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2+1570,中国非遗数量世界第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27

第3038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两个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与此同时,文旅部正式对外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337个推荐项目名单;财政部提前下达2021年总额逾7.2亿元非遗保护资金预算。我国作为“非遗大国”,共有多少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名录(册)?有哪些值得国际关注的“中国经验”?以及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作者 | 江宿珲(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高小辰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5986字 |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年终岁末,喜报频传!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以下简称“送王船”)两个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中国太极第一村陈家沟 
(图源:网络)

△厦门市海沧区送王船仪式活动
(图源:央视截图)

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对外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337项推荐项目名单(其中,新列入198项,扩展139项),据此我国国家级非遗名录代表性项目共计有1570项,涉及3284个子项和保护单位;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预算的通知》显示,2021年非遗保护资金预算总金额为7.24亿元,涉及31个省(区、市)及5个重点城市。

△财政部官网截图

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我国恪守《公约》精神,切实履行缔约国责任和义务,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有力有序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经验”,成为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国”,受到国际社会瞩目。

从0到42,二十年见证中国文化自信

据资料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在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兴起。但对其概念却并未有准确的界定。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并于1998年11月审议通过了《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评选。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包括被誉为中国“百戏之祖”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批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中国昆曲艺术表演
(图源:网络)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和《公约》的确定,为各国加强非遗保护提供了行动指南。

此后,2003年11月,我国的古琴艺术又名列第二批28个代表作名单之中;2004年8月,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并成为当时拥有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名册)

△蒙古族长调民歌表演
(图源:网络)

2007年5月23日,在成都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一届特别会议”,按照《公约》第八章“过渡条款”,审议通过了将90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并于2008年正式公布了“首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其中,包括中国此前入选的4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表演
(图源:网络)

申遗之路,绝非一日之功。很多人不知道,此次太极拳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背后却历经12年漫长的坎坷历程,在此之前甚至有很多拳迷对此都已经近乎绝望了。

据河南焦作广电全媒体回顾,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8月,太极拳的申遗工作就被提上了日程。因当年全世界一共只有115个项目,光中国就申报了35个,加上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我国申报的包括太极拳在内的12个项目被认为翻译不过关、概念模糊而未能进入申遗的评审阶段。

2009年9月,太极拳第二次申遗。申报资料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递交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然而,离申遗成功仅仅一步之遥,没想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每个缔约国申报项目的数量一次只能报两个。于是在斟酌之下,中国确定申报了京剧和中医针灸等25个非遗项目,太极拳又一次遇冷。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名册)

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申报时间由每年一次改成了两年一次,并且每个国家一次只能报一个项目……就这样,太极拳的申遗被数次搁置。2015年,焦作举行了“共享太极·共享健康”世界百城千万太极拳爱好者的共同演练活动,并成功申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2017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
(图源:网络)

2016年,河南省政府将太极拳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列入“十三五”规划和省政府工作报告,太极拳申遗工作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2019年,“一带一路”太极行活动在陈家沟启动,随后国内 200个城市和国外 36个城市的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绎太极拳的精彩,让太极拳风靡全球。

太极之巅,得来不易!太极拳经过12年的坎坷终于申遗成功,让人感慨的同时,也见证中国保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强大自信和国际公约精神。

截至202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581个,涉及131个国家。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92项,涉及128个国家;《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7项,涉及34个国家;《优秀实践名册》22项,涉及18个国家。

其中,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4项(含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名册)


由上至下,十五年形成中国实践经验

党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是我国迅速成长为“非遗大国”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为非遗保护制定了系列文化战略,由上至下、由快而缓、由表及里,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首次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布的权威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目标: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遗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国务院官网文件截图

2005年6月,我国启动了第一次非遗全国大普查,成系统、分门类对非遗项目进行登记和保存。据不完全统计,在长达5年的普查工作中,参与这次普查的有76万人次,走访民间艺人86万人次,投入经费3.7亿元,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6万多件,普查的文字记录量达8.9亿字,录音录像记录20余万小时,拍摄图片408万张,汇编资料8万册,普查非遗资源总量近56万项。

△2008年全国非遗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宁波举行(图源:中国文化报)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遗名录。之后,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健康有序阶段,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初步形成。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文化机构设立了保护非遗的专门部门。2011年2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此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步入依法保护阶段。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累累硕果,独特的“中国经验”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1年至今,成都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并在第四届非遗节上达成了非遗领域著名的成果文件《成都展望》。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成果框架专家会在北京召开。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召开,表明我国正从单纯的非遗保护参与者,向引领非遗保护国际导向的方面发展。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展演活动
(图源:红星新闻)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政策文件,各省市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针对补贴政策。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72.96亿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从最初的8千元,逐步提升到1万元,直到现在的每年补贴2万元;针对省级非遗传人,各省每年每人补贴5000元~2万元不等。

据12月18日,财政部官网发布的《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预算的通知》显示,2021年非遗保护资金预算表总金额为7.24亿元,共涉及北京等31个省(区、市)及深圳、厦门、大连、宁波、青岛等5个重点城市。

△2021年非遗保护资金预算表(单位:万元)

自2004年加入《公约》以来,短短十五年间,我国的非遗保护已从滥觞走向成熟,在国际规则和目标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经验”,成为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国”。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对外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据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337项,其中,新列入198项,扩展139项。

△文旅部官网公示截图

据此,加上此前公布的我国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20年底,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代表性项目共计有1570项,涉及3284个子项和保护单位;公布五批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8人,各省级非遗传承人有2万多人,各地市级非遗传承人近10万人。

△五批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统计图(图源:网络)


守正创新,让古老非遗艺术焕发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历来高度重视,强调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并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遗项目点赞。

2017年12月12日,在江苏徐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马庄村巾帼手工加工点——王秀英非遗工作室,非遗传承人王秀英告诉总书记,自己的中药香包很好卖,每年净收入20多万元。习近平手拿香包,夸她手艺好,并自己花钱买下一个,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习近平总书记与非遗传承人王秀英亲切交谈
(图源:新华视点)

2018年2月12日,在四川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在“唐昌布鞋”展示台前,非遗传承人赖淑芳拿出了她代表村民们为总书记准备的礼物:一双手工布鞋,习近平笑着说:“我花钱买一双!”

△非遗传承人赖淑芳展示她的手工布鞋
(图源:成都日报)

近年来,为推动非遗保护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国家提出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目标和新理念,让非遗真正“从生活来,回到生活去”。基于此,越来越多地区和文旅企业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促进非遗与文化、旅游、文创等产业融合,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图源:中国文化报
(制图:张海宁)

一是推动非遗资源向产品转化。坚持生产性保护理念,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等非遗领域,推动非遗资源向产品转化。2017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出台后,文化部支持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会同工信部对14个门类、383个传统工艺项目予以重点支持,让非遗产品重新走进民众生活之中。以首个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为例,通过与国内知名设计公司合作设计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文创产品,仅2019年就接到40多万元的订单。

△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绣娘正在刺绣
(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二是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在文旅部指导下,各地积极探索“非遗+旅游”“非遗+民宿”等文旅融合路径,不仅让非遗文化活起来,还催生出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文旅新业态和非遗旅游产品,各地均推出了特色鲜明的非遗主题线路。10月下旬,文旅部从全国征集的179个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案例中遴选出20个优秀案例对外发布,案例涉及传统节庆类非遗旅游、非遗进景区、非遗主题场馆或空间与旅游融合等多种类型,发挥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2020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名细表

三是形成非遗多元化赋活途径。年来,随着非遗活化实践不断深入,在探寻非遗创新转化道路上,已经初步形成了“非遗+康养”“非遗+新零售”“非遗+影视”“非遗+创意”“非遗IP+品牌联合”“非遗IP+授权”等多元化“赋活”新形式和新手段,非遗正以适合自己的姿势和方式,向年轻化、时尚化、市场化转型。据《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8-2019)》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我国非遗产业规模突破1.4万亿,且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2020中国非遗购物节广西启动仪式
(图源: 广西新闻网)

结语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也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期,国家《十四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到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开创。如果说,“太极拳”“送王船”申遗成功为“十三五”非遗保护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那么对于“十四五”而言这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唯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固树立“活态传承”意识,全面提升保护传承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确保中国非遗更深入地走进生活,更广泛地走向世界!


话题互动

你对中国非遗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推荐阅读

 主题搜‍索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行业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申请转载/加入研习社
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欢迎给江宿珲打赏,您的支持就是他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