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秦天孙家属捐赠其作品、物件112件给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俞越 美术报 2023-12-26

6月8日,由杭州市文史研究馆、民革杭州市委会、西泠印社、杭州钱塘书画研究社共同筹办的“山高水长——秦天孙书法作品捐赠展”在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开幕。此次展览既是一个捐赠展,也是一次纪念展。以作品捐赠为契机,缅怀秦天孙先生,继往开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开幕式现场


钱塘书画研究社社长蔡云超,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钱塘书画研究社顾问、西泠印社理事宋涛,秦天孙孙女、西泠印社社委会原副主任秦陶,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杭州市委会主委林革先后致辞,杭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王利民为秦陶颁发捐赠证书。仪式由十一届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叶鉴铭主持。



颁发捐赠证书



与会领导嘉宾剪彩


这次捐赠的作品包括秦天孙的作品30件,其留存的全国各地(包括台湾)朋友送其的诗书画印作品20件,还有秦天孙曾经使用过的物品,获奖、收藏证书,信件和与工作相关的历史资料,总共112件。这些作品一部分是他的代表作品;一部分是体现其人生写照的作品;一部分是孙女秦陶从社会上回购回来的祖父与政府、社会交往的作品。


秦陶表示,今年是祖父秦天孙诞辰115年,以捐赠这样的方式,一是对祖父的告慰和纪念;二是能更好地保存、利用和研究祖父的艺术作品和他留给我们的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三是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推进杭州市文史工作。



展览现场


据了解,杭州市文史研究馆于2020年12月开馆,深入开展杭州文史研究,扎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着力打造文史研究普及重要阵地。此次是首次接受外界捐赠,此举将更好地助推杭州文史馆充分发挥存史资政作用。


本次共展出秦天孙先生不同时期创作的书法作品40件,形式有对联、条屏、册页等,作品内容包括体现其乐观豁达、对书法艺术不懈追求的、揭示其长寿秘诀的以及体现其与政府部门、社会人士交往的。这些作品笔法颖脱而兼纳乾坤,凝聚着秦天孙先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书法修养,也勾勒出一个对书法艺术生命不息、奋进不止,旷达不羁、知节有度的长寿老人的生动形象。






展览现场


秦天孙先生1909年出生于江苏吴县,少年始习诗词书法,诗词攻于唐宋,书法从欧阳洵入手,继而转习“二王”,兼习赵孟頫、董其昌等元明书家,后又倾心《爨宝子碑》,八十余年临池不辍,形成了既骨骼清秀、仙姿偏偏,又结构严谨、厚重古朴的独特风格。1981年,秦天孙与江天蔚等民革人士发起成立钱塘书画研究社,首任秘书长,继任社长,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二十余年中,他带领一众社员以文载道,以艺育人,服务社会,深得同道景仰,社会赞许。



部分作品欣赏



不老松   100×45.5cm   2003年



自作诗《养生篇》   96×34.5cm   2002年



大道之行  104×27cm  2002年



自作诗《克己篇》    103×49cm  2002年



生命在于运动    70×37.5cm     2003年



奋进   66×41cm   2003年



心底无私天地宽    56.5×31cm    1992年



自作诗《水仙吟》   139×34.5cm   1997年



勤以补拙  俭以养廉  116×29cm    2002年



自作联《不思无求》  69×42cm   1993年



自作诗《斗室铭》  139×47cm   1993年



龙腾虎跃    96×34.5cm   2000年



颜真卿《勤学》联    98×34cm  1999年



风雨同舟    70×34cm   2000年



自作诗《归里有感》  102.5×51.5cm  1998年



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诗句   83.5×50cm  1996年



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34.5×67cm   1994年



山雨欲来风满楼    70×41cm  1999年



《山静秋清》联    132×30cm   1995年



自作诗《巍巍书圣》    66×33cm  1995年



曹操《龟虽寿》  68.5×39cm   1998年



曹操《孙子兵法序》  69×26.5cm  1994年



苏轼《前赤壁赋》《后赤壁赋》93.5×35cm 1989年

▼点击下图订阅2023年《美术报》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10家《美术报》美育基地落户宁波
乘兴而来,不亦快哉丨“西湖志”闵学林、徐默双个展绘写大浪漫、真潇洒
鲁少飞:中国现代漫画“鼻祖”
中国计量大学美术馆启用,开馆当日获赠大国工匠127件艺术作品
高规格汉字盛宴丨成博将展出殷墟甲骨、晋公盘、辛弃疾仅存真迹《去国帖》……
西泠印社建社120年丨西泠印社首个建筑物——仰贤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