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智锋:主旋律怎样才能拍得好看?有种、有货、有料、有趣

第1824期文化产业评论


一提到主旋律电视剧,恐怕很多人会敬而远之,甚至嗤之以鼻。“不好看”似乎已经成为主旋律题材剧集的标签,如何让主旋律剧撕掉这个标签,脱胎换骨?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认为:好的主旋律电视剧不仅情境设计科学,还具有艺术化的审美意趣。主旋律需要有种、有货、有料、有趣,同时,不能端着、单着、套话着,主旋律剧更需要日常化、话题化和人性化,在合理的情境中保持艺术审美的距离。



作者: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来源:文汇报

编辑:蝈蝈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大家对于主旋律电视剧普遍有个刻板的印象,就是不好看。因此,如何做得好看,是目前主旋律电视剧核心的问题。在我看来,主旋律要拍得好看,需要有四个“有”。

 

主旋律可以很好看:有种、有货、有料、有趣

 

首先要“有种”。有种就是有情怀,有担当,有骨气,有一种内在的魂魄,有精气神。


有的主旋律电视剧好像在开会作报告,或者是对生活的一般性展示,缺乏深层次的内在的情怀、骨气。它们截取了生活的一些貌似真实的断面,却缺乏高度,缺乏一种超越生活表象的灵魂性的支撑,只剩下表象的生活景观、场景,这就叫做“无种”。

 

为什么大家觉得《人民的名义》好看?其实腐败分子也有很多貌似无辜的方面,甚至有些官员还为地方作过贡献,但是不管你是谁,在什么位置,有多少值得同情、怜悯的地方,出于什么可以理解的原因,你只要沾上了腐败,触犯了党纪国法,侵害了人民的利益,那就绝不饶恕。这样的主调放在那里,这部剧就有了担当,有了一种大情怀,有了骨气和魂魄——这就是有种。所以老百姓看了觉得来劲、给力、过瘾,原因就在于它真正写出了骨气、担当和情怀,有一股特别强的力量感。


 

其次,是要“有货”。有货指的是有思想,有独特的见解,有令人回味的观点。


我们很多主旋律电视剧没有货,它们并没有给观众特别的启示,没有令人警醒的或是启人深思的观点和看法。这些剧让观众看完后,感觉只是浮光掠影地呈现了生活的一些景观,留不下多少让人回味的思想,这也是让大家觉得不满意、不好看的原因。反之那些让我们觉得好看的电视剧,就在于那些作品在平凡的生活底下,有很多中国式的智慧,在婆媳、夫妻等人伦关系中,表达出了创作者独特的看法、观点和令人启发的思想。

 

第三,是要“有料”。有料就是要有材料,对于主旋律电视剧来讲,这个“材料”说白了,就是生动的故事。


电视剧本身就是一个大故事,很多电视剧做得不好看,就是缺乏故事感。有故事就有起承转合、悲欢离合、跌宕起伏,好看的电视剧应该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或许是许多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概括还不够,有一些电视剧平平淡淡,故事感不强,戏剧性冲突不足,没有料。

 

第四,是“有趣”。有趣就是有趣味、情趣。


有的主旋律电视剧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过于呆板、僵化,趣味感不足,不生动不活泼,人都板着脸。那些好玩的、令人捧腹的、会心一笑的趣味性的细节、人物,在很多剧中不够。

 

“对症下药”:日常化、话题化和人性化

 

有种、有货、有料、有趣,便是主旋律如何拍得好看的几大要素。然而,目前我们的许多主旋律电视剧并不好看。不好看的原因,主要是三个“过”。

 

第一是过于板着、端着、严肃着,这是许多主旋律电视剧给人的感觉。在这些作品中,整个剧情、人物都没有负面、反面和对立的东西,把人物拍得太过严肃,没有一点谐趣,那样当然大家不爱看。

 

第二是人物形象过于单一、单调,缺乏变化和波澜。一个人物出场,总是一身行头、一个表情、一种性格、一种方式,从头到尾不变,缺乏色彩。

 

第三是一说话就是官话、套话、书面话


 

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某些主旋律电视剧突出的毛病和问题。如何去解决?我觉得,应该用三个“化”来针对处理

 

对于过于严肃的问题,要想办法用“日常化”来处理。因为故事过于板着就像会议化,表现出一种太过正式、板滞的状态,这需要通过日常化的生活来消解,让它回归到自然的状态。

 

对于单一的问题,要用“话题化”来处理。就是针对具有引导意义的内容,特别是过于单调的内容,思考应该怎样赋予它更有波澜、更多样的东西,让它活泼起来,有色彩起来,想办法让它构成一个话题,因为有了话题才有争议性。比如说《小别离》,这部剧的核心就是怎么陪伴孩子上学。在表达这一内容的过程当中,假如做得不好,犯了过分单一的毛病,那就很容易从头到尾都在抱怨教育的某些弊病、诉说家长的辛苦,如此就构不成话题。


 

但《小别离》 中没有一个事件是单一的,它做了多种截图——孩子的、家长的、学校的、社会的,每个角度都不一样,于是就构成了话题。同样是面对孩子作弊、抄袭、留学的问题,到底什么样的方式、哪种解读是对的?大家各说各话,形成了话题,这就不单一了。

 

对于人物说话过于概念的问题,要想办法做“人性化”的处理解读。当“作报告”的内容出现时,应该思考能不能回到父子、母女、夫妻的角度,寻找各种考验人性或是回归人性的内容,让情感和情趣来覆盖那些概念。


 

增添魅力:合理的情境设计和恰当的审美距离

 

此外,怎样在四个“有”的基础上,把主旋律电视剧做得更好看? 我认为有两点特别重要:第一,是情境设计要更为科学;第二,是要增加,或者说拉开审美距离

 

情境设计是目前主旋律电视剧普遍偏弱的一点。情境是对于人物故事剧情逻辑性、合理性的设计,是由特定的时空关系构成的。现在不少的主旋律电视剧生搬硬造,出现了很多漏洞和不合理性。比如为了宣传孝敬父母的理念,有的剧前面一直在讲孩子对父母多么不好,父母的受罪、痛苦。但最后孩子的态度突然扭转了,原因往往用很简单的场景来解释,比如领导的教育,或是因为自己子女出了某些情况而受到刺激,等等。


 

但是我们总感觉这样的突变缺乏合理性,其中的原因,就是情境设计不科学。情境设计又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的情境是指遥远的时空,中观是较近的时空,微观则是当下的时空。这些时空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需要在多种不同情境中寻找彼此的逻辑关系。有些剧宏观上看合理,但是中观、微观不科学,不近人情;有些中观、微观层面合情合理,但是从大的角度看又说不通,这中间容易产生矛盾。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剧情有说服力,就是在远、中、近的情境之间,逻辑设计得都比较合理,令人信服。它既有当下的一座城市里错综复杂的关系,拉开来看,人物间各自也都有过往的纠葛;再拉开,又有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宏大背景。里面有亲情、友情、爱情,也有乡情、同学情等各种复杂的感情。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纠葛,形成了《人民的名义》合情合理的关系,情境设计比较到位。



像蔡成功这个人物是整部剧中非常重要的中枢,他有其多面性。他和几个老同学之间的关系中,有历史形成的一些感情因素,也有复杂的利益原因。他之所以会做出各种怪诞的行为,是因为历史上曾经是个差生,后来他靠另一种执着赢得了商业上的成就,但同时又被利用。在他身上聚集的,既有创业者的因素,也有不守游戏规则的因素,还有受害者的因素。而他的行为,他的可恨与可怜,因为前面的情境设计——从遥远的小学至今几十年的、远近中不同空间的变化位移,而让人感到符合逻辑、合情合理。

 

同时,电视剧毕竟还是戏。它一方面需要设计很好的剧情,另一方面还要跟生活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就像朱光潜所说的,我们需要适当地设计一些“美丽的框架”,生成一些审美距离,不让它跟生活离得太近。比如说,用“戏中戏”的手法,就可以搭设一个美丽的框架,进而很好地拉开审美距离。如《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 中的 《白毛女》 演出,就是用了“戏中戏”的手法和手段,这样可以与现实生活保持适当的距离,更具有审美的意趣、趣味。

 

因为主旋律题材大多是现实题材,容易跟生活隔得太近,产生不了审美反应。因此,一些艺术化的处理,能够让观众从日常的生活状态,或是戏剧带来的现实联想中脱开去,带来更加“好看”的审美感受。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长按二维码关注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政府的抓手/企业的帮手/个人的助手

十八大以来,262个中国文化产业重要政策

了解更多

购买,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