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坚持“八个统一”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之九)】高国希: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高国希 中国高等教育 2022-04-13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中国高等教育”关注我们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高国希

 

[摘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一方面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到“知、情、意、行”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完善高校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体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隐性教育;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统一”的要求,其中之一是“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对高校办好思政课程并拓展到课程思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高校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重要载体。课程承载着教育内容,包含了教育对人的期待,具有鲜明价值属性。高校课程体系往往以多样化的形态呈现。尽管不同类型课程的价值涵纳度存在差异,但它们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既要阐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道”,讲授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逻辑之“学”,设计教学方法之“术”,提高解疑释惑的能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也要把价值观教育融入每门课程及学校生活的每个方面、每个角落,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显性教育注重“知、情、意、行”统一

 

作为价值观显性教育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高解疑释惑的能力,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做到“知、情、意、行”统一。

 

显性教育重在阐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理论性,帮助学生形成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能力;要揭示规律的科学性、深刻性,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魅力;在讲透学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认同,帮助学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感受、认同、验证、升华信仰,坚定理想信念,矢志艰苦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高尚品格,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占据大学十分之一的总学分和总课时。要让学生在这样体量的课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真正解疑释惑。思政课有术(方法),有学(知识),有道(规律),政治性、思想性、专业性相互贯通。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透彻地通过其学术性、知识性,来阐释其政治性、价值性,提高思政课的引导力、解释力、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要讲清楚每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社会、国家的状况密切相关,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理解、改造社会的健全理性和稳健立场,把个体发展与所处的社会、国家、世界相联系,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关联,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显性教育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逻辑之“学”。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清晰地讲透理论的逻辑,倡导“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来攻克教学中的难题。这就需要在课堂讲解中注重理论引领,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魅力和真理的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创造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给学生深刻的教学体验,才能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对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信心,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定。知识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发展离不开一定价值观的引导,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过程的揭示与方法的探究。因此,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大量的经典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为拣选、比较、鉴别各种信息奠定坚实基础。要以教材为基本遵循,通过充分的理论思维训练和精妙的课程设计,让学生经历、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内涵的逻辑层层递进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和品格。

 

显性教育要体现方法之“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简单的灌输过程。大学生确立理想信念,是需要经过一番历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根据教材体系来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为了保证文本叙述的准确性与规范性,教材目前采取统编方式。但统编教材只提供了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教师还需要做一个转化的工作,即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实现基础标准与个性风格协调,通过教学和实践的不同方式,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成长阶段、不同思想状况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思想实际,直面问题,解疑释惑,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的立场与方法,学会深入剖析社会历史的逻辑规律,避免庸俗、肤浅地理解社会现象。

 

显性教育要和风细雨、滋润心田。如何激发学生对理论素养的内在渴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就理想信念的课程,需要教师展现出情怀,与学生真诚的交流,善于用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信仰的形成需要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它是一个由认知、体验、情感共鸣、价值认同到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的过程。教师只有把思政课讲得“有情有意”,牢牢抓住青少年学生思想特点,增强情感联系,才能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隐性教育拓展立德树人的维度和功能

 

单独设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必要的、专门的教育方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它却不是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设计中的唯一课程。完整的价值观教育必须把学生思想培育融入每门课程,并融入学校生活的每个方面、每个角落。

 

1.完善高校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

 

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最主要的渠道是课堂。课堂教学具备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观引导的功能。就目前情况来说,高校和教师对前两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达成共识,但价值观引导还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价值教育功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

 

高校要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聚焦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在顶层架构上下功夫。比如逐步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价值观引领作为教学计划审核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教学计划审核缺少具体的审核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只对大原则有要求。高校可以在制度设计上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编写教学计划时,列明知识点传授、技能培养、价值观教育的功能,使课堂成为立德树人最重要的场所,把价值观教育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当中。制度设计要高起点、大手笔,有前瞻性、引领性。要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课程育人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真正意义上从思政课程关键课程育人拓展到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换。

 

2.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

 

现代高等教育是分学科、分专业的,每个学科专业中都蕴藏着精神和价值观。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标,价值观是行为的驱动力。教育不能仅仅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价值观培育。高校主要通过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从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角度来看,高校课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处于核心位置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关键课程,起引领的作用;第二类是学校大量的综合素养和通识类课程,这类课程强调隐性和显性相结合,以浸润的方式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第三类是大量的专业课程,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每一门专业课都有育人的功能,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挖掘。专业课程要从专业的角度、通过其内蕴的价值来育人。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在讲授“人体解剖学”专业课程时,会向学生转述病人离世前留下的“宁可在我身上千刀万剐,不要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的叮嘱,引导学生思考捐献者的思想境界和人性所在,这就是价值观隐性教育的过程。

 

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认为高校的各类课程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职责,都能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利用课程的价值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课程,最终实现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课程思政不要求所有的课程都“思政化”,而是强调所有课程都发挥作用、发挥优势,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课程育人是“三全育人”工作的关键,只有不断强化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不断提升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趣味性与吸引力,才能切实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中心环节,高校所有事务都要围绕人才培养来设计、实践、评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好的生态。从课程方面来说,必须让所有的课程共同发挥育人的作用,不论是从专业知识教育的角度、思想引领的角度,还是从价值塑造的角度,只有保证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化、融合性的思路,既体现出课程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也体现出价值引领、品格塑造的主导性,既包含课程本身的知识性、学术性,也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政治性、价值性。

 

3.体现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除了课堂教学,隐性教育还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制度和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高校承担着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任务,要努力使高校中的一切因素都成为育人的有效工具,建设好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体系,拓展立德树人的维度和功能。

 

除了学校教育,隐性教育还体现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中。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综合施加影响,才能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实效。

 

[本文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号:16JZD04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高国希,单位:复旦大学】


 原载2019年第11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0501yii123

编辑:韩晓萌

设计:马    杰

美编:王    瑶

视频:王弘扬

制作:王惠英

监制:李石纯

策划:唐景莉


思想,从这里启程!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