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军 2018-05-24


第1982期文化产业评论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做客北大时对当代青年的殷切嘱托。同日,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2017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荐评选活动揭晓典礼在北京举行,吴京、王潮歌、樊建川、程武等10位业界领军人物当选,开启了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鸿鹄之志与梦想之门。想要让梦想照进现实,需要每一个文化产业从业者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当奋斗者,与新时代共同前进!


 

作者|王军(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微信号:13700939271)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范鑫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就在同日,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2017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荐评选活动揭晓典礼在北京举行,吴京、王潮歌、樊建川、程武等10位业界领军人物当选,同时也开启了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鸿鹄之志与梦想之门。

 


有目标就有方向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末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转折点,如何承担起“转弯加速”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是我们各级政府、文化产业各类主体和企业家们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


纵观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从“十五”定位起步期到“十一五”的市场培育期,从“十二五”快速发展期到“十三五”融合转型期,每一个阶段无不承载着民族振兴鸿鹄之志,每一次跨越无不置于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之中,每一项文化业态的崛起无不是企业家时代担当的政策回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加到30254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3.48%提高到4.07%。

 

以此为基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宏观叠加效应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亮点,也将成为各级政府和业界一致的共识与追求。

 

更多梦想从文化产业中分一杯羹的人们,肯定会去想象,怎样的文化产品才会最有市场?对于这个关系投资与回报的命题,早已经不是单一的理论阐释能够给出答案的。因为文化产品是以文化为魂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所以离开文化支撑的产品也就根本不可能有好的市场。

 

正如2017年度文化产业人物、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所言,美国把240多年的历史展现给了全球,中国有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把它展现给全世界观众。就像去年有部非常受欢迎的电影《寻梦环游记》,如何链接起更广泛的力量做出创新的表达,值得业内人士思考。

 


人们常说,有目标就有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过程当中,文化产业如何为经济转型升级拓展新路径、注入新动能,这呼唤文化产业界和企业家们要大显身手、奋发图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和文化创新中,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贡献创新活力。

 

让梦想照亮现实

 

提起建川博物馆,大家自然会对应起中国最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的建川实业集团董事长﹑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先生。


 

与建川先生的相识缘于2008年那场震惊世人的“5.12汶川大地震”,我作为当时还在部队服现役的一名参与抗震救灾的军人,见证了曾在军旅的樊建川组织人员参与抗震救灾和收集跟地震有关的实物资料的局部过程。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樊建川征集了上万件地震实物,并耗资3000万元建成总面积6000平方米的汶川地震博物馆,用30多个展厅真实地记录了地震发生与救灾的过程。其中,摆放在展厅正中“震后第一只到达映秀的救援冲锋舟”,就是我当时所在部队捐赠的,如今已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30多年逐梦前行,樊建川的身份不停变换,农民、民工、知青、军人、老师、政府官员、商人,最后定格在了博物馆事业与产业发展的舞台之上。因为在他心中,有一条主线一直没变——对近代文物的钟爱。他说自己是在收藏“历史的细节”,在完成一本“历史启示录”。

 

让梦想照亮现实。如果只有梦想没有行动,那就仅仅是一场梦。樊建川最初的梦想,可能只是建设一座真正属于自己的博物馆。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现在他已经建成50座民间博物馆了。今年已经62岁的他仍有一个鸿鹄志和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建成100座民间博物馆。

 

樊建川在逐梦圆梦的征途上一刻也没有停歇。正如他在“2017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揭晓典礼上的感言:我开始建博物馆时,想的是等博物馆建成后把它们捐给国家,这样就完成了我的心愿。但慢慢地,建博物馆变成了一个事业,后来又逐渐发现,它变成了一个产业。

 

樊建川先生的经历和故事,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编制丰富多彩的美好人生,必须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蓬勃的朝气,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018年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黄金期”,“互联网+”、数字创意产业、人工智能方兴未艾;共享经济、知识经济、付费经济新潮涌动;随着优质IP、网络直播、移动电竞等新兴业态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将迎来新一轮资本竞相追捧的热潮。面对新时代新的历史机遇期,我们必须认清新形势、拿出新思路、制定新战略,才能够不辱使命,再创辉煌。

 

诗和远方就在脚下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日前,随着国家文化与旅游部挂牌,这个由原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组建而成的国务院新部门,被人们打趣称“诗和远方”终于走到了一起。

 

“旅游与文化从来就是相生相伴、相互交融的。”正如李金早副部长所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候,决定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是从国家顶层设计上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机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新时代文化产业必须担负起的崇高使命。

 

“诗和远方走在了一起”这种表述,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赞同与期待。新目标已然立起,然而通往理想的路依然在我们的脚下,这个过程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与一劳永逸的,需要解决的现实与棘手的问题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有“怀着诗意去远方”的激情与梦想。

 

随着全域旅游和文化产业大融合的显效,当前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各省市均明确提出要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同时,随着地方新一轮机构改革即将启动,省级以下文化与旅游部门合与并必将成为关注的重点。

 

提到文旅演艺产业,有一个代表人物不得不提。她就是与樊建川一起入选“2017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的中国著名导演、印象系列总编剧王潮歌女士。从“印象”系列到“又见”系列,马上还有“只有”系列,在中国文化产业这条路上,她开辟出一条兼容发展的崭新路径。

 


正如她所言:“我坚持走了很多年。我认为中国的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在这缕阳光照耀之下应该会有一个美丽灿烂的未来。作为一个导演我很辛苦,但是想到每天有2万多名观众看我的作品,我又觉得非常欣慰”。



文化引领未来,拼搏支撑梦想。这种成功的喜悦是来自“诗与远方”的执著,是来自中国文化企业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由“又见”到“只有”,她用追求高峰的创新品格,创造了一个灿烂的文化品牌,收获了来自观众的由衷认可。

 

目前,她与马来西亚方签约并导演的《又见马六甲》,将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为创作原点,写意今天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与全世界的文化往来、精神往来、友谊往来的时代华章。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一定会不负使命,向全世界彰显中国精神与文化力量。

 

结语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实现中国文化产业的鸿鹄志与梦想,需要每一个文化产业从业者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当奋斗者,在与新时代的共同前进中书写人生的壮丽篇章!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


中国文化产业优质内容平台

文化产业评论

交流/咨询/推广/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合集笔记本

了解更多

北大陈少峰教授IP笔记本

了解更多

实习•兼职•投稿,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