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医疗原创】医疗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一直都在进行

2016-04-25 e医疗 e医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点击文末“写评论”激扬观点。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冯东雷、黄以宽


医疗卫生也有”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当前一个热门的经济话题。“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针对长期脱离市场、在政府垄断保护下盲目发展的产业,进行去库存、产能调整和结构改革。另外一方面,走向深水区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有一个方面,是限制大医院(三级医院)的盲目新建和扩建。就这个局部现象来说,也可以说是一种“供给侧改革”。甚至可以说我们一直在进行“供给侧”改革。


  但是医疗卫生和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产业,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因而两种改革虽然具有相似的指导思想,却在目标、路径上大相径庭。


两种”供给侧“的差异


  首先看行业特点差异。“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对象是钢铁、煤炭、水泥、玻璃、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是资源消耗型、尤其是自然资源消耗型产业。这些产业以前在政府保护下长期脱离市场需求盲目扩张,是绝对产能过剩。


  而医疗卫生产业(其实不能完全叫产业)是以知识/智力/经验为原料的高端服务业,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高端服务业在总量上从来就没有过剩过。虽然大家看到的某些局部的资源闲置,但相对于全盘供需态势来说,是九牛一毛。况且,服务资源流向的调整几乎是零污染、零成本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局部现象而对供需矛盾产生误判。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主要“产能”是什么?是人。是高技能人才。随着全科医师、儿科医生、急救、康复护理等人才纷纷告急,总体“产能”不足的局面已经非常明显。在“健康中国”建设这条大路上,民众对医疗、保健、养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服务能力供应不足的矛盾是很突出的,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缓解。因此,用看待那些垄断行业的目光来考量医疗卫生,是不恰当的。


  我国医疗体系在资源方面的矛盾包括:

(1)医疗资源总量不足;

(2)优质医疗资源稀缺;

(3)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东西部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

(4)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

(5)医疗资源利用不合理。


  这些问题造成了医疗质量不高、患者体验差而费用高、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服务能力发展乏力以及等一系列连锁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策略是“分级诊疗”,也就是说达到这样一种图景:让民众绝大部分病能够就近看、就近养,把高等级医院资源绝大部分留给急性病、疑难杂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分工明确,按需协作。


  分级诊疗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国家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产业配合(利用医药、医保杠杆,实现“三医联动”),还需要从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精细化管理、人才培养和评估体系等方方面面全面配合,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及体制改革、人才培养和国民健康教育,不会在短期见到效果。


两种改革的共性、区别和关联


  如果说医疗卫生行业也有”供给侧“改革,那么除了体现在宏观层面以"分级诊疗”为主的医疗资源布局调整以外,在微观层面是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专业协作水平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水平——这点可能也部分适用于被“供给侧改革”的企业。


  两种行业改革背后相似的地方,主要是指导思想的相似,即政府去行政化的指导思想——该管的管到位,该退的退,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科学规律。而且要搭建必要的平台、制订必要的标准,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途径上,医疗卫生的改革和其他行业改革的区别,是前者比较“软”。没有那么多硬性资源的抽离和转移,而主要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如远程医疗、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健康档案的共享等)以及制度、流程(如分级诊疗,三医联动)的实施和完善来达成资源布局的调整。因此这个改革要平滑和长久一些。虽然有一些困难,但是不会造成大的冲击。


  事实上,国家在近几年推出的每一项医改相关的文件中,都强调了信息化的作用。信息化的地位不再仅仅是为固定流程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输出,而是拓展资源与人的连接、发掘价值、优化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在不投入或较少投入的情况下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国家倡导的“互联网+医疗”热潮,虽然有一些起伏,但至少激活了相关的社会资源,对我国政府主导的医疗卫生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响应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两种行业的改革,还有一点关联。那就是对于过剩产业应该“去掉”的库存、产能,医疗卫生健康行业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去向”。也就是说,医疗服务行业可能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流入端。“去”掉的基础设施、资金、相关的信息资产,甚至潜在的人力资源,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用于医疗卫生健康产业的发展。


展望“互联网+医疗”的前景


  “互联网+医疗”或“互联网+分级诊疗”,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互联网,将医疗业务量(医疗流量)在医疗机构之间进行重新分配,用互联网的术语来说就是“引流”——通过合理的引流,将不同的患者分流到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进而到达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的目标。


  按照国家对分级诊疗前景的设定,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的前景——每个人有一份电子的健康档案;每个人或者家庭都有一个就在身边、而且了解和关心自己的家庭医生。个人可通过移动端获取电子健康档案;个人可以提供移动互联网与家庭医生开展远程咨询;家庭医生根据患者健康档案及远程咨询,为患者预约相关医院的专科医生;专科医生可以将自己患者安排到就近的医院作检验检查;在患者出院后,可以安排到基层机构住院康复或居家护理;在日常,个人可以从家庭医生这里,可以获得健康知识、用药提醒、健康生活建议、家庭的康复指导等日常服务。


  无论是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机构,还是在大医院,所有的就诊记录都会及时、按需进行汇总和共享,没有信息不对称,没有信息延误,没有重复检查。居民所有的健康活动,都可以在尽量方便的近处进行。甚至医院开出的处方,都可以在离家最近的药房去拿。所有的医疗费都根据项目的情况,由医院、医保机构和银行自动进行后台结算,不需要患者自己多处、反复跑腿。


以上来源:e医疗2016年04月刊



“医院运维管理压力化解之道”专题连载结束

相关文章请点击阅读:

【e医疗原创】盛名之下的压力与化解之道


2016中国医学影像信息技术大会暨第八届中国PACS大会系列报道

相关文章请点击阅读:

【e医疗原创】新技术的成熟应用正深刻影响医学影像生态发展:2016年中国医学影像信息技术大会暨第八届中国PACS大会成功召开



推荐关注

e医疗2016年02月刊

《科技新时代》e医疗订阅可选用以下两种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643;

2. 致电读者俱乐部,热线:(010)-65157887-666

3.批量订购后台直接联系小编,留下订购意向及联系方式^_^

除本刊所有版权图片外,本文中其余图片来源为360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事宜。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