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人工智能+”行动、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两会代表委员支招
如何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今年全国两会开幕以来,两会代表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议,并就高等教育如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人工智能+”行动、保障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等话题提出了提案建议。
高校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这让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
上海交通大学将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着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学校将把服务国家作为价值追求,以育人为本、以兴邦为任、以创新为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
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更加突出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形成重大任务牵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机制,实现“科研大突破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变革。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的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国际化中不断激发高等教育发展活力。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强化资源有组织开发,做好各类业务、系统、数据综合集成;以数据、智能赋能办学治校,推动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研、以智助管,不断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来推动,而人才培养依靠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要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推进,善作善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关键引擎,应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引领作用,提供有力支撑。高校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创新人才;二是加快原创性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三是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全链条支撑;四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为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提供智力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曹阿民:
建议发布大学科技园年度发展报告,加强大学科技园,特别是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宣传,面向大学科技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引导大学科技园与所在地区、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在“破五唯”、立新标方面,通过大学科技园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内各类人才的长处,鼓励学校教师和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过先立后破,推动建设多元均衡的人才评价体制;加强政策引导,建设面向高质量转型发展需求并融入区域发展的特色概念验证中心和专业化中试服务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
所有大学生应具备新科技理念、掌握新技术应用、运用新技术工具、解决新质生产力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的能力。为此,应以北京、上海等科技创新实力强、高校集聚的城市为试点,高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人才全员培养的数智化进程。具体来说,一是要以高校智慧环境全覆盖新生态,加快对新质生产力人才基础培育的“境育”。二是要以教学资源手段智能化融合新运用,加快对新质生产力人才数智素质的“新育”。三是要以面向社会和在地科技创新产业产教融合,加快对新质生产力人才能力的“合育”。四是要以科技创新企业、城市经济社会建设需求为导向,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协同的城市新质生产力创新体系。
推动“人工智能+”行动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
应当为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微企业提供平台和机制保障,构建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降低各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门槛,持续优化人工智能领域小微企业创业和成长环境,在人才政策上能够不拘一格给以支持。
政府、企业和高校形成合力,满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催生的岗位需求。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人工智能相关领军企业和高校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充分培训机会,为各行各业企业员工提供相应的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培训。从政策和资源上激励和支持高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更好培养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因此,建议将人工智能纳入教育培养体系,一方面从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加大对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投入,加强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扩大教学力量,拓展更多专业,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培养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综合型人才。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支持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
从数量上看,中西部高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但客观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对此,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延续并强化政策倾斜支持力度,提升政策支持的精准程度,使中西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强化中西部高等教育持续投入保障。支持中西部高校以“双一流”为引领加快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湘潭大学校长潘碧灵:
要全面加强对中部地区省属“双一流”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参照部省合建政策,对中部地区省属“双一流”高校研究制定系列支持举措,在办学平台、学科建设、成果奖励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予以政策倾斜。要持续加大中央财政对中部地区省属“双一流”高校支持力度。提高中部地区省属“双一流”高校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中分配比例,赋予资金使用更大自主权。要稳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对中部地区省属“双一流”高校对口支援力度。通过选派领导干部、学者专家到相应高校任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形式,在学科建设、人才输送、师生培养等方面,对其给予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的对口支援。
调节人才供需,保障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
大学生就业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无论在大城市或者基层,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高校应加强访企拓岗,即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企业要更加看重个人能力和实干水平,各级组织部门要真抓实干,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孝轩:
应当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载体的需求预测机制,坚持“有效超前”和“有效匹配”原则,加强人才供需预研预判,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周期,对全局性的人才需求趋势作出总体规划。与此同时,还要系统完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激发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此外,必须加快补齐人才供需匹配短板,坚持强化高点,培育重点,扶持增长点,把国家战略急需的学科专业做精,把产业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做强,把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做实。
来源:综合整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央广网、澎湃新闻等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高等教育》,请点击下方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