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汤阴解放70周年】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三)

2017-04-21 资讯汤阴



 军民鱼水


  解放汤阴和豫北反攻作战期间,晋冀鲁豫各地委专署成立后勤指挥部,为筹集无数经费、粮食、弹药、装备、被服等作战物资开展立功竞赛活动。有三十多万名民兵民工踊跃参战配合部队修筑工事、打扫战场、运送伤员、押送俘虏。有六万名妻送郎,父送子,兄弟相争上战场的新战士和大量担架队、破击队、运输队、宣传队奔赴前线。还有大批携带大量慰问品和慰问信的剧社到前线为浴血奋战的指战员演出。人民子弟兵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休整期间访贫问苦帮助生产,老百姓也自动组织拥军优属送鞋送粮护理伤员。这真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人”。





解放汤阴城资料图



一、刘邓首长在汤阴


  “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947年3月下旬,刘邓大军司令部、政治部先后设在汤阴西部解放区寺湾、东窑头、鹤壁集、大吕寨、王佐等村,指挥豫北反攻作战和解放汤阴攻城战斗。刘邓首长在寺湾村专门听取了中共汤阴县委书记李衍授的汤阴支前工作汇报,并征求部队遵守群众纪律的意见。规定部队进村或离村,必须把街道、住宅打扫干净;把房东和困难户的水缸担满水;借群众的东西要归还;征求群众对部队的意见。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汤阴县解放区军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出动参战民兵360人,担架700余副,自卫队员3500余人,牲口300余头,支援军粮100余万斤。








二、严军纪秋毫无犯



  人民解放军于收复汤阴之役,纪律良好,秩序井然,秋毫无犯,深得该城居民赞扬。战斗结束后,除留下少数工作人员外,部队于天明全部撤出城外,只携带俘虏及军用品。部队搜残敌时,都请房东伴同,丝毫不乱。许多群众于次日一开门,才知道孙殿英部已被全部肃清,老百姓都大胆的站在门口看,更有不少人在门前和街头巷尾摆设茶水,欢迎解放军。对于解放军鸡犬不惊的纪律,深表赞佩。







三、石林开会议反攻


  1947年6月1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在石林法隆寺中佛殿召开各纵队首长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副司令员徐向前(6月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腾代远、参谋长李达以及各纵队首长陈再道、宋任穷(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兼组织部长)、王近山、陈锡联、曾思玉、王宏坤、王秉璋、杨勇等。会议贯彻中央军委“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一系列指示和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冶陶南征会议精神,讨论转入战略进攻各项准备工作。6月20日、26日分别发布了强渡黄河实施鲁西南战役的基本命令和补充命令。21日召开野战军直属队营以上干部战略进攻动员会议。 23日4个纵队组成南征野战军开拔出征离开汤阴。30日夜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全国战略进攻序幕。






四、远徒跋涉来支援


  晋冀鲁豫军 区1946年7月20日就成立了后方战勤总指挥部,负责民力的组织动员,粮草及各种作战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各地农民不仅将粮食、弹药、被服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而且组成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等随军组织担负战地勤务,将伤病员送到后方救治。


  陵川县出动1200余名民兵和运粮的民工5万之众,参加了淇浚滑等地的战斗。壶关县抽调1300名民兵和两批4300名民工700副担架队及16名医生开赴豫北参战,在攻克汤阴时,有28人受奖立功。武安县1050支前民兵中,有84人立功,担架队在攻克汤阴之战中,得“参战模范”奖旗两面,牲口4头,帮助部队打地洞挖工事,迅速完成任务,部队特奖励步枪9支。磁县派出两批1100副担架队,向后方转运伤员1491名。黎城县和璐城县民兵合编成一个团负责警戒看管转运俘虏,共3300名;并单独作战12次,歼敌18人,缴获军车3辆、粮食2200余斤。鸡泽县先后出动300副担架,300辆大车和一个民兵连支援前线,运送军粮350万斤。平顺县3月24日派出3137名民兵赴豫北参战。临漳县组织县大队在崔家桥和安阳外围战斗中截断护城河水源并开挖运兵坑道2000多米。安阳县出动民兵1300人,担架700副,修筑公路数百里,运输粮食455万斤。林县在47年3月组织5万余民兵积极支前参战,抓获逃亡汤阴的林县汉奸、地主恶霸和还乡团1000余人;4月又组织2000余民兵和1000余人的担架队参加解放汤阴战斗。







五、立功竞赛忙生产


  1947年2月,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的兵工厂有19个。2月8日 晋冀鲁豫财办军工处在长治市召开政工会议,决定开展以创建“刘伯承工厂”为目标的立功竞赛运动。长治南石槽兵工二厂和涉县西达炮弹厂职工们提出了“人人要立功,立功最光荣”、“工房就是战场,机器就是刀枪”等响亮的口号,竞赛迅速掀起高潮,产量质量大幅提高。太行兵工厂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改进炮弹加工工艺,使产量提高了一倍。3月 晋冀鲁豫军区第15兵工厂设计制造出120、150毫米迫击炮,此后共生产378门,装备部队后发挥了作用。晋冀鲁豫军区第1被服厂,冀南被服厂,邢台被服厂以及各分区被服厂都开展献金献工活动,昼夜生产支援前线。







六、踊跃参军上前线


  在豫北反攻作战中,豫北人民掀起参军高潮,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兄弟齐参军、姐妹送亲人的动人场面,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大批青壮年农民潮水般涌入人民军队。至4月14日就有6万名青年参军入伍奔赴前线。据太行五个军分区二十一个县统计二十天就有3万名青壮年和民兵入伍。太行五地委所属各县参战即达数万人。五月上旬冀鲁豫区有4万人参军,入伍人数超过原计划的三倍。






七、人民慰问子弟兵


  晋冀鲁豫边区开展土地改革,调动人民支前的热情。太行四、五地委的汤阴、安阳、温县、博爱等19个县共收回 36.8万亩、房屋11万间、牲口9000余头、衣服、农具共24.4万件。广大农民分到土地后,支前热情空前高涨,要人出人,要粮出粮,哪怕倾家荡产也坚决支前。在解放汤阴战斗中刘邓大军在路西解放区施家沟等地设立后方医院及时救治伤员,各村妇救会为配合部队医生和卫生员的救治工作,专为伤员喂水、喂饭、洗绷带等像亲人一样给予温暖照顾。大部分伤员治好后重新归队投入战斗。太行前线慰问团带有六十辆大车的慰劳品和大批慰问信来到汤阴,5月3日,慰问团在东窑头村将一面绣着“常胜将军”的锦旗献给刘伯承司令员。后又向战地慰问部队。6月下旬,刘邓大军南征离开汤阴,群众纷纷上街列队敲锣打鼓欢送子弟兵。








精彩回顾

“国基杯”春之声诗词朗诵会温馨举办

汤阴版《人民需要我》

环汤河国家湿地公园自行车赛开始报名

话说周易:《周易》与哲学(上)

话说周易:《周易》与哲学(下)

以《人民的名义》告诉你……

《人民的名义》火了一个工会主席!

工会招人啦!@你来报名

汤阴首部食品安全微电影《苏雅的春天》完整版

为什么要鼓励孩子大声朗读?《朗读者》给出了最美好的回答

汤阴“最美公交司机”评选揭晓

人民路小学不再建设

汤阴县正大公交IC卡办理指南

汤阴县“刷手机乘公交”时代到来!内附公交线路图

什么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汤阴公共自行车“小绿”分布图!

骑“小绿”,快来办卡了...

汤阴最新公交路线路图

欢迎登陆汤阴信息港(www.tyxxg.cn)了解更多详情,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资讯汤阴”(cntyxxg),获取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