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的力量

俞越 美术报 2023-02-22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简称ICOM)起,将每年的5月18日创立为“国际博物馆日”,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每年都会为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立足我国国情和新发展阶段,集中展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最新成果,从国际、国家、社会、公众四个层面阐发博物馆的力量,共同探讨博物馆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所作出的独特贡献。



主题阐释

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为便于全世界博物馆和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该主题,国际博协对其内涵进行了阐释。


国际博协认为,博物馆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作为无可比拟的发现之地,博物馆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过去,并让我们敞开心胸接受新思想——这正是建设更美好的未来的两个关键步骤。国际博协想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探索博物馆为其所在的社区带来积极变化的潜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博物馆是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战略合作伙伴。作为当地社区的关键行动者,博物馆为各种各样的SDGs目标作出贡献,包括促进社会经济、传播关于环境挑战的科学信息。


数字化和可及性方面的创新力量:博物馆已经成为创新的乐园,在那里新技术可以被开发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数字化创新可以让博物馆更容易接近和参与,这能帮助观众理解复杂且微妙的概念。


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通过其收藏和活动项目,博物馆提供了对社区建设而言必不可少的社会架构。通过维护民主价值观和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博物馆有助于形成一个知情的、可参与的文明社会。

“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北京分会场直播现场


中国主会场活动多多


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湖北省博物馆协会、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相关博物馆联合协办的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今日在湖北武汉开幕。


开幕式上,除了2021年度中国博物馆最新数据发布,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2022年度“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和“第三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等品牌推介活动结果公布,“首届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文明的相约——百万大学生走进博物馆”等活动也启动。


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


湖北省博物馆举办的“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的“向海图强——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的“花开中国——庙底沟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生历程”,四川博物院的“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的“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基本陈列”,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常设展览”,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鲁迅生平陈列”,宁波市奉化区博物馆的“山海交响——奉化历史文明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青铜之冠——秦陵彩绘铜车马”这10个展览入选为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除开幕式外,5月17至18日期间,主会场还配套举办了一系列有亮点、有看点的活动。主题论坛“博物馆的力量:潜力与能力”于5月18日在湖北省博物馆举办。论坛除了博物馆界代表外,还跨界邀请多位文化、教育等领域专家,围绕主题,开展深入研讨与交流,探索博物馆通过展览、研究、教育、传播、文创等工作,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当今世界和人们的生活,展现博物馆的力量。


5月17日下午,围绕“博物馆的力量:青年人在行动”的青年林坦,来自天津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高校、文博单位的11名青年学者,就社区博物馆、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与媒介、博物馆联盟组织、博物馆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的作为等话题展开论述,对博物馆发展建设、管理运营、藏品保护、展陈策划、教育服务、文化传播、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研讨,展现了当代优秀青年博物馆人的新思考、新理念、新实践、新成果。


兽面纹铜鼓 湖北省博物馆藏 崇阳县白霓出土。选自:“龢:音乐的力量——中国早期乐器文化”展览


于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开展的“龢:音乐的力量——中国早期乐器文化”展览,汇集了湖北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宝鸡青铜博物馆等博物馆的80余件(套)珍贵藏品,系统展示中国早期出土乐器及礼乐制度,并通过非遗展演、多媒体互动等,让公众身临其境领略音乐文化的魅力。


5月18日晚上,以漂移式博物馆知音号游船和武汉市“两江四岸”为载体,举办“漫步江城——开启长江文明之旅”长江灯光秀活动。“两江四岸”楼宇通过知名博物馆和精品文物与现代光影技术、数字技术、AR技术等融合,展示《江汉揽胜图》《迎宾出行图》等湖北部分博物馆的文物瑰宝,并闪现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从物理、时间、空间维度展现博物馆的活力。


各地活动精彩纷呈


配合主会场的活动,武汉地区举办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陈列展览、学术研讨、公众互动和文化遗产推介活动等。武汉市各大博物馆将推出系列新展览,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展”、武汉革命博物馆“复兴路上 青春闪光——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专题展”、武汉博物馆“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联展”、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等。武汉市内博物馆还将联动开放夜场,在展厅及公共空间举办专项活动,用沉浸式表演、特色节目展演、展览展示、教育传播等形式,为观众创造互动参与的空间。


全国各地也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在5月18日前后开展相关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互动沟通的平台。如北京、辽宁、江苏、江西、广东、新疆等省区市举办本地区的主会场活动;福建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多家博物馆于5月18日前后推出新展览,如西安市碑林博物馆推出“刻图画民——明清石刻线画中的信仰世界”,福建博物院新上线“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声声慢 心弦动——福建古代音乐文物展”等。山西、湖北、湖南等地面向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推出志愿服务和专场活动。


江苏省美术馆 “大美之夜·夜游美术馆”


浙江、福建、甘肃等地多家博物馆将举办“博物馆奇妙夜”活动。5月16日,江苏省美术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大美之夜·夜游美术馆”活动。线下活动以“多元沉浸”为主题,结合“家山——方骏艺术展”,通过多种艺术的跨界,让观众在移步换景中沉浸式地探寻艺术的力量。音乐与画作相映成趣,观众漫步美术馆展厅之中,领略多元艺术融合之美。


“云”端参与,更显力量


“数字化创新可以让博物馆更容易接近和参与,这能帮助观众理解复杂且微妙的概念。”国际博协对“博物馆的力量”阐释中,特别提到了这点。近些年来,因疫情原因,很多现场活动都严格控制了活动规模、完善应急预案,当然,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无论是主会场还是各地的博物馆,以及各大媒体都加大了“云参与”的力度,对相关活动进行网络直播或话题推送,并推出“云展览”、“云课堂”、文博知识竞答、征文比赛等线上特色活动,让更多社会公众关注博物馆、参与博物馆、融入博物馆。



18日一早,人民日报视频号发布的小视频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博物馆搞了一场说唱battle,击鼓说唱俑、三星堆黄金面具、兵马俑等国宝悉数登场,生动又有趣;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上《猜猜我是谁》,通过看影子猜国宝,既好玩又能学到知识;教育之江微信公众号推出“云游”浙江高校博物馆,以开盲盒的方式解锁“镇馆之宝”,这样有趣的活动和互动还有很多。


直播已经成为重要的参与方式。主会场所在的湖北省,开展“博物馆的力量——湖北再出发”融媒体100小时大直播,选取不同的专题,为相关博物馆提供与观众沟通交流的平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推出了馆长带观众云游看展的直播;中国工美馆中国非遗馆邀请馆长开讲等。中国丝绸博物馆于5月17日举办了“博物馆的力量:研究、合作和社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孙瑞哲做主旨报告,13 位全球学术专家做报告,探索博物馆的力量;浙江博物馆举办专题讲座《西湖发展史——宋代西湖美学意象》、浙博“云看展”等线上活动。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博物馆日”不再局限于小范围,带来了广泛而绵长的影响。

▼点击下图订阅2022年《美术报》



  封面图丨 新华社(孟德龙/摄)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讲文明 树新风——2022年浙江省公益广告大赛启动征稿
石虎|色彩是灵魂的及蕴,如虹光
那些年,偷偷点燃过你中二魂的动漫
无数次被网友要求免费画像,小哥想出了一个办法反击……
一百多年后,这些作品首聚在马蒂斯“红色工作室”
陈坚:在鞋底下有多少泥土,就说明你对艺术的情感有多深
让艺术从眼睛走入心灵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