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美食界迪士尼、排队16000桌……超级文和友的“文化入侵”能否复制全国?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27

第2898期文化产业评论


本文主角厉害了。号称亚洲最大龙虾馆、中国美食界的迪士尼、单店最高排队16000桌、餐饮业超级新物种……集多元标签于一身,收万千吃货之宠爱,如果你还没听过,超级文和友了解一下。7月11日,超级文和友广州店正揭幕,再度引发关注。从长沙发家致富,近日进驻广州,深圳店年底开业,并号称五年內在北京、上海、洛杉矶等国内外一线城市开十家……这个集文化、艺术与商业于一体的餐饮项目背后有着怎样独特的文化基因?怎奈火爆的同时还总是被diss?号称“对标迪士尼”,他真能做到吗?本文将从文化视角为你解读。



作者 | 刘舜欣(文化产业评论作者)

编辑 | 枉文雨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5397字 |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最近,一个发家于长沙的餐饮项目火了。

他屹立于繁华都市钢筋水泥筑成的现代建筑边上,却洋溢着上世纪80年代的怀旧气息,一栋“破楼”在CBD横空出世,被称作“鸡立鹤群”。
 
 
他经营着长沙及入驻城市餐饮老字号组成的“混搭”美食,乍一看是餐饮项目,可他的创始人却偏偏说自己“不是餐饮公司,而是一家文化公司……”

△在CBD横空出世的“小破楼”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伦不类”的餐饮项目,被人们称作中国美食界的迪士尼、餐饮界的“司马迁”、饮食江湖的传奇,单店最高排队达16000桌,刷新记录……
 

 

级文和友,到底何方神圣?


坦白来说,超级文和友可以说是文和友的oversize版。文和友你总见过吧?拥有老长沙油炸社、龙虾馆、大香肠、臭豆腐等系列产品,专注民俗餐饮文化并结合潮流文化形成了“文和友餐饮模式”。超级文和友正是基于文和友打造的老长沙美食,及入驻城市老字号而组成的“巨型版”文化商业综合体,并通过上世纪80年代的怀旧场景布置为食客打造沉浸式体验,瞬间风靡成为年轻一代的网红打卡地。


有人说,这是城市文化新名片,是时代的印记与产物,延续城市中湮没于市井的美食,网红、年轻、有创意。也有人称之为“广州垃圾建筑中的战斗机”,称其与城市文化格格不入,没有灵魂且影响市容,并鄙夷地拒绝买单…… 
是捧是贬?本文为你揭露超级文和友餐饮帝国梦背后的文化秘密。

文化IP+餐饮,解锁超级文和友背后的文化秘密

 
超级文和友的打造既是“餐饮产业的文化化”,也是“多元文化的产业化”。它集市井文化、怀旧文化、美食文化、地域文化于一身,为商业综合体的运营开创了新模式,也为文旅产业的打造提供了新思路。


市井文化:一座魔幻市井博物馆的塑造

与其说超级文和友是个餐饮场所,倒不如说是座魔幻的市井博物馆。它以城市文化记忆为切入点,把充满烟火气的市井街道原封不动地搬进一家店,打造了市井文化主题的商业街区。如广州店满街的霓虹灯牌,琳琅满目地写着“始于xx年”的老字号,还有纹身店、理发店等极富市井烟火气的小店。

 
长沙文和友还设置有拳皇街机、迪斯科舞厅、泡脚城、钓虾池,相声艺术馆,甚至长沙民政局还在此办了个婚姻登记处……

 
而啃着小龙虾大声说笑的食客,穿着背心拖鞋走街串巷的的大妈,也正是市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上下联通的布局更营造出魔幻的空间流动感。

怀旧文化:贩卖情怀?却总有人买单

有人说,超级文和友的怀旧文化是在贩卖情怀。可是我们喜欢怀旧,因为逝去的东西才有贩卖的价值,唾手可得的文化又谈何贩卖?

 

随着城镇化推进,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逝去的80年代市井场景已渐行渐远,却依然沉淀在当代人记忆中。而超级文和友正好焕发了人们对旧时光的眷恋。其“做旧”手法值得考究。80年代的渐变色瓷砖、60年代的水泥花格、墙上的牛皮癣小广告都来头很深,让人时空穿越。播放的音乐《Monica》《漫步人生路》等也充满复古味道……


 
据说,长沙和广州文和友均耗时数年通过到老社区收集老旧家具、日常物品来重新还原已消失的城市生活场所。其借助持续大火的怀旧风做起餐饮,让我们看到文化赋能餐饮产业的另一种可能。

美食文化:店铺背后是有故事的城市灵魂

文和友的灵魂是文化,但文化的核心仍是餐饮,两者密不可分。餐饮的背后,是一个个灵动的城市主角和关于美食的文化故事。

 
长沙文和友邀请了毛姨鸡爪、正哥牛肉串等20家地道美食入驻,而广州店同样邀请了阿婆牛杂、炒螺明、风筒辉、沙湾牛奶皇后等25家店铺入驻。这些店铺可都不是一般的店铺,而是有故事、有温度的城市灵魂。

△广州夜宵界的传奇“炒螺明”
 
阿婆牛杂创始人陈桂姐经营牛杂三十年,每天风雨无阻坚持摆摊,体现了手艺人的专注和坚守,更承载老广的文化与记忆。

△“阿婆牛杂”的阿婆

炒螺明则混迹于广州夜深时分的宵夜档,在宝业路一带“卖螺送歌”,成为广州夜宵界传奇人物,还开过个人演唱会……

 
正是这些独属于城市的美食文化,及美食背后的人和故事,赋予了这里不一样的内涵。
 
超级文和友被称为“城市文化博物馆”,正得益于其将多元的文化、美食聚拢展现在一个集中场所,把餐饮美食、城市文化、艺术空间打造相融合,形成丰富的消费模式和商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使城市文化真正“活”起来。
 
正如前央视主播赵普所说,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这何尝不是在买卖与使用中存档本土美食文化记忆?曼妙的城市文化正从中娓娓道来。

 
在“餐饮产业文化化”方面,超级文和友同样毫不逊色,通过抖音推出“寻找街头厨神”系列视频展现商户背后的美食故事,还拍摄了以美食匠人为主角的52集纪录片《街头大厨》以表达对摊贩的敬意。其联合创始人更带领团队耗时两年拍摄了纪录片《ONE DAY广州》,甚至还自建起“文和友臭豆腐博物馆” ……

△很有老广味的短纪录片《ONE DAY广州》

 
实实在在地把餐饮产业视为文化来发展,使得产业背后有文化实力作支撑,更把传统文化的符号和理念融入产业,实现餐饮产业的文化化。

“入侵”广州遭遇口碑滑铁卢,文化复制为何不被买账?

 
每一样火爆事物背后,都总少不了质疑与谩骂。但相比起平平无奇,吐槽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关注与态度。从长沙店的口碑优质到广州店的口碑滑铁卢,超级文和友的“文化入侵”之路似乎并不那么平坦……

“城中村”乱入剧场?文化违和影响市容

“广州垃圾建筑中的战斗机,无病呻吟的典型代表作……”“以毫无美感的城市旧伤疤来抒发旧日情怀,可谓丢了咱岭南人的脸。”

网友的吐槽让人心疼……从地理位置看,超级文和友广州店位于城市CBD,旁边就是寸土寸金的顶级商业综合体太古汇,据说连洗手间吹风机都是戴森,正对面又是广州五星级酒店东方文华。在此情况下,以“大排档+拆迁城中村”为标志形象的超级文和友拔地而起,则更像社交名流聚会中乱入剧场而茫然不知的流浪汉,又恍如低配版老城区误入CBD,造成一种古怪的文化违和。

 
是美是丑因人而异,但视觉冲击强烈、博人眼球,和城市景观格格不入却是不争的事实。网友直呼“想找城管举报,影响市容”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长沙特色+入驻城市本土改造=不伦不类?

一个流着长沙血液的牌子要演绎广式烟火,不是靠单纯的复古元素堆叠就能解决。这也决定了超级文和友文化商业模式复制全国的道路并不平坦。一家小龙虾馆试图渲染老广情怀,实际上是分裂的。长沙店的概念是打造老长沙街景,和文和友擅长小龙虾、大香肠等湘菜契合,是本土文化本土演绎。

 
但进驻广州这样的美食之都,商户来自珠三角各地,菜式粤湘揉杂,原本的湘菜也变成了改良版,形似而神不似,这种文化错位即使迁移到国内外其他城市,也一样不可避免。
 
超级文和友从长沙起家,广州店及未来的北京店、上海店都注定会带有长沙的明显印记,同时融合当地城市、市井、饮食文化。这看似一种本土化改造,却不可避免会让当地人产生文化入侵的排斥感,及模仿复制的“低廉感”。
 
如果说长沙文和友是首创,那么未来布局全国乃至全球的店则注定只能是复制。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地域文化差异甚大,即使是本土化改造也很可能只做到“长沙+XX城”这样的文化堆砌和机械复制,是简单的文化相加而非相融,犹如一个模版套到全国从菜品到装饰都拼零为整的超级叠堆,但却唯独缺失城市的灵魂。

如此循环往复的复制,本土市场会买单吗?

用心做文化抑或仅为商业迎合?

表面看来,超级文和友的确在用心做文化,无论是乡愁型的文化景观,魔幻的市井文化博物馆,还是排队挤破头的噱头,都暗藏对用户心理的细致洞察,具备天生的网红基因和极高的话题度,对城市网红、美食博主前来打卡具有致命吸引力。与其说是文化的传承,倒不如说是商业的迎合,本质上还是在消费主义语境下对大众追求新奇的趋向作出的呼应。
 
 
这种刻意制造流行导致的过度网红化,还会减轻餐饮项目对餐饮本身的质量与追求。如“阿婆牛杂”的阿婆年事已高,基本都由徒弟出摊,牛杂味道已走样许多;风筒辉平时主要也是徒弟驻场……很多店都并非老板亲自经营,而只是打着老字号品牌在“啃老本”。而缺失“人”的老字号,必然会让这份情怀显得牵强。

 △“风筒辉本辉”

此外,网红打卡地的定位亦为其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如果得不到本地人认可而只做游客一次性生意,则只能是昙花一现的繁荣。爆红的背后,更多是来自情怀、跟风、凑热闹、迎合商业,而非美食本身。
 
刻意做旧,不是具有历史保护意义的城市更新
 
有人说,超级文和友在全国的复制将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更新。但这种刻意的做旧,却并不能成为具有历史保护意义的城市更新。因为其做旧本身就是建立在“新”的基础上,背后却没有历史积淀。

以广州为例,习总书记在2018年10月视察广东时提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要求。包括北京路在内的众多历史街区改造后都沦为粉刷一新的“穿衣戴帽”,这种做法改变了历史风貌,一直饱受诟病,而超级文和友与北京路等历史街区改造相比,一边是拼命整新,一边却是刻意做旧 ,这种强烈的反差也彰显出城市更新进程中出现的城市矛盾现象。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表示,超级文和友现象不是城市更新,更不是历史保护。对于处于困境中的老广州旧城活化,更加需要的是真实建成环境、真实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真实城市乡愁。超级文和友现象更多是来自侧面、甚至是反面的启迪。诚然,做旧而得的“假乡愁”不是具有历史保护意义的城市更新
 

打造中国美食界的迪士尼?超级文和友为时尚早……


自成立以来,超级文和友一直表示“竞争对手从来不是任何一个餐饮企业,愿景是做中国美食界的迪士尼。”显示出扩张的野心。但从文化视角来看,超级文和友真能像迪士尼一样复制全国,走出海外吗?又是否真能匹配“中国美食界迪士尼”的美称?

 
首先,超级文和友在全国乃至海外的复制型扩张,都避不开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化跨地域复制的难度。包括一种文化入侵其他地域后面临的本土化改造,及当地民众对入侵文化的接受度。在文化层面上,超级文和友和迪士尼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文化的普适性。
 
尽管在迪士尼发展史中,社会环境发生过巨大改变,但迪士尼传播快乐、希望、与梦想的核心理念却始终没有改变。迪士尼形象传达的正直、勇敢、善良的普世价值观与正能量某种程度已成为全世界共通的文化符号。

 
这也导致不管儿童还是成人对迪士尼接受程度都很高,即使跨地域“入侵”,也不能完全掩盖人类精神价值的影响力。

而文和友从长沙起家,各种元素都带有明显的长沙印记。其文化更不具备迪士尼一样的共通情感,而仅仅展现了一种出色的地域文化,则更难让所有人产生共鸣。
 
其次,迪士尼已经形成具有知识财产的完整系统,并拥有自身的文化传统与知识体系——拥有文化IP的唯一性这就意味着迪士尼完全拥有足够的能力“通吃”全国乃至全球。在迪士尼塑造的经典IP中,我们所熟知的复联、美队、加勒比海盗、白雪公主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IP,谁也无法取代。

但反观超级文和友的美食IP,却并不具备唯一性。臭豆腐、小龙虾、大香肠等产品都并非其独有,甚至在各店、各地都能吃到。简言之,“通吃” 全国的美食IP在超级文和友尚未形成。
 
 
再者,我国有56个民族,31个省自治区,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且审美和饮食习惯差异极大。要把一个地域的文化复制全国,让全国消费者都接受和喜爱,无论从持续性还是新鲜感的维持来说,都很难做到。
 
而如果超级文和友要做到彻底的“去长沙化”,去掉长沙文化标签并重新贴上全国消费者有认知共识的文化标签,那又还能是超级文和友吗?即使走一城一策的个性化战略路径,那么本土化维持和入驻城市的特色植入之间的平衡,也并不好把握。

 
最后,如果超级文和友仅仅做了个如大杂烩般的文化商业综合体,在复制全国时按照模版式的操作把长沙和全国各地美食“扔”进去排列组合,那么这个综合体则只是具空洞的躯壳,毫无灵魂可言,仅依靠外在形象设计来维持,即使给到各地房地产商也均可实现。
 
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否认超级文和友未来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迪士尼,而只是从现阶段、现情况来看,欲打造迪士尼的神话,超级文和友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语


不得不说,超级文和友身为城市中的现象级文化商业地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成功的。尽管群众持续发出“影响市容、机械复制、文化排斥、过度网红”等毒舌吐槽,但不但不承认,其出现依旧给城市中多元文化的产业化、产业项目的文化化、及文化与商业综合体运营开创了新模式、新思路,也给商业地产、文旅产业的开拓提供了新玩法、新机遇。
 
此外,任何新物种的入侵都不可避免会带来某种程度的文化排斥,但不正是城市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态度,更彰显出一座城市的包容、多元与开放胸襟吗?
 
至于超级文和友是否能成为中国美食界的迪士尼?我们拭目以待。
 


 留言话题互动 

你对超级文和友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推荐阅读 

 

 主题搜索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是专注于文化产业全领域的新媒体平台,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地方政府、文化企业、行业机构掌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欢迎给刘舜欣打赏,您的支持就是她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