个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连这点儿实权都剥夺了),还不能出黄州地界(近乎软禁)。

诗人不幸诗家幸,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是在不那么好的境地中创造的。此时若是个寻常文人,从小接受儒家理念,修身齐家平天下。但政治失意,黄州这穷乡僻壤,怎放得下自己的满腔抱负?为了安抚这巨大落差,他可以成为一个归隐派,也可以成为一个田园派——这些都只是对现实政治的逃避,是士大夫的专属选择。但是苏轼,他的思考还能更进一步,不仅仅是对政治,更是升华到整个人生,对这茫然人生,纷扰世间的最终目的和意义进行思考,企求解脱与舍弃。


这种思考是一种全新的境界,不独士大夫,即便是普通人如你我,也能在此情感中找到共鸣。以至于读他的诗词文章总有一种心有戚戚的感觉。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宋人叶梦得在《避暑夜话》中讲到,头天晚上苏轼刚写下这样的句子,第二天就传开了,传说苏轼写完这首词,就挂冠而去,驾着小船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奇幻漂流。——这太浪漫主义了!不过当时的郡守徐君猷得到消息却吓得不行,苏轼是作为重点罪人在黄州就地安置,不得越界的,要是跑了上面追究下来可不得了。于是赶紧派人去查,结果才到他家门口,就听到如雷鼾声,一进门,苏轼还在睡大觉呢!


其实也是,人世罗网无处不在,往哪里逃呢?如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苏轼恰是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这句话。不过,他比罗曼罗兰早了八百多年。

今天,是东坡先生985岁生日。祝他生日快乐!


最后,我们通过一组书法了解苏轼的人生轨迹。


治平二年(1065)三十岁
任京城汴梁。
五月,丧妻王弗。

「宝月帖」

纸本行书 | 23.2×17.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熙宁二年(1069)三十四岁
王安石新法。

「治平帖」

纸本行书 | 29.2×45.2cm
故宫博物院藏


熙宁四年(1071)三十六岁
上书神宗论政,
四月通判杭州。

「廷平郭君帖」

纸本行书 | 26.4×30.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致运句太博帖」

纸本行书 | 25.6×24.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元年(1078)四十三岁
游徐州,
王安石罢相。

「北游帖」

纸本行书 | 26.1×2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二年(1079)四十四岁
乌台诗案。

「次韵秦太虚诗帖」

纸本行书 | 30.7×45.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三年(1080)四十五岁
贬黄州,
谪居定惠院。

「京酒帖」

纸本行书 | 26.2×14.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啜茶帖」

纸本行书 | 23.2×17.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四年(1081)四十六岁
居临皋亭。
辟园十亩,躬耕东坡。

「跋吏部陈公诗帖」

纸本行书 | 27.8×60.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新岁展庆帖」

纸本行书 | 30.2×48.8cm
故宫博物院藏

「书杜甫桤木诗卷」

纸本行书 | 27.9×85.4cm
兰千山馆藏


元丰五年(1082)四十七岁
两游黄州赤壁,
自号东坡居士。

「黄州寒食诗帖」

纸本行书 | 34.5×19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获见帖」

纸本行书 | 28.2×37.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六年(1083)四十八岁
居黄州,夜游承天寺。

「前赤壁赋诗卷」

纸本行书 | 23.9×2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职事帖」

纸本行书 | 27.8×38.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人来得书帖」

纸本行书 | 29.5×45.1cm
故宫博物院藏

「覆盆子帖」

纸本行书 | 27.7×44.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夜帖」

纸本行书 | 27.6×45.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八年(1085)五十岁
宋神宗卒,重归朝中。

「阳羡帖」

纸本行书 | 27.5×22.6cm
旅顺博物馆藏

「久留帖」

纸本行书 | 30.4×2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屏事帖」

纸本行书 | 25.1×23.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祐元年(1086)五十一岁
任翰林学士。王安石、司马光卒。

「题王诜诗帖」

纸本行书 | 29.9×25.7cm
故宫博物院藏

「归院帖」

纸本行书 | 35.1×12.4cm
故宫博物院藏

「归安丘园帖」

纸本行书 | 25.6×31.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祐二年(1087)五十二岁
任经筵侍讲,侍宋哲宗。

「祭黄几道文卷」

纸本楷书 | 31.6×121.7cm
上海博物馆藏

「次韵三舍人省上诗帖」

纸本行书 | 30.9×47.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祐三年(1088)五十三岁
蜀洛朔党争,任礼部贡举。

「跋王诜烟江叠嶂图诗」

绢本行书 | 26×138.5cm
上海博物馆藏


约元祐四年(1089)五十四岁
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东武帖」

纸本行书 | 28×37.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祐五年(1090)五十五岁
疏通西湖,修苏堤。

「次辩才韵诗帖」

纸本行书 | 29×47.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游虎跑泉诗帖」

纸本行书 | 27×31cm
王己千旧藏

「书林逋诗后」

纸本行书 | 32×51.6cm
故宫博物院藏


元祐七年(1092)五十七岁
先任礼部尚书,再放扬州太守。

「春中帖」

纸本行书 | 28.2×43.1cm
故宫博物院藏


元祐八年(1093)五十八岁
哲宗亲政,外放定州。

「尊丈帖」

纸本行书 | 26.3×1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白仙诗卷」

纸本行书 | 34.5×106cm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绍圣元年(1094)五十九岁
四月发配岭南。六月贬谪惠州。

「令子帖」

纸本行书 | 30.4×2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洞庭中山二赋」

纸本行书 | 28.3×306.3cm
吉林省博物馆藏


绍圣三年(1096)六十一岁
知己朝云去世。

「致南圭使君帖」
纸本行书 | 26.1×20.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归去来兮辞」
纸本行书 | 32×181.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绍圣四年(1097)六十二岁
六月渡海,发配琼州。

「三马图赞残卷」

纸本行书 | 29.2×79cm
故宫博物院藏




元符三年(1100)六十五岁
徽宗即位,北归回朝。

「渡海帖」

纸本行书 | 28.6×40.2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纸本行书 | 27×96.5cm
上海博物馆藏


建中靖国元年(1101)六十六岁
七月,辞世于北归途中。

「江上帖」

纸本行书 | 30.3×30.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点击下图订阅2022年《美术报》



  来源丨艺度 中华珍宝馆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大寒丨看图画中的古人取暖“神器”
趣味相投|民间艺术姊妹篇之戏剧与年画
春晚logo“瑞虎”的设计者原来是他,这些虎年设计让人拍手叫绝!
2021西泠秋拍启幕!
国内首次丨这个展览把金代砖雕壁画墓整体迁移进了展厅
赏析丨梅花与绣眼鸟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