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难料,世间危脆,哪能凡事称心
对幸福美满的追求,古今皆然,亦无可厚非。不过,从前的人们在这追求途中似乎有一种默契,即多正当合理的追求亦有所克制、有所保留,毕竟人事难料,世间危脆,哪能凡事称心?
求不得苦,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感到失望、沮丧、焦虑、不知所措,诸如此类的感受,我们熟悉吗?当然,恐怕现在比以往更熟悉。
物质和科技的发达的确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让生活更丰富便捷,但同时也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和新的问题。尽管比较从前,更多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仍有更多的需求等在前方亟待满足。考虑到人自身的局限、处境的局限,得不到满足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图片来源网络
对幸福美满的追求,古今皆然,亦无可厚非。不过,从前的人们在这追求途中似乎有一种默契,即多正当合理的追求亦有所克制、有所保留,毕竟人事难料,世间危脆,哪能凡事称心?
我想,正是这适当的克制、保留和低温,极大地缓冲了求而不得的痛苦,使人在目标被阻的挫折、沮丧、悲伤、迷惘里,还能自己转身,还能旁顾其他。这也许是现在的许多人缺乏而又需要的。
求而不得乃人生常态,有些问题不是你有意愿、你努力了就能解决,然而这样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如今好像越来越被看作不应该。
“成功”“完美人生”的概念被过度强调,让你觉得人就该过上令旁人羡慕的、完美的生活,如果出状况、有遗憾,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不够聪明。这实在是把人逼到了一个很狭小的、没有多少选择的境地。而且,认为人生本该完美,至少各方面都要相当美好,这个想法像是一个死结,你越想办法解开它,它越死。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眼睛总盯着自己还没有的,我们不懂得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并且也看不到众生的相似性。当我们尤为强烈地感受到求不得苦时,心里往往想的是:“为什么别人都有,而我没有?”或者“为什么别人得来那样容易,而我却这么辛苦?”言下之意:没有就没有吧,可唯独我没有,这不行!认为自己是唯一受苦者的想法,放大了我们的痛苦感受。
其实,怎可能是唯一?做唯一没那么容易。这道理虽然简单,可若真能在求而不得时想起它来,帮助会非常大。它带我们穿透特殊性、个别性的外壳,看到自己的经历原来是人类(乃至众生)共同经验的一部分。不是只有我在面对这种难堪、遗憾、无助的局面,求而不得,无数人此时此刻正感受着和我一样的痛苦。这并不是编造一个故事来自我安慰。这就是事实。
图片来源网络
佛法里说,
解脱痛苦其实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痛苦要我们像解结一样把它解开,而是见到实相,痛苦自然就消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眼界越宽阔,所见越接近事实,痛苦就会越小;相反,离事实越远,痛苦越大。当我们真正开始体会到自己的求不得苦也就是许许多多众生的求不得苦时,心里自然生起理解、尊重、怜惜,希望自己和他们都能够找到走出这无奈僵局的路。见到事实,又称智慧。智慧和慈悲果然是同时生起的。
添加PTZ小程序,随身听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