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100以内加减法就是数学启蒙?手把手教你在家做数学思维启蒙
小爱絮语:盒子妈妈是小爱的老朋友了,早在两年前,她就给我们分享过她带着盒子用积木玩转加减法的方法,戳这里复习。两年过去了,盒子妈妈在研究给孩子数学启蒙的路上越来越精进,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体系,并指导了好多妈妈。
小爱特意采访盒子妈妈,她非常详细地把如何在家给孩子做数学启蒙的脉络梳理了一遍。来,欢迎跟小爱一起来到盒子妈妈的数学小课堂,今天的内容略考验智商,同学们要认真听讲哦!
口述/盒子妈妈 撰稿/邢燕
说到数学启蒙,大部分的家长都会认为只要会“计算”,能把计算题做好了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很片面的。真正的数学启蒙是数学思维的启蒙,不只是计算。
对大部分人来说,对数学的理解第一反应就是“计算”,所以判断孩子数学能力的标准也是简单的“会10以内的计算”、“会20以内的计算”、“会100以内的计算”。
其实计算只是数学启蒙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启蒙是对其背后数学含义的理解。我给盒子做数学启蒙三年了,现在能很好地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下我们在家启蒙的经验。
3+2=5背后的数学思维启蒙
数学启蒙主要是数学思维的启蒙,孩子在“会计算”之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比如要理解计数、一一对应、部分与整体、守恒等数学概念,还有一些与计算无关,但却特别重要的数学思维,比如表征、规律、排序、类比推理等等。
看上去是不是感觉很复杂?我给大家简单举个跟计算有关的例子,就知道为什么一个简单的计算会涉及到这么多的数学概念和思维了。
比如下面这个算式:
3+2=5
最开始,小朋友在计算3+2的时候,如果我们直接告诉他3+2=5,那他可能就只是记住了这个答案,至于这个算式成立背后具体的思维过程,他是没有任何理解的。
那对于这个算式来讲,真正的数学思维训练过程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将“3”和“2”用某个具象的物体代替,孩子通过计数知道了“3”代表的是三个杯子、三块石头、三张纸;“2”代表两个杯子、两块石头、两张纸等等。
其次,“+”也是一个思维过程,是“合并”的过程。
△用积木玩数字游戏
接着,就可以开始给孩子讲了。这里有两堆石头,一堆有三块,一堆有两块,现在将这两堆石头合并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一堆石头,有五块。
另外,这里的“3”除了代表计数外,还有一个“集合”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这三块石头看成一个整体,把那两块石头看成一个整体,或者说看成一个集合,把这两个集合合并在一起,才是“3+2=5”这个背后的实物含义。
他知道实物含义了之后,他才能知道3个物体和2个物体合并在一起,最后是5个物体,这个才是“3+2=5”对他来讲完整的一个具象含义。
他需要把无数的具象东西总结出来,抽象出什么是“3”,什么是“2”,什么是“+”,什么是“=”,然后才能真正学会计算得出“3+2=5”的答案。
所以,一道简单的算式,要想让孩子真正理解背后的逻辑,真正学会计算,一定需要先掌握诸如计数、部分、整体、集合、合并等概念。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孩子不一定认为简单。他一定是需要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一点一点去理解的。
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给孩子做数学启蒙的大致步骤。
计数
数学启蒙从小朋友能有“数”的概念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最好的启蒙年龄大概是4到5岁,这个时候大脑已经发展搭配可以胜任理解数学概念的重任了。但这并不代表必须4到5岁才能开始,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比如我家老二小奇,现在不到3岁,我已经慢慢在给他做这方面的启蒙了。
我会让他数一些东西,当然在数的时候,如果他不知道怎么数,我就会带着他数,慢慢的去影响他。
他现在基本上能分清楚两个物体,我买了两个梨拿到小奇面前。
我:小奇,这是几个梨啊?
小奇:2!(他的第一反应是知道这是2,并不代表他能数出这是2。)
我:那你数数呗!
小奇:(用手点着一个梨)123456
我:(用手指着另一个梨)这个呢?
小奇:……
这里就涉及到一对一计数的概念,需要孩子手点着一个梨说“1”,手点着另外一个梨说“1”。小奇因为年龄还小,所以他虽然直觉能反应出来这是2个,但是点数的时候他说不出2个。
当他能一对一计数后,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
我:小奇数数这是几个梨?
小奇:(用手点着一个梨)1,(用手点着另一个梨)2。
我:那一共有几个梨?
小奇:3个
这也就是说,他不能把这个集合里面他点的最后一个数字2,当做这个集合的整体就是2。这个是正常现象,需要小朋友在不断的练习中慢慢自己去总结去领会,作为家长不要太着急。
这种计数的练习,我们在家中无时无刻都可以做。记得当年我给盒子做数学启蒙的时候,我们几乎无处不玩数学,无处不点数。
带盒子买菜的时候,我会让她帮我拿3个西红柿,2根黄瓜。
摆放碗筷的时候,我会让盒子数一下家里有4个人,帮忙拿出4个碗。
晾衣服的时候,我会让她帮我数一下有10件衣服,然后跑去拿10个衣架。
盒子要吃零食,我问她吃几颗葡萄干,她说5颗,那么自己去数出5颗葡萄干。
该做饭了,我让盒子帮忙从冰箱里拿出3个鸡蛋,2个西红柿,准备做西红柿炒鸡蛋。
整理存钱罐的时候,盒子会帮我数出有多少个1元的硬币。
……
上面这些小练习都是一个一个的数,其实,数数的方式不止这一种,在孩子一个个点数熟练了之后,可以尝试着让他进行2个2个的数、3个3个的数、4个4个的数、5个5个的数……
最初,盒子是很抗拒的,因为她数不过来。于是我开始找寻别的方法。
利用音乐节拍中的强拍和弱拍。以3个3个的数来进行举例,具体操作是:3个一组,她就可以边点数边说:1(弱)2(弱)3(强)4(弱)5(弱)6(强)……
还可以用蹦跳的方式,边蹦边数,1(小蹦)2(小蹦)3(蹦高)4(小蹦)5(小蹦)6(蹦高),与上面音乐节拍的强拍、弱拍同理。
用这些方法可以让她初步建立每组多个的概念。
分类
在训练计数的过程中,我还会给孩子穿插一下有关分类的概念和训练。当要数的物品不是一个种类的时候,首先得先要分好类,然后才能数,对吧?
比如说我有3个苹果,2个梨。我如果问“这是几个水果”,孩子首先要知道这些都是水果,所以可以数出5个。
那如果我问“有几个苹果?”那他在头脑里首先要把苹果分出来,然后再去数。
这种分类的练习,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刻意信手拈来的操作。
洗完碗,我请盒子帮我把洗好的碗筷放好,她会把筷子、碗、盘等分类放好。
在收拾玩具的时候,她会把积木放在相应的积木箱子里,轨道类的积木放进轨道箱子里,磁力片积木放进磁力片箱子里。
出门回来,她捡的石头、树枝都分别放好。
她和小奇拥有多格子的衣橱,长袖、短袖、长裤、短裤、外套等分门别类,她会按照她事先分好的内容,把每次洗干净的衣服进行摆放。
她的书架上,英文的分级读物和中文的绘本都是分开摆放的,她每次拿出来,再分类放回去。
……
以上的这些分类,有我们之前分类摆放好,她遵照执行的,也有她自己设立标准进行分类然后执行的。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一下:
孩子们的分类标准可能与我们不一致。
他们会慢慢把分类标准向着成人认同的靠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分类就是错的。所以,当孩子与我们的分类标准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他们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有一次出去玩,盒子和她的好朋友捡了很多花花草草回来,我让他们对这些花花草草进行分类。结果,一支干枯的蒲公英,他俩的分类就不同,一个孩子因为它是蒲公英,把它归到蒲公英那类;一个孩子因为它的颜色已经枯黄,单把它拿出来作为一类。这两种分类都有道理,也都能接受,就是每个孩子的分类标准不同。
又比如,对于一个西红柿来说,按颜色分类,西红柿归于红色的类别;按照品种来分类,西红柿归于蔬菜,于是,就有了以下的集合与交集。
表征
当孩子的计数能力没问题,数得清楚以后,就可以去做表征的训练啦!通俗来讲,表征就是用一个东西去代表另外一个东西的数量,分为一对一表征和一对多表征。我都是在跟孩子玩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训练的。
我拿出一个球,告诉孩子,你跑一圈儿,我就把这个球放在这里,你跑两圈儿,我再放一个球,这里就有两个球。最后你来看一看,这里有几个球?那你跑了几圈儿啊?这个游戏就是用球的数量去代表他跑的圈数。
等孩子上了小学,会有一些很基础的题目是涉及到表征的概念的,如果前期不进行这些启蒙和训练的话,那这部分的内容就比较不容易理解。
有这么一道应用题:
已知1只猴子吃1个桃子,现在树上有3个桃子,那4只猴子现在还需要几个桃子?
这个题目就涉及到了表征,因为猴子的数量和桃子的数量是一对一表征,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4只猴子是要需要4个桃子的,已经有了3个,所以还需要1个。就是这么一个解题方式,孩子不会看到了4,看到了3就能轻易得出1的。
让我把题目改一下,改成一对多的表征:
1只猴子吃2个桃子,那现在有4只猴子,书上只有3个桃子,还需要几个桃子?
这里的猴子数量和桃子数量是一对多表征,即1只猴子对应2个桃子。
同时这部分也会涉及到点数。看到这题我们的直觉会说这不是乘法嘛,4乘2等于8,但是对小朋友来讲,不用乘法依然可以解。
比如用点数的方式。有四只猴子,数1、2、3、4,如果每只猴子需要一个桃子,则桃子的数量就是1、2、3、4。那如果每只猴子需要两个桃子,则可以在第一只猴子那点数1、2,第二只猴子在那儿点数3、4,第三只猴子那儿点数5、6,第四只点7、8,孩子是能把它算出来的。
这是小学的题目,但是这里的逻辑基础是咱们前面说过的一对多的点数,一对多的表征,孩子掌握了这些之后,这种题目就不在话下啦!
部分和整体
在整个数学启蒙的过程中,我会给孩子穿插训练部分和整体的概念,因为部分和整体是所有的四则运算的基础,比如说加法。
5+3=8,5是一个部分,3是一个部分,整体是把他们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8。那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要知道部分是什么,整体是什么,包括把几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把整体拆成几部分。这部分都是他要清楚的,因为加减乘除都离不开部分和整体,所以部分和整体不是说启蒙的一个基础,而是贯穿于整个全过程。
当盒子在准备切西红柿的时候,我会圈住所有的西红柿说,“这些西红柿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然后,我拿起一个西红柿,说“这是其中的一部分”,然后我拿起其中的一个西红柿,继续说“如果我们把这个西红柿看成一个整体”,等她把这个西红柿切完后,我拿起其中的一块说“这块是刚才那个西红柿的一部分”。
就这么一次次的跟她在不同的情境下重复着整体和部分,她慢慢的明白,原来整体和部分是统一的,整体和部分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规律模式和类比推理
再往深了学习,接下来就该涉及到规律模式和类比推理了。
规律模式这里要引入序数。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计数特别熟练了之后,才能去发展序数,就是第一个、第二个这样,一共有几个,从左往右数第几个等等。这涉及到一个排序的问题,跟方向有关,跟计数有关。
比如说这里有5个苹果,孩子必须得先能数清楚了以后,才能让她去找第一个还是第三个。
规律模式通俗来讲就是找规律。我们所说的找规律,会有数字找规律,还有图形找规律。
数字的找规律肯定是建立在计数的基础上,图形找规律会跟方向有关,会跟它的摆放位置、个数等都相关,所以这个里面还会有一些空间部分的,这部分基本上我都是带他用积木来解决的,我觉得就是实务操作的效果会很好。
孩子学会找规律后就可以进行类比推理了。
10+4=14
100+4=104
1000+4=1004
10000+4=?
小朋友肯定不会做那么大位数的计算,但是他可以通过观察观察去找规律。
第一个算式中,等号前面的1后面是一个0,等号后面1后面没有零;
第二个算式中,等号前面的1后面是两个0,等号后面1后面一个零;
第三个算式中,等号前面的1后面是三个0,等号后面1后面两个零。
第四个算式中,等号前面的1后面是四个0,等号后面1后面就应该是三个零了,所以?的位置应该是10004
这就是通过规律进行推理,所以类比推理一定是建立在规律模式的基础上的。
以上就是我带孩子做数学启蒙的由易到难的步骤。这个过程中很多内容其实是会有穿插的,并不是严格有时间划分。比如说计数、分类、部分和整体这些就会贯穿于全过程的,并没有严格的时间段。而规律模式和类比推理,则是要建立在前面熟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
和孩子玩数学启蒙的TIPs
最后,有关对孩子的数学启蒙,在分享几个小tips:
1、数学绘本要不要用?
我在给孩子进行数学启蒙的过程中,并没有用过数学绘本。现在很多家长都是用数学绘本给孩子做数学启蒙,不是不可以,我觉得关键是要清楚一点,就是小朋友的认知一定是从具象到抽象的,用实物给孩子真正的感受,然后用绘本作为辅助。
我是在盒子她五岁多的时候,我给她买了两套安野光雅的绘本,《走进奇妙数学世界》和《十个人快乐大搬家》,但是我并没有怎么给她讲,而是让她自己看的。因为那时候我已经给她将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思维启蒙的差不多了,所以绘本里大部分的东西她都可以理解,她自己读起来还非常有成就感。
2、孩子不配合怎么办?
在跟孩子陪玩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热脸贴冷屁股”的情况,孩子不感兴趣,或者干脆说“我不会”。这太正常了!
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孩子不感兴趣,另一种可能是玩的内容超出了孩子可以理解的难度。
如果孩子对当前玩的内容不感兴趣,跑掉了,那就跑掉好了,与其我们生一肚子闷气,倒不如默默的把东西收拾好,去干点别的。
如果孩子感兴趣其他的事,那我们能否灵活应变一点,把数学启蒙的内容融入进孩子的兴趣点里呢?
比如盒子感兴趣的是吃东西,我想让她玩加法,我会走过去,一手拿几个枣,另一个手拿几个枣,说“盒子,来猜猜我手里有几个枣吧?”她兴致立马来了,猜来猜去,猜中了,“那好,一共有几个啊?”她默默的算完,美颠颠的吃去了。
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点数积木,可是孩子沉迷于玩车,那么,车也是可以点数的嘛,只需要顺势而为就可以啦!
如果玩的内容超出了孩子理解的难度,那么就降低难度,或者帮孩子把难度进行分解,一步步的解决问题。
有一次跟盒子玩对称找不同的游戏,她遇到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的正方形,立马就晕掉,说不会做。我跟她一块一块的点着找,最后完成了。小盆友再之后遇到类似的,就会一块块的分析,而不是直接说“我不会”了。
3、善于利用启发性思维
在正面管教中,经常强调要问孩子启发性问题,在玩的过程中也不例外。
我经常会问问她,你觉得呢?如果她说出了一个答案,我就会说,那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在验证的过程中,也是她确认和纠错的过程,这和我直接告诉她答案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有时候,她会犯显而易见的错误,我会克制住自己给她指出来,忍着忍着,直到她自己发现问题,如果她最后还是没有发现,我会跟她说,你再检查一下呗,或者,这部分有点问题哎!
4、要多动手多实践
孩子在玩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思维定式,这时我们不妨让他多动手去做做,在实践中找答案。刻意多问问孩子,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呢?动手试试吧!经常这样会收获惊喜的。
比如有次切豆腐。我问盒子切一刀能切成几块?2块。切两刀呢?4块。我当即问她“真的吗?你自己试试吧!”。然后,她不但切了一刀、两刀,还切出了3刀的,再然后,她寻找很到了多种切法。
5、当孩子玩得百无聊赖了怎么办?
这种时候,我就示弱,故意说错或者说不会,她就美滋滋的开始给我讲了。或者还可以让她给我出题,出类似的题,小盆友兴致可高啦!
小爱碎碎念:盒子妈的数学思维启蒙经验我读了好几遍后,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看《汉声数学》第一眼时会说看不懂,觉得书中的数学概念是不是超前了?其实这些概念才是数学思维背后的逻辑所在。这套书的跨度比较大,建议父母在教孩子看之前,先看配套的父母手册,自己掌握后再给孩子读。
△戳上方链接直接购买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口述:盒子妈妈
撰稿:邢燕
排版:刘雪莹
审核:周玲玲
新鲜出炉玩乐攻略,想跟全国三十万家庭分享?一肚子育儿经,你也想写出这样的文章?欢迎狠狠砸向投稿邮箱dxloveplay@163.com
延伸阅读:更多相关主题请点击
“得语文者得天下”?用这些随手可得的免费资源,省下报学而思的钱!
大小爱玩亲子活动日历(2018年8月)
每月自然:达康老师夜探奥森(8.11/8.26),夜宿海洋馆(8.18),夜宿麋鹿苑(8.25)
每月运动:Upro体育嘉年华(8.18)
每月博识:海关博物馆-通关小达人(8.04/8.12/8.19/8.25),乐乐-吴昌硕(8.05),汉字体验馆(8.11)
每月传统: 宫廷风筝制作(8.04),皮影-海底小纵队(8.11/8.26),四大发明(8.12)
每月思维:编程嘉年华(8.05)
每月揭秘:小小牙医(8.19)
大小爱玩户外出行季
小超人挑战赛|升级版开始报名,我就喜欢看你满身泥泞却不放弃!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