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强国建设大家谈】薛二勇 李 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形势与任务

薛二勇 李 健 中国高等教育
2024-09-04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中国高等教育”关注我们


编者按:建设教育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工程。为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中国高等教育》开设“教育强国建设大家谈”栏目,邀请高校主要负责人、全国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如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形势与任务

薛二勇 李  健


[摘 要]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优化和完善高等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握改革发展的大局和方向,推进高等教育特色化内涵化发展,尊重差异性、依据不同学科和专业内容建立教育质量基准,增加国内国际认同感,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直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构成直接的和全方位的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其中,必然包含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甚至高等教育强国的建成要先行一步,以此牵引和推进基础教育强国、职业教育强国的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5月29日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怎么认识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面临什么形势和挑战,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为此,本文采用政策分析、专家判断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上述三个基本问题作出回答。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分析


党的二十大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作出了战略指引和顶层规划,其内涵与特征逐步明确。高等教育强国内涵随着国家、社会与教育发展而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处于动态调整之中。高等教育强国内涵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符合时代特征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合理的高等教育制度和世界公认的高质量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在于具有科学的理念、合理的结构与规模、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及具备一流师资与吸引力的世界名牌大学,且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知识创新进而提升国家创新力与竞争力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居于核心诉求与重要构成地位,促进共同富裕是重要目标。公平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与基本价值。建设教育强国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选择与时代责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理念,创新是根本性动力,协调是内在性要求,绿色是发展性导向,开放是必然性选择,共享是基本性要求。


基于政策分析和文献研究,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内部规律与外部关系的角度上,基本可以用三维框架理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第一,高等教育强国必然是高等教育体系自身要强。多样丰富的、相互支撑的高等教育良性发展格局,在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形成不同高等院校之间相互协同、各安其位的生态系统;同时,在高等院校内部的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教育治理达到良性的适配状态,保持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第二,高等教育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支撑要强。一是高等教育要牢牢地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生命线,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二是高等教育支撑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支撑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推进经济的长期、健康、良性的发展。三是高等教育支撑社会的改革和进步。既要支撑美好社会建设的长远规划与顶层设计,同时又针对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支撑改进路径和方法的研究,为社会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打下坚实基础。四是高等教育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具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人才。五是高等教育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共性、关键和个性、具体的问题,探究科学的解决办法,也要培养新时代青年的生态文明知识和意识,把生态文明素养作为基本素养,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良性发展助力。第三,高等教育的认同感要强。一是人民的认同感要强。基于公正、科学、合理的标准,推进人人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二是国际的认同感要强。与国际主要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尤其是国际留学生的认同感要强,使我国成为国际留学的重要目的地国。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形势研判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上升到2022年的59.6%,实现从大众化阶段进入到普及化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1.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经验


我国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积累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既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经验框架,也是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需要持续坚持。“九个坚持”聚焦教育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目的、方法、主体和功能的根本问题。我国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基础上,瞄准质量提升的目标,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高等教育强国的主体目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坚持高等教育开放办学交流互鉴;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新发展理念,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


第一,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规划办学蓝图,确保办学方向正确。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国针对国家阶段性形势与教育发展状况,运用规划确定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蓝图和发展步骤,颁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统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性目标、路径和资源配置等,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引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了目标牵引、规划蓝图引领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经验。第二,规模和质量并重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我国总体遵循高校分类发展的原则,构建大专、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相衔接,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不同类别的高等教育相融通的体系,基本上形成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样态。第三,以工程项目为引领,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国基于中国发展的阶段需要、战略需求和教育实际,创设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工程,形成质量提升的引领性的项目。我国先后提出了“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有效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在新的时期,我国针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双一流”建设,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形成了项目式牵引。第四,坚持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以公办高等教育为主,同时支持鼓励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既满足高等教育的基本需求,也着力满足高等教育的个性需求。公办为主、民办为补的办学体制主要基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以公办高等教育为主、以财政拨款为主、以民办高等教育为辅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形成了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2.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挑战


新时代,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过程中面临时代性和结构性挑战。我国高等教育机会虽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求极为强烈。第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布局结构有待优化,高等院校在全国区域的布局还不够平衡。一是高等院校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布局相对不平衡,中西部高等教育存在实力偏弱,高层次、高质量高校和特色学科、拔尖学科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不足的现实困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高校数量、质量与水平,学生数量规模,教师学历素养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明显差距,呈由东向西递减的态势。二是高等院校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呈现以中心城区为主的聚集样态,形成省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不平衡,区县层面布局的高等院校比较少。第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良性发展、各安其位的制度和评价体系有待健全。我国部分高校存在盲目升格、扩张,甚至抛弃原有办学优势和特色的行为,尤其是盲目追求硕士点、博士点建设,盲目追求综合性大学设置,盲目追求规模比较,这对高等教育强国的生态建设造成了影响。第三,高等教育强国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支撑性有待增强。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有待于完善。大学和社会协作过程中的利益划分机制还不够科学和充分,大学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支撑机制建设有待加强。高校支撑与政府决策机制有待健全,高等教育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体系建设不足,为决策服务的可持续机制有待建设。第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监测体系有待完善。高等教育领域的传统评估主要局限于学科评估、专业认定、资格审核等,基于既定时间节点与特定程序开展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配置教育资源,而高等教育教学的常态化监测缺乏,不同高等院校相同或相似的专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专业标准和协作机制,使得相似或相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差距较大,教育质量存在差异。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构建


建设教育强国是系统工程,既要坚持中国特色,也要做到比照世界,走出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道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


第一,优化和完善高等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握住高等院校改革发展的大局和方向。一是明确方向,深刻领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价值和作用,自觉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形成明确的协作清单制度,改进和优化“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互动关系;二是强化党领导的主体地位,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增强高校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优化制度、决策程序、运行机制,有步骤地开展政治建设和职业培训,形成调研、决策、落实、考评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第二,推进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内涵化发展。高等院校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规模和数量的评价,关键要突出特色。特色化高等教育办学实践,主要体现在对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强力支撑之上,体现在优势学科的建设之上,每一个学校都应该形成自己独有的优势和特点。高等院校要各安其位、分类发展,按照研究型、科研教学并重型和应用型分类,形成高校发展上下贯通、左右连接的格局。夯实学科研究和教学基础,引领新兴、交叉学科的科研方向,根据现实需要、行业需求、产业实际等,提升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统筹能力和质量。高等教育要建立差异化发展策略,以政策导向为基础进行定位分类,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开展多维度的发展评估,聚焦招生办法、培养机制建设。丰富和创新高等院校学科专业发展的理论知识创新,通过人才培养、创新探索、校企合作等精准分类地反馈到社会之中。


第三,尊重学生和教师的差异性,依据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内容建立教育质量基准。合理安排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使内容既适合知识的普遍性规律,也适合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要求。学校应致力形成推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具体办法,以及教育内容多样化呈现的制度和资源配置体系。将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先投入到教育的改进和学校发展之中,形成学生、教师、教育内容与教育设施自洽的状态。创新教育理念,依制度性文件,循科学发展规律,落实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改革专业设置方式,根据专业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优化创新课程、科学实验和整体培养方案,增添国际因素和前沿知识,强化对思辨能力、科研精神的训练。高校简政放权,提升教育资源配置和信息交流效率和效益。构建学习主体、方法、路径、内容等要素协调统筹、稳定创新、适应国情与校情的办学体系,兼顾教学与科研,并重知识与能力,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


第四,增加高等教育的国内国际认同感。一是高等院校布局要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塑造而调整优化。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引进东部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甚至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对接本地高等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升级改造,均衡高等院校布局。东部高等院校与中西部高等院校建立制度化协作机制,提升西部高等教育质量。二是建立健全东中西部高等学校的学生流动机制,允许中西部学生利用寒暑假或其他时间到东部高校接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学习能力和质量。三是以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以及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强力支撑,吸引国际留学生来华留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民心相通提供基石。


第五,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监测体系。一是要提前设计和谋划高等教育强国监测的基本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的监测指标,并把这些指标分解到五年和三年的规划之中以及每年的落实行动之中,瞄准目标,不断努力。二是要建立常态化的监测体系,定期监测。对于年度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推进状况进行日常监测,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改进和优化。三是建立预警机制,当发展状况低于监测阈值时应发出预警,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做调整改进。把监测预警作为高等教育建设的重要工具,持续有效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体制机制研究”(21VSZ004)的研究成果]


【作者薛二勇 李  健,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原载2023年第13/14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编辑:王  瑶

策划:唐景莉

统筹:万玉凤

监制:黄    蔚

制作:王惠英





 请点击上方图中二维码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请点击下方二维码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高等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