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裘蒂:中国的主旋律影片和表达在变化

第1920期文化产业评论


曾经《战狼2》让许多中国观众“扬眉吐气”的元素,却让美国观众产生负面反应,以打压一方来衬托另一方的套路,总会让人膈应,中国式超级英雄外销也显得艰难。而春节档的《红海行动》,虽有不少中国主旋律片的生硬意识形态和叙事手法,但是紧凑的战斗场景、高效的临场感,让人想要“原谅”其中的宣传意识。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更是收获西方盛赞,一个与时俱进的“新”中国,摆脱了“说”教的包袱。

 

《战狼2》里的“中国救世主”以打击白人来自抬身价,而“中国式英雄”在《红海行动》中的缺席,似乎避免了对国际观众挑衅的误区。在此同时,熊猫似乎变成中国的国际代言人。从这个角度看来,中国电影要想以“中国式英雄”征服世界观众,或是让中国人像熊猫一样讨人喜爱,还有一段距离。


 

作者 | 刘裘蒂,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来源 | FT中文网

 

《红海行动》和平昌冬奥闭幕式上演出的《北京八分钟》,表面上看起来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场景与调性:前者是警示外人不要侵犯中国公民和主权的军事动作长片,后者是欢迎国际相约北京2022奥运的娱乐小品,然而两者都肩负着“宣扬国威”的任务。这两部借着对“主旋律”不同形式的“变奏”,也用不同的方式启示了我们:讲当代中国的故事,“演”比“说”受用!

 

在春晚《同喜同乐》小品挨了不少国际白眼之后,原本不对《红海行动》抱着多大希望,毕竟这是《战狼2》后,另一个军事动作主旋律作品,打着“厉害了,中国”旗号的大片通常让人警觉:大多数中国国内观众对于教条训话的容忍度远远超过大多数外国人。但是目前《红海行动》虽然还未能吸引大量非华裔的西方人走进电影院,却有不少影评人选择“原谅”片中的宣传意识。为什么?


 

而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八分钟》在平昌冬奥会的闭幕式上惊艳亮相,以带有前沿科技含量的当代感带出美学上的传统文化底蕴,获得不少外媒(包括《时代杂志》)以及社交媒体用户的击节赞赏!我个人认为这是张艺谋个人舞台秀的突破,显然与他在2008年奥运以及近年舞台和电影作品中的“人海战术”有别。

 

有人说《红海行动》是国产战争电影的“分水岭”,我觉得这个标签有点夸张。而《北京八分钟》摆脱了人海战术,似乎象征着中国制作的内容应该不靠“人口红利”(国内票房)来作为带动国际口碑的引擎。这两部“宣传片”虽然距离体现“软实力”还有点距离,但是从《红海行动》和《北京八分钟》中,可以看到“宣传”和“说教”之间的距离,希望能够给鼓捣主旋律人士以启发:越是隐性、柔软、甚至没有主旋律调调儿的作品,才是最有效的“宣传”


 

《红海行动》:说教成份让人想要“原谅”

 

《红海行动》根据2015年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演绎改编,讲述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前往非洲撤侨和解救人质的故事。对我这个向来动作片不感冒的“文艺女青年”来说,这部电影没有好莱坞英雄片中必备的“耍酷”,或太多电脑合成的花拳绣腿。它不追求煽情的情节,少数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绪点如:突击队成员“石头”张天德平时总爱吃糖,也经常给队友送糖,因为小时候学到了“疼的时候吃糖,就不疼了”。在他执行任务遇难临终前,与他怀有情愫的女队友佟莉急忙塞进他口中最后一颗糖说:“吃糖不疼,我们回家了,吃糖不疼 ....”


 

但是《红海行动》却在技术发挥到极致。作为战争戏的百科全书,从海艇战、直升机战、卡车战、枪战、炮战,狙击战、阵地战、潜入战、沙漠战、龙卷风战、到坦克战,这部片子最为人诟病的是人物的刻画:太平板没有个体性。

 

我认为《红海行动》角色的缺乏个体性,对比了《战狼2》个人英雄的类型片,或许正是缺乏“文戏”和角色个体性,也避免了《战狼2》里以打压“白人恶棍”来衬托“中国英雄”的套路。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凸显了八个蛟龙部队成员的合体合作无间。

 

蛟龙队员在队长的指令调度下,必须无时无刻应对紧急的状况。而他们能够当机立断、随机应变地抵挡任何突发状况,造成紧凑的临场感,特别是在面临沙尘暴的那个场景,不是逃跑,反而追向暴风圈来利用它打掩护。战场的真实感强烈,即使与《速度与激情8》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速8》和近年来好莱坞动作大片的趋势给我的感觉是,里面很多壮观的打斗场景都是依赖电脑合成,壮观到不行,但是看起来很假。


 

美国《烂番茄》影评网目前还没有影评人的评分指数,但是在观众指数从起跑的80分逐渐升高到目前的89,超过《战狼2》的79分。IMDB影评网的指数是7.7,超过《战狼2》的6.3,与《黑鹰坠落》(2001年美国片,一般认为是《红海行动》的“模仿对象”)同分。

 

随着《战狼2》和《空天猎》等类型片的面世,中国的军事“主旋律”电影纪录了人民解放军在非洲地区的足迹。《电影观象》的影评人理查•俞认为,与美国军队的恐怖分子捕猎特种部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解放军(及其海军和空军)在这个大叙事中是中国在冲突地区的撤侨捍卫者,目的是保护中国外侨,而不是像美国作为“世界警察”的人设。

 

理查•俞对于《红海行动》的贬褒包括:“我们对《红海行动》的最后一个作为观影者的抱怨是,它过度使用慢动作——无论是通过空中飞行的子弹击中一个遥远的目标,或是海军蛟龙小队奔向武力冲突。尽管慢镜头视觉效果的节制使用有助于戏剧化电影中的某些时刻,但我发现重复使用贬低了电影中需要更多戏剧化的关键点。


 

我的最终定论?《红海行动》拥有一部优秀的现代动作电影的所有特征——实际上它的拍摄效果非常好。如果支离的身体部位和流血让你不安,在血肉横飞的片段闭上你的眼睛,并且忽视过度的慢动作视觉效果:你将享受两个小时的盛宴。”

 

《莱尔电影档案》的作者杰夫瑞•莱尔认为 “《红海行动》基本上是汇集了所有伟大、优秀和体面的战争电影的一个了不起的奇观。然后更锦上添花,它对动作具有《突袭The Raid》一片的敏感性。很难想象一部更加雄心勃勃、全面的战争动作片,可以在任何方面接近这个水平。 ”

 

即使林超贤把《红海行动》当成好莱坞军事动作片的集锦百科全书,莱尔认为还是很有看头:“这部电影最令人惊奇的是它能多快地改弦易撤。片首一开始是一个海豹突击队类型的救援任务,然后转向《黑鹰坠落》中被围攻城市的状态效果。接下来的场景演变成一种《太阳之泪》中保护无辜者的搏斗,然后像《美国狙击手》那样令人神经绷紧的射击战。正当你认为你已经看完一切,行动又转向了一场有《狂怒》范儿的坦克战。”

 

从这些影评看来,《红海行动》仍然有不少中国主旋律片的生硬意识形态和叙事手法,但是紧凑的战斗场景、高效的临场感,让人想要“原谅”其中的宣传意识


 

正如《国际电影杂志》丹尼尔•伊根所说,“但大部分情况下,《红海行动》避免了近期中国出品电影中咄咄逼人的教条主义。林超贤对降低蛟龙团队的胜算更感兴趣。爆破轮胎、迫击炮伏击、敌方狙击手、恐怖分子的里外反、以及数十名超出预期的敌方攻击者,都让蛟龙突击队战战兢兢……动作场面布景的技巧和独创性显著惊人,同时也十分详尽。”

 

《荧幕日志》约翰•贝拉评论道:“微妙含蓄是《红海行动》中第一个牺牲品……这也是中国大陆一系列军事电影中的最新作品,这些作品通过通常属于好莱坞大片的大场面,作为传达坚定爱国主义的信息和宣扬军事武力。香港动作片专家林超贤,受到更高预算和无限制烟火技术的引诱,而加入大陆电影业的行列,全力争取与《黑鹰坠地》(2001)的巨大规模相媲美,同时确保歌颂人民解放军的集体英雄主义。

 

“尽管如此,原汁原味的动作场景冲击力很强,同时削弱了主导的激进爱国主义基调。”

 

在西方人眼里,《红海行动》距离“教条”式的爱国主义有多远?《亚洲电影反击》认为《红海行动》“多于爱国主义,但少于政治宣传”,虽然也有挥舞着旗帜,展现了令人敬畏的中国军事力量,精锐的士兵们以慢镜头向他们的使命奔去。“但除了一个怪异的、与故事主题无关的尾声,显示中国海军直接警告那些敢于入侵南海的人,它从没有真正超过好莱坞在这个类型片中所输出的极端爱国主义。

 

长话短说:《红海行动》是林超贤令人印象深刻的力作,脚本单薄,有时爱国主义出手过重,但仍然是时而带着令人揪心的情绪、却又引人入胜的惨烈奇观。”

 

这些评论的共通点是,《红海行动》有不可否认的“大国”宣传意识,但是它的紧凑和执行,让观者选择“原谅”其中的教条意识

 

《红海行动》既然在其制作过程中受到了中国海军的全力支援,在宣传上也受到官媒的护航,不免要在紧要关头“打官腔”作为回报。但最要命的是,片尾在“南海警告”之后,荧幕上出现12308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热线,提示为中国公民提供的24小时领事保护与服务。



这跟《战狼2》片尾的护照字眼作为中国人在国外的护身符异曲同工:“中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你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热线12308在这里出现的效果,仿佛把一个海外军事大阅兵,顿时变成外交部宣慰华侨的宣传片。

 

但是即使有这些似乎用来“交差”的政治宣传告示,《红海行动》并不是传统定义的“完美完成任务”,许多观众(包括我在内)不禁问:“为了解救一名人质,牺牲了两名战士,值得吗?”(《中国军网》的结论是,值得!)。这部电影的口号是:“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但是有不少网友质疑中国人质邓梅的特殊身份,是否从中国驻“伊维亚”大使接到了“任务”。

 

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细节是,队长杨锐本来坚持只救一个中国人质,战地记者夏楠却认为8人蛟龙分队应该救出所有150名人质。后来杨锐改变主意,决定援救其他人质,剧情并没有对杨队长的心理转折有完整的交代,但是他与夏楠从对峙到互通声息,是片中少数的“文戏”。杨队长与夏楠的口舌交锋触及了对于“服从命令”的辩证,也暗示了本片所强调的不是按照上级指示的“照本宣科”。

 

“如果你下达的命令是错误的,怎么办?”夏楠和杨队长的多次对峙中,反映了两个尖锐对比的立场:作为一名军人,杨瑞的天职是无条件服从命令,对个人的情绪和想法必须忽略不计;而作为一名战时记者,夏楠抱着追求事实真相的主动性,更怀抱着为被恐怖分子杀害的丈夫和儿子报仇的情感因素。

 

但是在解救完人质以后,即使面对蛟龙小队的人员伤亡,杨队长在没有接到上级指示的情况下,与其他三名成员决议夺回“黄饼”。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其实是对于传统主旋律的“变奏”

 

《北京八分钟》:征服了西方舆论界

 

如果说近来的中国电影似乎说明了“中国式个人英雄”仍然与国际认同绝缘,选择熊猫做为北京2022冬奥的宣传主角,可以说是零风险、零误区。我素来担心中国故事的“熊猫化”,但是话说回来,谁能跟熊猫过不去


 

然而《北京八分钟》获得的反响,不纯粹是因为两只讨喜的大熊猫荧光四射地在冰屏间翩翩起舞,并与智能机器人互动,又穿梭在互联网隧道中成为信息使者。我认为它巧妙地化解了素来现代和传统之间的对立,不粘附在五千年传统的文化定位,而用科技元素让人看到一个新的中国,然后才附加搭配传统的龙图腾、京剧、长城、凤凰等中国元素。

 

在此之前,我们习惯在重要国际场合中(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看到强调中国历史渊源的中国故事,无形中把中国“老化”。也形成了一种对立观念上伪命题:中国是文明古国,但是不属于现代,因为传统和现代不相为谋

 

《北京八分钟》吸引了我,是由于高难度的演出创意,结合了人工智能和冰屏等新技术,又融汇了传统的工艺,加上精确的执行过程,传达了具有国际语言的美学。这部短片使很多西方的观众,想起了《Tron创》系列的电影、动漫和游戏的科幻IP。

 

当轮滑的演员用在冰面上滑出五彩曲线的绚丽轨迹,由智能机器人操作的24座“冰屏”,则用影像刷出当代的中国故事:长城、高铁、中国城市、北京“鸟巢”、国家大剧院、中国桥梁、高速公路、“中国天眼”(贵州接收宇宙电磁波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未来中国空间站……


 

这24块屏幕盘点了当代中国的景观与科技成就,但是国外观众和媒体并没有着眼在片中冰屏上面逐步翻页显示的“宣传片”。更精确地说,这些“戏中戏”的画面,更像是中国人自豪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单”,但是并不是国际观众的“看点”。

 

我想比一个个中国发展成就的点名更具有说服力的是,整个表演背后的技术含量和冰面上直接的视觉美感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演员穿的演出服,是用可自行加热的石墨烯材料制成;而LED“冰屏”实现了透明图像显示,产生更通透、更灵动的视觉效果,乃源自中国本土的创新设计,获得过国内国际多项发明专利。


 

两只熊猫道具服的制作,也是结合了中国传统工艺和前沿科技:“外偶内人”的形式,灵感来自川北木偶戏,原是四川南充川北大木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经过不同材质的试验后,熊猫服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相结合,取其轻便、不易变形,加上LED串灯珠而产生晶莹剔透的效果。

 

正如美国的《精英日志》写道:“2018平昌冬奥会结束了。所有的运动竞赛都已经举行,所有的奖牌都已经授予。我们在2月25日周日向2018年的比赛挥手告别之前,奥运闭幕式为下一届冬季奥运会带来了一道开胃前菜:将在北京举办的2022年奥运会。目前看来,它将会是个亮点,关于北京2022和冬奥闭幕式的推文显示每个人都已经嗨起来了。我知道我很嗨!

 

北京2022以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八分钟精彩表演引领我们进入下届冬奥会……但人们最为注意的是,整个北京2022环节以科幻启示录的机器人未来在闭幕式中脱颖而出。”

 

《时代杂志》的评论用词似乎与电光熊猫一样闪烁:“韩国平昌举办的2018年冬奥会闭幕式让参加今年奥运会的所有国家展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然而,一个国家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冉冉飞行熊猫秀,将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东道主中国北京,首次亮相了一对闪闪发光的巨大熊猫,这对熊猫不仅跳了极棒的的滑轮迪斯科,还在空中飞舞。

 

“正如所料,互联网上充满了对奥运闭幕式上跳舞和飞翔的熊猫的激烈热情,并大发议论。”

 

英国《卫报》认为中国为平昌冬奥会闭幕式贡献了一个环节:“一开始是令人惊艳的透视荧光熊猫溜冰。(令人)难以超越。”


总算,我们看到了一节不再讲历史和传统的“主旋律”变奏,它让人看到对未来的想望。

 

熊猫与“中国式英雄”

 

《战狼2》里的“中国救世主”以打击白人来自抬身价,而“中国式英雄”在《红海行动》中的缺席,似乎避免了对国际观众挑衅的误区。在此同时,熊猫似乎变成中国的国际代言人。从这个角度看来,中国电影要想以“中国式英雄”征服世界观众,或是让中国人像熊猫一样讨人喜爱,还有一段距离。

 

我记得一名美国导演曾经对我说,中国电影和戏剧的呈现方式和西方最大的差异在于,中国的情节推动,包括演员的表达,习惯用“讲”的,而不用“演”的。《北京八分钟》的成功惊艳,是因为这里面的技术和艺术含量是用演出来的,而不是用说教的方式,给人当头棒喝。


 

我希望《红海行动》目前得到的少许国际肯定,和《北京八分钟》的受国际待见,都能够让中国电影界的参与者(包括想要借由视频而传达中国理念的官方组织)重新思索什么叫做让人心回荡澎湃的“宣传”,也让中国的观众不要总是认为西方观众对于中国的文艺作品只是抱着“歧视”或“偏见”。

 

反过来说,如果最终目的不只是国人“自嗨”,而是赢得国际的认同,为什么还要追求终究让人烦腻的教条?

 

“靠谱”的主旋律,除了煽动即时消费的爱国情绪和满足心理的弥补感之外,很难产生深度的艺术价值。真正好的“宣传”,往往是摆脱了“说”教的包袱,认认真真地“演”出一场好戏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笔记本

了解更多

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IP笔记本

了解更多

实习•兼职•投稿,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