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丰玉: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余丰玉 中国高等教育 2022-04-13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中国高等教育”关注我们

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二者角色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主导性体现教师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思政课教学的一个最根本的状态要求,也是教育者之于受教育者的一个根本的职责定位。如果思政课教师不能主导教学的节奏,不能主导课堂的形态,不能主导课堂的效果,那么课堂也就失控了,教师的根本职责也就没有履行好。对于一个思政课的课堂而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弱势,甚至在其中可有可无,这样的思政课课堂必然无法取得预期效果。也就是说,在课堂的整体形态上,思政课教师要居于主导地位。 主导性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体现主导性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不是被动的,一定要是主动而为、主动设计、主动推进的,是教学全局尽在掌握、课堂尽在心中的。主导不是生硬地控制,而是要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从教育对象的接受规律出发,潜移默化地发挥引导作用,是主导于无形、主导于自然的。同时,这种主导也不应该是完全事先设计好的。思政课教师要结合课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机应变,但是不偏离教学的主题主线。 主体性体现为对教育对象的尊重。思政课教师要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忽视学生的存在,只顾唱教学独角戏,简单地站在道义或理论的制高点上从上到下地单向宣教,必然无法引起教育对象的共鸣,所讲述的内容也就无法令教育对象入耳入脑入心。这样的课堂,教与学双方既无理论上的切磋,也无情感上的互动,课堂氛围一定是僵硬呆板毫无生气的。没有主体性就没有温度,没有温度的思政课一定要坚决杜绝。 主体性是思政课课堂的根本。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中得到了彰显,作为教育对象内在的积极性自觉性就会更好地激发出来,就会从被动接受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主动回应教师的教学引导,主动延伸拓展思考教学内容,容易形成举一反三的学习状态,也容易在主动思考和主动研究的过程中更有效地破解思想和理论上的困惑难题。此外,从教学目的来说,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获得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理想信念。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要求。 要把主导性和主体性统一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主导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所要主导的意图。只强调主导性而忽视主体性,教学过程就变成了单向度,没有实现教学的整体性。如果只强调主体性而忽视主导性,课堂教学效果就可能停留在一个不高的层次上,缺少了升华的环节,缺少了教学目标指向的灵魂。把主导性和主体性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辩证发挥好,就会使教与学形成良性互动,就会使教师和学生形成较为紧密的教学共同体。如此,思政课的教学更有效果。

 原载2019年第18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0501yii123

编辑:李石纯

设计:马    杰

美编:王    瑶

视频:王弘扬

制作:王惠英

监制:李石纯

策划:唐景莉


思想,从这里启程!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欢迎订阅《中国高等教育》杂志请长按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