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最新发声!双减,不是减家长的责任!老师请转给家长!

萧笙 好教师 2023-04-25

开学两周了,“双减”政策也算是正式落地了。

这几天,朋友圈别提多热闹了,家长们说终于有空去健身了,孩子们更撒欢了,小区门口跳广场舞的,楼下休闲区一起玩游戏的……

不少人纷纷感叹,“感谢国家,感谢双减,家长和孩子双双解放。”

可是,真的就彻底解放了吗?

9月5日,教育部发布了文章《“双减”政策落地,有担当的家长这样做!》,其中严肃提到:双减,不减责任!双减,不减质量!双减,不减成长!


随后,共青团中央也专门发文回应:“一个对孩子真正负责任的家长,必须真正参与到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事业中。”

什么意思呢?

官方喊话呢,“双减”政策是给孩子减轻学业负担,家长可千万别直接撂挑子,我们是让孩子回归学校,也是让孩子回归家庭!

一个孩子的成才,背后浸透着学校、老师、家长共同的汗水。

无论教育改革怎么改,学校教育都只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家长永远都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今天,谨以这篇文章,一起来讨论讨论,双减之后的家长该何去何从。


双减之下,如何减掉负担不减责任?

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家长们需达成共识:

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学生优秀,但也没有哪个老师能做到万能,学校不是解决学生一切问题的殿堂,老师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圣贤。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人生负责。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

一位西安的高三毕业生,一个暑假的时间,竟然把30万元学费“疯狂”地消费完了。

据了解,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为了能让孩子有个好前途,辛辛苦苦攒了30万元,备着给孩子留学用。

没想到,暑假还没过完,他就把这笔钱挥霍一空。

父亲打印出银行流水,多达四五十页,再一看明细,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去了几次酒吧,花费2万多;频繁光顾KTV,光买酒就花了3万;去玩女仆桌游,每次消费都成百上千;大手笔购物,一双鞋高达8000元;还有各种打赏……


我无法想象,一个高中毕业的孩子怎么会这样,难道他不担心自己的学业受影响吗?难道他不心疼父母拼死拼活辛苦工作吗?

我也无法想象,他的父母拿到这些账单的时候,心里到底该多悔恨和悲凉。


这样的案例,不是第一起,也绝不是最后一起,每一次看到,都会让我重新思考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说过一段话: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都抵不过他败家一年。”

在家长心中,总有这样一种固定思维:

“我的孩子,只要好好上学读书就行,送到学校去,自然会有老师来收拾管教,我工作那么忙,真的盯不了……”

试问一下,一个家里一个孩子都管不过来,一个班里几十个孩子老师又怎么管的过来?

教育如果真的一切都靠老师,耽误的只会是孩子。

这个学期开始,减掉了课外辅导,增加了延时服务,但绝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放松警惕,忽略自己的职责,要知道,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就那么几年,错过了,就是一生的遗憾。


双减之后,如何减掉负担不减质量?

从新学期开始,想必不少家长已经明显感觉到了不同,例如,一二年级再也没书面作业了,高年级的作业都在学校做完了,有些孩子甚至连书包都不背回家了……

其实,我还挺想问问各位,这样下去你们慌不慌,说实话,作为老师,我看着班上悠哉悠哉的孩子,已经开始慌了。

双减的底层逻辑,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拥有一技之长,但不论哪个领域,学习能力的比拼依然在继续。

教育这件事,就好比养花,少施一点肥,不等同于不打理,静待花开,也不等同于撒手不管。

这里不得不说说,日本政府从2002年开始全面推行的“宽松教育”。


换句话说,就是减负,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老师不再布置大量的作业,课本大幅度所见,降低课业难度,不对学生进行排名……

看似十分平和的安排,却埋下了重重隐患。

大部分孩子缺少了硬性的监督和管教之后,空闲时间便只顾着玩耍、看漫画、打游戏……压根就不会主动去学习,。

日本在第一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时,获得了数学第一、阅读第八的好成绩,参加评估的孩子,也个个积极向上,举手投足都是冲劲。

可在“宽松教育”之后,一切都变了。

不仅成绩大幅度下滑,参与评估的孩子,也不思进取,整日沉迷幻想,甚至被称为“平成废物”的代表。

直到2016年,日本政府才不得不宣布废除宽松教育,转而实行“教育强劲化”。

当然,中国当前的减负需求和教育改革,有其发展的必要性,也是相关部门根据社会情况做出的重大决策,自然有其高瞻远瞩。

在此,也只是提醒无数家长们,永远不要高估孩子的自制力。

双减之后,作业和考试都会减少,孩子会突然处于一个松散的状态,如果家长不及时监督管理,很可能放飞过头,耽误的就是一辈子。

这个学期开始,学校的部分可以放心交给老师,课堂学习,课后作业辅导……但有些工作,必须家长来做:

给孩子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多进行些阅读,少玩一点手机;在家练出一手好字;有空的时候,可以试试口语练习……

从这个学期开始,关于孩子的学习,愿少一点老师的“单相思”,多一点家校的“双奔赴”。

“家长与学校配合的越好,教育就会越成功。凡事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这一道理,双减之下,依然有力!


双减之后,如何减掉负担不减成长?

双减之前,家长可能有疑惑,为什么都补课,我补更多的课,别人家的孩次次都是第一,而我家孩子却表现平平?

双减之后,即便都不补课了,这个疑惑只怕也会更深。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核心答案还是在家庭,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

这一点,不论是双减之前,还是双减之后,依然如此!

那些能够给予高质量陪伴,并以身作则的“成长型父母”,将会是孩子成长攀爬最好的阶梯。

前段时间,因为东京奥运会赛事,国乒领军人物刘国梁又火了。与此同时,他对两个女儿的教育方式,也被无数家长讨论。

他的双胞胎女儿,一位叫赢赢,一位叫一一。

在卸任总教练之前,刘国梁非常忙碌,但即便时间有限,他也会拼命挤出时间来,一到周末,他就会带着全家去球场,不是为了单纯训练,而是用这样的方式来陪伴孩子。

从女儿开始学习高尔夫时,刘国梁恨不得自己全扎球场里去,抓住每一次陪女儿的机会,盯练习,准备午饭,给女儿按摩……


面对国外高薪聘请,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在无法陪伴的日子里,他也会告诉女儿说:咱爷俩都努力在两个小白球之间,各打各的球、各干各的事、目标大满贯。

正是在刘国梁的悉心陪伴和教导下,两个女儿都十分出色。赢赢在8岁时就拿下了国内多项赛事的冠军,只要她参加比赛,几乎是战无不胜。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后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陪孩子,但陪伴的质量又如何呢?

试想一下,曾有多少时候,我们一边喊着让孩子写作业,自己却在快乐刷着剧?

又有多少时候,我们说带着孩子外出游玩,最后却变成了自顾自拍照?

又有多少时候,我们决定陪孩子在晚饭后读读书,最后却变成偷偷玩手机?

而差距,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分一秒之间拉开的。

双减之后,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给孩子,也给自己,带着孩子成长,也让自己成长。我们没机会成为刘国梁了,但当个好父母还是很有希望。

新的局面下,好好重新做个规划吧。

双减已经开始了,各位家长们,比拼还在继续,准备接招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