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疫情,为什么还有人在给挖掘机打榜?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717期文化产业评论


央视频出品的武汉建医院慢直播引来了千万网友在线观看,网友们不仅在线“监工”,还自发地在视频中挖掘趣味,建筑机械在网友的关怀下个个“成精”。然而,在病毒肆虐的当下,用娱乐化的方式进行消遣是否合适?更重要的是我们又该如何维持理智的思考,并合理地表达感性的关怀?



作者|钟瑗瑗

编辑|何绮玲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3203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2月2日,大年初九,火神山医院工程完工,严格施行“一动不动”政策的广大网友虽然不能到现场出力,却亲眼见证了“火神”的诞生。

 

△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实录

 

可能没有哪一个建筑工地会有这么高的关注度。央视新闻新媒体持续用长镜头24小时直播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两所医院的施工现场,吸引了众多网友在线围观。镜头前,工人们在争分夺秒日夜奋战。镜头后,网友们自发作为“云监工”,通过直播镜头去“监督”医院的建设进度。

 


这场施工建设慢直播的人气颇高,收看人数最高时达到6000多万,即使是深夜也有近1000万人“打卡上班”。


△“监工”打卡图

 

一腔才华却赋闲在家的网友都是取名的鬼才、大开脑洞的专家,他们不仅为施工机械取了颇具人性的名字,还为它们打榜应援。这套更为娱乐化的逻辑,为这场工地施工直播增加了更多元化的观看趣味,吸引了更多的关注,但同时这种所谓“苦中作乐”的方式也引发了众多路人的“不适”。

 

有人评论说,这种拟人化的行为是“失去同理心的愚蠢”。

 


事实确实如此吗?

 

千万网友“云监工”下诞生的“挖掘机天团”

 

疫情爆发后,武汉参照非典时期北京“小汤山”的模式,先后决定建设火神山和雷神山两所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计划在2月5日前后交付。

 

1月24日除夕的第一天,上百台挖机抵达武汉郊区浩浩荡荡地展开了火神山的建设工程。1月27日晚间央视频多路“武汉建医院”直播正式上线,24小时实时直播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

 

截止1月31日16点,直播合计观看超过8208万人次。此外, #直播火神山#、#无聊又睡不着看直播造医院#、#火神山雷神山#等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围绕建筑工地频繁出现的施工机械,网友给它们各自赋予了有趣的昵称。在施工现场来回跑的小叉车和小铲车被称为叉酱和铲酱,蓝色的“废寝忘食”的挖掘机叫做蓝忘机,吞吐水泥的搅拌机叫做呕泥酱,医院的白色房子叫做白居易,就连直播画面中常挡住视线的桂树也有专属的名字,叫吴三桂。


△网友给施工机械取的昵称

 

此外,“网络包工头”们自称咸(闲)丰(疯)帝,而工地上的摄像头叫做“摄政王”,照明灯则被叫做“光武帝”,开灯代表“上朝”,关灯代表“退朝”。


起名之外,不同的施工机械还有了粉丝,网友们乐此不疲地用各种熟悉的话语体系参与到观看直播和话题讨论的过程中。饭圈姐姐高呼“小小黄,妈妈爱你!”,历史粉玩起了皇帝之间的伦理梗,段子手热衷于制造通俗易懂的梗“吴三桂频频点头,表示对进度十分满意”。

 

△直播中网友的评论

 

“叉酱”“蓝忘机”“小小黄”等组成的“挖掘机天团”不仅拥有自己的微博超话,还有专门的反黑站与后勤组,俨然与明星艺人的后援会无异。它们的Q版图像、拟人图和同人文也马不停蹄地被生产出来。其中以小叉车“叉酱”的人气最高,截止2月4日,“小叉车”以超过6085条帖子和4万粉丝位居“云监工”一栏榜首。

 

△微博超级话题“云监工专栏”

 

1月29日,央视频顺势上线了“助力榜”,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随后也相继盖章认证“挖掘机天团”的诞生,一时之间粉丝们欢呼雀跃,高声嚷嚷着要“守护全世界最可爱最努力的小叉车”。

 

△央视频直播下的 “助力榜”

 

在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十天里,“云监工”成了网友在这段特殊时期里,关注疫情的手段和消遣方式。不少“工头”在这样的直播中舒缓压力,收获治愈。

 

慢直播中的相互陪伴和治愈感

 

武汉建医院慢直播的出圈并非偶然。在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下,慢直播的真实和缓慢带来的放松和长期陪伴感显得难能可贵,因此它在国内有着基础受众,例如,B站内24小时直播大熊猫日常生活状态的iPanda熊猫频道就拥有超过40万粉丝。此前,央视也尝试过长征五号发射、故宫和五四广场等长直播。

 

△iPanda熊猫频道的B站直播画面

 

而武汉建医院的慢直播能在短时间内收获大量忠实观众与当下广大用户的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质上,建筑现场的直播画面是非常枯燥的,五个固定机位,没有解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没有声音。唯一有趣的地方只有评论区,评论区被玩出了各种花样,有在线讨论“小蓝是否又漏土”,有线上白日做梦的报菜名,还有突破千万观看人数集体刷国旗。五湖四海的“工头”给施工现场的车辆起名字,挖掘它们在细碎的施工细节中的“萌点”,发现很多细微的变化,在静默中听见中国速度的风驰电掣。

 

 

“工头”也并非全都“不拿钱也不做事”,一方面拥有建筑知识的用户不断向工地负责人反馈意见,完善施工过程中未照料到的细微之处。另一方面,大家在为施工师傅们加油鼓励外,强烈要求给直播间增加打赏功能,众筹为防疫捐款。

 

△直播 “氪金”成为网友的要求

 

在人人自我隔离的氛围里,这种来自远方的相互陪伴慰藉了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聊。直播所提供的亲身关注防疫建设的参与感更是让受众看到中国速度的惊人,看到春暖花开的希望。


但在疫情期间,这种将饭圈文化融入医院建设的举动也同样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解,他们认为在严肃的事件面前,将疾病拟人化、疫情娱乐化的行为并不合时宜。

 

疫情之下,娱乐调侃的“度”在哪?

 

在日夜赶工的建筑工地,真正的网红并非现场的施工机械,也不是“小灰”“小滚”“白居易”,而是施工现场数千名建设者,他们承担着建设的压力与希望,争分夺秒地进行医院建设。当我们对机械、组织空洞地拟人化时,往往容易忽略其中活生生的工作人员,模糊现实境况的严峻性,最终演变成一场后方高枕无忧的消费。

 

因《奇葩说》成名的姜思达对此反应激烈,他不仅转发评论一条呼吁给“助力榜”打榜的推送,称其“什么严肃媒体啊”,还直接发微博说“呕泥酱很恶心”,网友的“萌点很土”“智商也不高”“不时尚”。

 


抛开话语中令人不适的“优越感”和嘴臭,他提出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从面对香港愤青的“守护全世界最好的阿中哥哥”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的“守护最可爱最努力的小叉车”,饭圈的强大战斗力,我们有目共睹,但饭圈文化始终是带有“圈层性质”的圈地自萌。


△人民日报转载的阿中粉丝后援会手幅

 

疫情爆发初期,有人将“冠状病毒”亲切地称呼为“阿冠”,将武汉称呼为“小笨蛋”,并套用霸道总裁路线脑补了一出“小笨蛋”和“阿冠”的“爱恨情仇”,即使这一系列行为的出发点并无恶意,仍然让人感到怪异。

 

△微博上令人不适的拟人图

 

严肃媒体上线“助力榜”,纵容此类“饭圈化”的举动也激化了网友的不满,有网友认为权威机构对民众娱乐的过度迎合,对公众关注产生了无知觉的侵占。疫情相关的严肃新闻不宜过度娱乐化,毕竟与日俱增的疫情数字报告下是活生生的、正在遭遇不幸的人。

 

对于幸运儿的我们来说,应当自觉地在疫情之下维持对现状的冷静思考,同时对远方的人们保留感性的关怀。

 

当然,也该警惕矫枉过正的行为和偏激的言论。

 

这种自发性、自组织性的获得,固然有些娱乐的成分,泛娱乐的态度或许冒犯了他人,但“挖掘机天团”的背后,包含的也是人们对辛勤劳动的工人们的感激,以及对疫情的关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可以铲除“毒瘤”,修剪旁生的枝丫,却不该斤斤计较疫情下人民小心维持的“花园”。多年后,行走在碧草蓝天下的我们或许仍然不知道那辆不知疲倦的黄色小叉车的驾驶者姓甚名谁,但当人们提起这场战役时,仍然会对火神山小叉车和它背后那群可敬的人们竖起大拇指。

 

 

虽然央视频直播间的“助力榜”仅存半天便火速消失,但“监工们”对雷神山医院建设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不同的声音传送着来自中国各地的祝福和鼓励。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反对者还是参与者,眼见火神山和雷神山日渐完善都是我们漫长防疫日常里共同的心愿。

 



结语


从语言传播的角度来讲,相比不太好阐述的专业学名,有趣的、亲民化的昵称能够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网友对机械的昵称化和拟人化本身作为一种民间智慧的形式存在,不必用“严肃”的框架来指摘。然而,在这样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场合,表达“喜爱”与“支持”的饭圈化方式,在路人的眼里终究有些“怪怪的”。平衡个人的情绪自由和对他人的共情能力,是我们在疫情之下难以一步做到的事情,而对官方媒体来说,如何正确引导舆论,在严肃和娱乐之间掌握好一个平衡,还需持续探索。



 留言话题互动 
你对严肃话题娱乐化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各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欢迎转载、加入产品体验群
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研习社」,获得更多专业优质内容!

欢迎给钟瑗瑗打赏,你的支持就是她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