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上艺术班?来看艺术家庭的浸泡式教育之道
小爱絮语:6月是父亲主题月,小爱之前已经发了多篇父亲与孩子的文(详细请见文末延伸阅读),今天作为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来放一个大招,让大家看看一个做艺术教育的父亲与孩子的日常是什么样的?
是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是不是玩的亲子游戏都跟艺术相关的?
是不是从小看的绘本都是世界名画?
答案尽在文中。
文、图/@牧歌
度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工作,他每年要接待7000多个孩子的活动。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陈老师”,总是愿意跟上他的节奏。同时,他也是一位六岁男孩的父亲。
度先的采访时间极其难约,他是典型的“朝五晚九”族,每周末至少有一天在加班中。最后我们商议把采访地址约在了故宫博物院,主因是他想来看看故宫近期展出的“四僧书画展”(“四僧”指明末清初的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
度先是艺术从业者,他的夫人的职业也是同艺术有很大关联性的文化产业,艺术不只是他们的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和度先认识一年多,我一直好奇这样一个艺术家庭,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艺术家庭的浸泡式教育之道
儿子天天今年六岁,虽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但他从来没有报过跟艺术有关的兴趣班,度先也没有刻意让孩子学过艺术。
度先夫妇二人对古代艺术,都很热爱,他们“一起看古建筑、寺庙都会看很久”。天天偶尔也会跟着他们去看展——有时候儿子感兴趣,就讲讲;没兴趣,就旁观。和我们想的不同,度先家既没有“石渠宝笈看展攻略”,也没有“打开博物馆/美术馆的一百种方式”。
度先工作很忙,休息时间大部分也被工作占据了。但好在他工作的美术馆条件比较便利,在不能陪孩子玩的情况下,“带着孩子去工作就可以了。他可以不参与,但就在我不远处”。
天天看展览的机会更多,但度先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需要把美术馆当作殿堂。”整日在美术馆的度先这样说。“在古代,家里即使没有中堂画,架子床,但普通的小器具,也有小花纹,里面表达的有故事,那也是美术的一种形态。”在他看来,艺术不是被瞻仰的,物用的日常就可以处处浸润大人和孩子。
有时,这种物用可能不够美或者太普通,但是度先会鼓励天天创造。比如,装冰箱、洗衣机的大纸箱,在他家从来不是马上扔掉,度先让天天用丙烯等材料任意挥洒,“一开始敞开了画,可以使用所有的颜料,尝试各种可能性”。后来渐渐规整,可能只用六个颜色,来表达自己。
一个大箱子,会被天天反复画好多遍,“一层又一层地覆盖。”喜欢数字的那个阶段,箱子上满满是数字,等兴趣点变了,上面又会被刷掉,也许满是想象出来的汽车零部件,阶段性换主题。这就像是在玩颜色,把颜色当作玩具,来创造各种可能性。
学习艺术教育出身的度先有自己的一套艺术教育理念。在天天小的时候,艺术是给孩子打开思路、放开眼界的一种手段,也是让孩子寻求表达的一种方式。“孩子可能看一点什么东西会高兴,听一段音乐会高兴,画画也是如此,画一点东西来完善他还没能够达到的表达。”好的情绪或者不良的情绪,度先都在鼓励孩子用美术的形式有效地表达和宣泄。
他补充说,在工作中发现大年龄段孩子,尤其上了小学的,纪律性见好,但却又是不愿意表达或者羞于表达。我们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不一定是语言——来表达,这叫做发挥。
父子二人的游戏之道
度先在艺术教育行业工作了十年。带活动的时候,一点名他就知道哪个孩子会是乱动东西的那种。相较普通新手爸爸的手足无措,多年的教育经验,使得他在和孩子互动方面,有一套自己的亲近孩子的办法。
天天从两岁多开始,喜欢上了《视觉大发现》(I Spy),这是国外很流行的一种图画书,在一堆看似凌乱的场景里,根据线索歌谣,找出隐蔽其中的彩蛋。它锻炼的是孩子的专注力、敏锐的观察力和耐心。
父子俩有时间就一起看,把它当成了寻宝游戏。一开始,按照书里的歌谣线索找,约定每本书,找不到的物品要少于十五个才能换书。一轮一轮下来,找不到的数目越来越少。
后来演变成一个人出题,一个人找。这时爸爸会把一些观察的方法和“小思路”与儿子分享,“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引导。”度先说。比如有几页分格特别明显,告诉孩子一格一格来找。
有的页是散块的,可以让孩子假想有一条线,顺着线划S形来找。“把视觉上的东西规律化,让他控制住自己的眼睛如何运动。”度先,在视觉启迪上,不自觉地会把相当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孩子。简单的时候,找夺目的参照物,在其周围寻找也是常用的办法。
“孩子一定会找到适应自己的方法,即使不是用理性的分析哪个方法好,但是他一定会感性觉得,用这个方法好找。”度先的方法选择,还是基于孩子自己的感受。天天可能会问在上面、下面还是中间?在左边,还是在右边?“这时候说明他在用分格的方法思考了。”度先骄傲地说。
寻宝还可以演变成现场版,用家里的实物来一场装置游戏。
“这套书成为我家父子互动的关键点”。天天寻宝的热情一直不减,有时父子俩可以玩上一个多小时,乐此不疲。如果找不到彩蛋,“那就用我的手来指着,强迫孩子的视线跟着手来动。”度先用手比划着,“这样就培养了他的小耐心。”
也许因为男人的理性思维起作用,天天发现《视觉大发现》全家只有爸爸陪他玩得最好。爸爸成了他不可替代的好玩伴。
在度先看来,教育孩子和成为一个艺术家有点像,每一个艺术家不同于其他人的,就是他会“很敏锐地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暴露出来某些事,但是我们没有很敏锐地发现,这个点就过去了,所以培养孩子关键要把他培养成敏锐的,而不是敏感的人。”度先说。
五岁以后,天天对《视觉大发现》的兴趣渐渐淡化了。但是度先并不担心天天厌倦了旧的亲子游戏,只要留意,孩子总会有新的兴趣点出现。
近几个月,天天开始喜欢上游戏棋,他们商量着要画个世上独一无二的棋盘出来。一张大纸被分成一百个小格子,每个格子由天天决定画什么,然后爸爸亲自操刀。
虽然这个大工程进展缓慢,两三个月也尚未完成,但是天天总是会在和爸爸一起的时候,想起来要实现的小图案。棋盘、游戏规则等等都是父子二人创意,正式的游戏棋还未开始,这段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让孩子有了足够的期待。
这个棋盘,更像是父子二人的作品。在度先看来,“我们不该只是鼓励孩子完成一个作品的成就感,而应该是享受这个过程,家长要是耐心,完全可以在家完成一些小作品”。
超人爸爸的陪伴之道
只要爸爸有时间,爸爸就缠着天天一起玩。
去年一年今日美术馆的教育活动达700多场,度先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周末经常都是有工作的。因为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度先并不能保证有规律、长时间的陪伴。但是他会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有一段时间,天天不会拍球,但拍球恰恰是幼儿活动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度先并不抱怨孩子的弱项,而是重新安排工作,调休到每日下午四五点就回家陪伴儿子练习拍球。孩子总不会让人失望,天天很快学会了这项技能。
很多父亲会把工作上雷厉风行的作风带到家里,不停的催促孩子“快快快”,度先却允许孩子用自己的速度,接触这个世界。
一次带天天去游乐场,第一回站在激流勇进的旁边,“问天天想坐吗?他不说话,我就等着。”度先回忆说。孩子呆呆地看了很多遍其他人玩的过程,“溅了一身水……大家都在叫……进了鳄鱼肚子……”孩子自言自语着,也好像是在说给身边的爸爸听。
“(他)观察了至少有十分钟,直到他自己说‘能不能坐一个。’”而在整个过程中父亲只是安静地等待,没有评判和催促。“孩子的安全感,不能来自于别人,一定要来自于他自己身上,这样才会有力量。”度先坚定地说。
度先还坚信,独立是对孩子最理智的爱。他经常用男人的冷静,近似于冷峻的观点告诉妻子:“孩子早晚会有他自己的夫人和孩子,要尽早让他从心理上独立出来。” 所以,有了孩子以后,夫妻俩一直在坚持一个习惯——每年二人哪怕只有三五天假期,也一定要有至少一次的二人旅行。“夫妻第一,孩子第二”。
“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汪曾祺散文集的精髓,也是度先的口头禅。对于陪伴,他早已想过,“我们终究会以亲戚、亲属的关系,出现在孩子的生命里。”
本文图片由度先提供
本文编辑:王芳、王悦
延伸阅读:更多父亲主题请点击
嗨,这里有两位爸爸写给长大后孩子的信(还有送书......)
大小爱玩亲子活动日历(6月)
6月3日 耕读园内采摘畅玩(NEW!),揭秘录音棚父亲节特别活动(公益)
6月4日 揭秘牙科诊所(公益),今日自然艺术考察第一站-奥森(NEW!)
6月10日 今日美术馆欢乐家庭召集令(重磅!),鲜花古法团扇,探秘京剧团,揭秘四惠消防局(公益)
6月11日 寻找手工艺之木作滑板(NEW!),探秘北京胡同声音(NEW!),橄榄球初体验(免费)
6月17日 汉字体验馆花草笔记本,寻找手工艺之木作滑板(NEW!),耕读园内采摘畅玩(NEW!)
6月18日 科技嘉年华(重磅!),玩具体验馆父亲节特别活动(HOT!),耕读园内体验麦收(NEW!),揭秘眼科诊所(公益)
6月24日寻找手工艺之皮影体验(两场),小小农学家(NEW!)安迪•沃霍尔艺术展(免费)
6月25日 寻找手工艺之木作尤克里里(HOT!),探秘京剧服饰(NEW!),陶瓷制作体验(HOT!),汽车发动机初体验(HOT!),揭秘消防局(公益)
大小爱玩精选出行推荐
招募∣直航3H即可到达西伯利亚的蓝眼睛,踏寻贝加尔湖的梦幻之旅
亲子剧|一部“憨豆先生”式的小丑剧,一部百老汇级别震撼人心的下雪秀(早鸟开抢)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