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启非遗传承的“双创”时代

王军 文化产业评论 2019-06-30

第1823期文化产业评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国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或许他们早已没有生产力,但其文化力不容忽视。一直以来非遗的传承、保护、创新,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在王军老师看来,非遗的传承与创新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对非遗的由来与发展缺乏理性认识有关。一切文化都具有时代性,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推动非遗保护传承、转化创新,使其融入当下、服务当今,才能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作者:王军,文化产业评论特约评论员;微信号:13700939271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蝈蝈

 

创造与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推进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庞大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与创新实践的历史见证。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忽视非遗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造与创新既是理念也是方向

 

从非遗概念的提出,到保护实践的深入,我国非遗事业经历了16年年头,目标重心逐渐由“建章立制”“摸底普查”“评审认定”等基础性保护,向“提高保护水平”“走进现代生活”“恢复传承空间”等创新性保护推进。

 

然而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对于如何传承、如何创新等问题,在人们依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或陷入无效的泛泛之谈,或在理论和实践上相互打架。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对非遗的由来与发展缺乏理性认识。

 


说到这里,有两份世界性的公约不得不说:一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历史性文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5年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强调文化互动和文化创造力对滋养和革新文化表现形式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他们也会增强那些为社会整体进步而参与文化发展的人们所发挥的作用。”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人的创造性对于滋养和创新新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作用。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些重要论断不仅是文化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对传统文化富有创造性的目标建构和理念创新。

 


纵观今天的文化遗产,都是前人智慧创造性的文化成果,而非遗作为一种依靠人来传承的“活态”文化,不能像对待博物馆中的文物一样只注重“回归本体”。因为非遗发展历史与人类生产生活史密不可分,具体到每一个非遗项目而言,回归到哪里才是它的本体?时间、形态和技艺等要素谁都给不出标准答案。

 

思辨是对思考的反思。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的是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空间,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讨论非遗传承与发展,就不会是“无的放矢”了。

 

转化与发展既是路径也是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高度概括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质,集中阐明了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科学回答了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非遗传承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然而,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受“非遗拒绝创新、传承人不容挑战”等观念制约,过于依赖传统的传承方式,缺乏创新精神唤醒和创造性的转化,不同程度弱化了非遗活态传承的精神维度和发展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帮我们厘清了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能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

 

从路径上讲,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通过空间与形态的转化创新,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之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历史遗迹不仅仅是过去的东西,更不仅是观赏的对象,要让所有文物、所有陈列在中华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所谓的“活起来”就是活在生活当中,健康的走向未来

 

单院长此番感受缘自于,故宫博物院践行”双创“方针的深度实践,更缘自于对中华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深度认识和文化自信。从故宫”掌门人“到故宫”看门人“,从故宫静态展示到动态传播,故宫人用创新实践再次展现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巨大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非遗作为活态传承有形文化,无论是整体性保护还是筛选式利用,无论是生产性保护还是产业化发展,无论是精神维度的转化还是打开方式的创新,除上在认识上去思辨外,还要有敢于人先敢于担当的实践勇气。否则,“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只能变成一个口号。

 

思辨与思变既要立足当代也要着眼未来

 

历史的进程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像今天的非遗项目一样,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当时最鲜活的文化形态离我们现代的社会生活越走越远,有的甚至成了模糊的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领域,尤其是世代传承的非遗,在这一新变化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



时代在发展,人民有期盼。今天的非遗保护传承已经不再是所谓的“存在即拥有”,“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思维模式显然有悖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指南。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既是尊重我们的历史,也是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更是尊重今天人们的需求。

 

从最初的田野调查到立项保护,从在提高中保护到活态化传承,从见人见物见生活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非遗事业始终在思辨中成长,在思辨中思变,在创新中实践。事实证明,死水养不出活鱼,要让一池水活起来,必须保证源头的活水永不干涸。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非遗不仅是民族自我认知的历史依据,也是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精神源泉,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形载体,同时还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新元素。

 


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并就如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国民礼仪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重点任务和措施。

 

近年来,用鲜活的非遗教育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在文化界、教育界正逐步形成共识,新的非遗机构、非遗刊物、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充满生气,越来越多的普通学校加入到非遗普及、研习培训等活动中,非遗教育呈现勃勃生机。

 


思辨催人思变,是基于认识观的回归。一切文化都具有时代性,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推动非遗保护传承、转化创新,使其融入当下、服务当今,才能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因。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政府的抓手/企业的帮手/个人的助手

十八大以来,262个中国文化产业重要政策

了解更多

购买,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