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别开生面的峰火群英汇:文化产业创业投资新视角

文化产业评论:8月17日,第15届峰火文创论坛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隆重举行,与此同时,“文产集结令--首届全国文化产业专业夏令营”也进入第2天。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峰火文化创意中心主任陈少峰教授等与会嘉宾就“文化产业创业与投融资”主题各抒己见,为本次夏令营同学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作者:陈敏、杨小敬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8月17日下午第15届峰火文创论坛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隆重举行,这也是“文产集结令—首届全国文化产业专业夏令营”活动的第二天,会上大咖云集,各种思想异彩纷呈,给来自全国文化产业专业的学子和业界人士带来一场饕餮盛宴。思想因碰撞而精彩,文化因交流而通彻。本届论坛主题是文化产业创业与投融资,汇聚了陈少峰、付岩、刘庆振、郭恪、李岭等思想精华,一层层揭开了文化产业创业与投融资的神秘面纱。




 

付岩:精神商业未来是什么?

 



作为“软银”曾经的执行董事,付岩过去的十年在整个风险投资行业进行了个人的探索,是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名先行者。

 

付岩老师在开讲之初通过对全球影业公司发展状况的简介,让大家隐约感受到有一种长期影响我们的东西,那就是精神产品。这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发展?在未来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付老师认为在文化创意产业里面最关键的词是“创意”,文化只是一个落脚点,基于文化的支撑,在进行商业化的时候创意将会会发挥无穷无尽的魅力。人具有社会属性,我们从属于一个又一个的社群,在付老师的新书《社群思维》中对“社群”一词的定义是:一种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优势,然而也导致了全人类面临着精神世界的衰退,而于人生的意义,我们应该去追求一个自我的精神世界。



 

未来一切行业都是创意行业,没有创意你是无法引起别人的共鸣,是无法真正走入人的精神世界的。付老师特别强调,文创产业的本质是精神商业。那么什么是精神商业?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这个时代下的消费者需要全面升级,过去的我们强调更多的是功能性的体验,未来的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人内心更深层次的心理和精神层面。精神商业中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痛点,就是这个时代全世界几乎所有人都精神饥渴。付老师总结了三个精神刚需,第一是现在所有人集体缺乏存在感,我们都渴望被人关注;第二是我们这个时代集体性的缺乏创造力;第三个刚性需求就是幸福感,这个时代集体性的缺乏幸福感。

 

精神商业是一种创意IP的盛宴,好的内容,好的创意用IP沉淀下来以后就可以穿透人的精神世界。精神商业取代功能商业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需要用工匠精神去考虑问题,未来文创产业应该精神需求开始切入,走向一条以人为本,回归本原的思维方式.

 

刘庆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范式转换              



 

说到范式转换,其实说白一点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转换,范式库恩提出来的,再后来英国的演化经济学家佩雷斯曾经提过一个概念叫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刘庆振先生认为有这样几个点,它虽不能完全全面的描绘出我们说的范式转换的一个格局或者景观,但是这几个点可以适当的启发一下我们对未来文化产业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认识。

 

第一个趋势就是物联化。所有的技术革命首先要有它的基础设施,物联或者联网或者我们叫物联网,它就是我们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设施。

 

第二个趋势就是虚拟化。近几年非常热的两个词,一个叫增强现实,一个叫虚拟现实。虚拟现实给我们带来的可能是完全跟现在,跟当前的观影、观看电视剧,以及玩游戏、综艺节目等等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体验。

 

第三个就是数据化。我们每一个人的任何一个终端只要在接入物联网的时候就已经在产生大量的信息了,这个时候这些信息我们叫原信息或者没有经过处理的信息,大数据好多时候重担不是它的量有多大,重点的是你要从大数据中提取出对你的市场,对你的生产,对你的营销有价值的信息,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个趋势是定制化。大部分人手上都下载了头条新闻,头条新闻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它会根据你个人的偏好来向你推送相应的信息、新闻、资讯、娱乐等。

 

第五个趋势就是共享化。共享化也就意味着我们所有人可以共享同一个文化项目,可以共享同一个文化品牌,共享同一个企业的品牌等等,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它的消费者或者说用户。

 

第六个趋势就是文化产业的变革。这个时候文化产业也要沿袭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或者内容产业的这样一个规律和规则。自从工业革命之后,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文化产业变革只是其中的一个变化。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我们发现昨天的规则今天已经不再适用了,昨天的范式已经被今天的范式取代了,而且这个取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好多人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

 

刘庆振先生认为,一切已经开始,但是实际上也仅仅是刚刚开始,好戏还还在后面。我们离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还有一点距离,这个距离我相信一定要靠其中的一条腿,一定是文化创意产业,我们要靠它来实现未来更多的更高的一些理想。

 

郭恪:对话文化产业未来领袖



    

文化产业未来的人才更多是在哪里呢?未来领袖非常重要。凤凰台的台长采访过世界非常多的领袖,他当时说了一句话,是为人类的和平能够带着族群战胜困难,战胜恐惧,战胜贫穷,能够走向更美好生活的,这些是领袖的基本。

 

产业的未来领袖人才在哪里?郭恪先生认为其实今天就在我们文产人身上。郭恪先生认为不要让上学这件事情干扰我们的教育,其实能够使我们成功学习的真的是在象牙塔之外。

 

郭恪先生邀请了三个同学代表上台分别问了三个问题,包括如果创业将选择在创业里扮演什么角色、对峰火文创论坛有什么期待建议以及内心最想发问的问题。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邢成斌同学提出的问题:对于初入社会的我们,在工作中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价值呢?



  

郭恪先生分享了自己首次创业经历的案例,告诉我们毕业之后应当根据个人的特点去做,因为文化产业学的东西是比较跨界,以及更重要的是听你一个是自我的判断,你怎么样的开心,怎么更舒服去做。并且要踏踏实实地积累工作经验,而不是用学校里学来的理论跟老板空谈大道理。当下文产人想要创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首先就是要自信自己,像习大大所讲的文化自信,首先文化自信一定要做到人自己要自信。

  

所以,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自己没有自信的一个人很难对你自己的作品和创意是有自信的。

 

李岭:继续为文管培养以及输送人才         



 

内蒙古师范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文化产业的本科生,起步相对较早。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内蒙古这篇广袤的土地上从早期的匈奴、鲜卑、楼兰、突厥、契丹,后来的蒙古、满族,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它的创意是灵魂,但如果没有历史,没有文化,去哪儿凭空产生创意呢?所以,文化当然还是一个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内蒙从非遗或者其他的物质形态的文化种类非常齐全。

 

学生的毕业去向大体可以分为几大块,一个是文化事业单位,各个地块的文化局、文体局,还有博物馆,在相关的文化事业单位。李老师表示,从刚才其他几位老师的讲座来讲,对文化产业更加充满信心,对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范式也好,人才的需求也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陈少峰:文化产业创业投资的新视角



 

中国目前的投资中存在一个这样的现象,像BAT这样发展比较好的大文化企业,大股东却都是老外,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风险投资;二是基金时间太短,往往缺乏长期的股权投资。怎么样才能把文创的创业做好?陈老师给了我们以下几点思考。

 

1、创业需要有抱负


创业是梦想的坚守,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在每个过程追求完美就是他自身个性的体现。在创业过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到一个具体的点去创业,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文化产业作为三好企业,需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考察,第一是一定要延长产业链,第二是要有模式的复制。当然创业还需要互联网思维,那就是要敢于打破传统,京东虽然连亏十年,但是它的价值却越来越高。

 

2、企业家精神不能少


做企业一定要有企业家精神,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需要有直觉、激情、创新和个性。作为理性的职业经理人,他们只是把一件事情做好,与梦想无关,所以他们缺少激情;但是作为追梦者的企业家,他们追求的是这个过程,哪怕是失败了也会东山再起,所以,企业家是比较幸福的。这个世界上多数人都为金钱而活,只有少数人是为梦想而活,梦想而活的人一定比为金钱而活的人要幸福。

 

3、商业模式要创新


商业模式思考的方式应该从人们的生活方式入手来考虑产业业态的变化,然后再考虑公司的战略,再考虑商业模式,再考虑产品,最后再把产品出去以后看看是不是适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们也可以倒过来做,先考虑人们的生活方式,然后去创业生产出某种产品,再来完善我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一种盈利的方法或者是结构,它不一定要盈利,但是将来能够盈利,这叫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一定是具体的,具体到什么程度呢?具体到一定有某种具体的产品来对应这个模式,这是商业模式。

 

4、推广三创基地,把创业上升到一种更高级的状态


创业应该达到更高的境界叫“三创”,创业需要有创业投资和创业辅导。三创可以给大家提供辅导,做投资,给大家介绍各方资源。陈老师认为,大学生创业或者毕业以后去创业,如果所在城市有三创基地,即便现在在读就可以去创业;如果没有三创基地,最好自己先去工作一段时间才创业,因为你没有任何资源,但是三创基地可以马上给你介绍资源。三创基地是大学生创业很好的平台,希望大家抓住机遇实现梦想。

 

5、未来最看好文化电商


未来影响力最大文化电商有两类,一类是文化产品在网上卖;另一类是服装,先植入然后硬实力再变成电商,有点像迪士尼,迪士尼的服装占了很大比重。现在的电商存在两个问题,一个假货,一个降价竞争,作为文化电商将来我们可以先通过内容植入再来做文化电商。关于内容的植入,陈老师发明了发明了一种微电影,先做一个系列的微电影或者做一集大概6-15分钟,如果动画的话6-8分钟,真人电影8-15分钟,自主的植入产品,培育IP,演员可以签约,植入别人广告,可以改编成网络电影或者是电视电影,可以先做一个微电影,然后再做一个城市电影体验中心。总而言之,就是全方位扩大赢利点。



 

未来虽然是不可预测的,但是通过此次众咖们对文化产业创业与融资思想的交锋,似乎看到了文化产业饱含情怀、精神丰富、形式活泼、明亮的未来。

一个很专注的文化产业公众号
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文化+互联网+金融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合作
请加微信号:7759813投稿:whcypl@126.com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北京大学 文化产业专业 在职研究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