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2期文化产业评论
对于社交用户来说,表情包早已是难以割舍的表达方式。在微信首次下架的29款表情中,有近一半都是企鹅表情。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这些企鹅表情,发现表情落幕的规律。而近日微信更新的补救性表情包的出现并不单单只是对于某些表达信息的补充,更是对于未来可能性的探索。
作者 | 张志强
编辑 | 王梦宇
来源 | 羊村传播
正文共计4994字 | 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2020年11月,微信平台在系统中新上架了6款表情并下架了29款表情,这距离微信平台上次上架的10款官方表情,过去了近十个月的时间。
对于社交用户来说,表情包早已是难以割舍的表达方式。2015年牛津词典就选择emoji表情“笑哭”作为美国和英国的年度词汇,该表情的使用占美国人使用表情总量的17%,占英国人使用总量的20%。有研究者也通过实验法证明了表情符号具备娱乐、营造氛围、塑造形象等多种功能[1]。可见,无论是从表情使用的深度还是广度,都不得不说其深刻影响着社交网络用户的日常表达。媒介环境学者保罗·莱文森曾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对媒介进化规律做出总结,他认为媒介应当适应人类的选择而生存,以人的需要为发展尺度[2],因此如果当一种媒介技术对人类不再具有价值和生命力时,它就失去了意义。微信作为当下常用的社交媒介,由于其使用的广泛性,所以微信更应当重视其自身的社会性,将自身作为公共物品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它在不断的迭代中,能否遵从进化论的规则,将用户的感受体验作为核心要素,将成为未来其发展尺度的一项评价标准。正如自然界的进化规则物竞天择一般,在进化的过程中,不适应的物种从历史舞台中谢幕将会是不可避免的一环。本期小羊将以落幕与进化两个角度对微信官方表情进行分析。
表情与文字的传播呈现出不同的表达逻辑。麦克卢汉曾从媒介技术出发来观察社会发展的视角,他认为社会发展的划分可以分为口语时代、文字印刷时代以及电子媒介时代。他通过媒介的形式对社会历史进行划分,强调文字这种表达方式培养了人们的线性思维,导致西方逻辑分析思维和理性的出现。而表情起源于口语时代的,并在电子媒介时代以新的传播形式得到了复活。表情在传播过程中呈现的更多地是一种非线性的表达逻辑。人们并非按照某个顺序对表情包进行解读,而是通过整体性对一个表情进行感知,才能把握表情所传达的信息。在不同的表达逻辑下,表情与文字更加凸显出各自的特征。文字虽然具备重视秩序的线性思维,能够更精准地传递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也就导致了文字自身缺乏联想性。当然,在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将语气、表情、行为、阶级、身份等非语言特征的符号作为线索,来帮助意义在对话之中流通,这些非语言性的符号是我们在社交过程中的线索。然而,正如线索消除理论所认为的,人们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社交活动时,相比于面对面的线下交流,社交线索会遭到抹除,只留下文字信息。因此,表情对于社交活动来说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尽管表情符号包含的信息量很难超越文字,但是它可以通过面部表情与身体活动的模拟来补充被抹除的社交线索,以情感的方式丰富传播与表达活动。情绪功能错位,表情迭代
在微信首次下架的29款表情中,有近一半都是企鹅表情。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这些企鹅表情,发现表情落幕的规律。
第二行第六、七列的两个表情包是企鹅关于感情的传达。尽管这两个表情都强调自身的情感化特征,但是都遭到了微信官方的下架,这可以看出并非所有情感特征都适合用表情来表达。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根据文化中的主流交际方式划分了高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国家如中国,更喜欢用含蓄婉转的方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两个企鹅表情包主要由企鹅和爱心两个元素构成,虽然这个表情充分地表达了感情这个主题,但是也因为借助爱心的形式过于简单和直接,很难引发对于该表情的其他联想性的理解,既不符合高语境的社会文化,也不符合表情应当包含的联想性要素。例如“飞吻”虽然其功能是表达爱情的情感信息,但是以爱心传递爱意的诠释方法本身并不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孕育出来的,形成了感情方面的功能与需求的错位,其自然会在表情的历史之中落幕。反观QQ在今年疫情上架的表情 “加油抱抱”中,将拥抱表情作为一个动作,一方面给人以拥抱的暖意,另一方面拥抱作为一个在国内语境下具有情感因素的动作,在传播的过程中人们会根据常识自动识别情感因素,避免了简单生硬的表达方式。
△已下架的“飞吻”表情
△疫情期间“加油抱抱”表情
除此之外,后面的九个企鹅表情虽然也能够填补文字所无法包含的信息量,但是仍然谢幕于历史的版本之中。这些表情的关键词分别是[磕头]、[回头]、[跳绳]、[右太极]、[激动]、[乱舞]、[献吻]、[左太极]、[投降]。这九个表情呈现的主体并非只是企鹅的面部表情,而是企鹅的整体,因此它更多地是想模拟出企鹅整体性的身体,突出其自身的行为动作。但是这九个表情的缺点也较为突出。首当其冲的是企鹅过大的体型,它导致了自身动作过于不明显,用户一眼看过去只能识别出该表情的主体是企鹅,难以判别出这个表情的的意义。这一点通过新表情包的更新也可以看出,表情包的两次更新都是小黄人的面部表情动作,不再出现完整的个体,这就避免了过大的体型对于表情意义传达的阻碍。其次,表情的传播更多是为了弥补身体的不在场,而并非是为了表达并产生新的动作。这些表情的所指更多是平时社会交流中难以实现的动作,没有现实交流的基础,也就自然不存在对于现实的模拟。因此,这种没有现实意义所指的符号自然也难以被人们广泛地使用。
△微信2020年11月上架表情
△微信2020年1月上架表情
微信背后的腾讯公司是一个互联网技术公司,它是通过媒介技术的迭代为用户带来新的产品。但是技术并不能直接对用户造成影响,需要以内容为中介,才能完善用户体验,而表情包的进化也就是内容的一环。因此,对于表情包的研究不能脱离内容与技术因素的交互作用。此外,保罗·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中提及的软媒介决定论,修正了麦克卢汉对于技术的过度强调,认为技术只是提供事件产生的可能性,历史的发展无法剥离开社会层面中人的主动性而单独存在。因此,对于表情包进化的研究同样还离不开社会中个人需求的参与。只有借助这些进化中的变量,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表情包进化后的形态与特征。产品的优化与需求的进化
新产品的出现并非一定是基于现有需求的满足,但是新产品的优化与迭代无法在没有用户需求的真空环境中实现。
人们在使用微信平台进行社交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微信自带表情的使用费力程度相比于寻求其他自制表情包更低,以及表情的使用可以帮助补充社交线索与个性化的情感因素,所以可以通过施拉姆的选择或然率公式看出自带表情包拥有着更高的选择率。因此,从个体需求的层面而言,微信表情官方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着需求的达成。
1977年,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卡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进行补充,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也就是在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人们会对媒介产生媒介期待,在接触媒介之后需求得到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4]
而对于微信官方表情的使用,也是同样的逻辑与视角。用户在选择并使用表情的过程中,会对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并期待该媒介能够产生等同的传播效果,在媒介使用后通过使用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反馈信息,判断表情能否满足自我的需求,进而修正自身对微信表情的期待。而微信官方也会通过用户的使用与反馈信息进行调节,一方面通过已有数据对表情包进行淘汰,另一方面也对用户的需求进行预测来优化并迭代表情。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进化的机制是补救媒介,也就是后生媒介对先生媒介有补救作用。后续更新的表情包对于被淘汰掉的表情包来说,也是一种补救性的媒介,辅助它们实现自己未完成的表达功能。今年来两次更新的16个表情包,都是小黄人的面部表情与动作,表情的主体都是面部元素的搭配,少部分添加了一些手势,但是也都是对面部表情起到了辅助的作用。从此可以看出,微信官方表情的进化趋势仍然是以感情的传达为线索,通过面部表情的形式,对感情进行恰当的传达。这种抛弃企鹅,以小黄人的面部传达感情的方式可以通过恐怖谷效应进行解读。恐怖谷效应指的是当机器人与人类达到特定的相似程度时,人类会对其十分反感甚至恐惧。小黄人既不同于企鹅表情,拟人化程度过低,难以使人产生共情感,又因为自身与真人面部仍有较大的差距,避免了因恐怖谷效应对人们产生的负面效果,所以可以看出,微信自带的官方表情的更新主要以小黄人的方式呈现,在补救过去表情功能的同时,还有助于使人们产生共情感。补救性表情包的出现并不单单只是对于某些表达信息的补充,更是对于未来可能性的探索。11月上线的表情,其能指分别是“翻白眼”、“666”、“让我看看”、“叹气”、“苦涩”、“裂开”。以“666”这个表情包为例,“666”本身在交流中的意义是对于别人的夸赞,但是在网络热词频繁更新的时代下,早已很少人用“666”表达意义了,但是因为近年来很少有表达相似意义的网络热词,所以“666”这个表情包的加入也体现出对于意义表达方式过时的补救。除此之外,尽管其能指“666”是对人夸赞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在配合小黄人的面部表情的眼神之后,还可以解读出是一种对于交流的不耐烦或者是敷衍的夸赞,显示出了正向与负向两个向度的意义,这种意义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更多人对于它的使用。但是这两种向度的汇聚并不能解读为表情符号意义的分裂,因为表情的使用不会脱离文本和语境而单独存在,在不同的语境之中,人们可以对同一个表情符号解读出不同的意义,因此,在不断地交流之中,这个表情也就被持续的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这种新生命力的获取,也就是交流的主体,客体以及表情符号三者对于可能性的探索与发现。在这六个新增的表情中,用到较为多的还有“裂开”这个表情。“我裂开了”这个梗因lol主播PDD的使用而出圈并被广为使用,它主要是指自己的心态崩了。这个“裂开”的表情与“我裂开了”这个梗形成互文性,人们通过这个表情联能够想到“我裂开了”,也就表达出了自身心态崩了的意义。而相对于单纯的“我裂开了”这句话而言,“裂开”表情具有其独特的意义。“我裂开了”这句话本来是因为主播自身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所以形成了一定的使用热度,但是它仍然只是在一定的圈层内形成的传播,在圈层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文字指代的不明确性容易受到误读。而此时如果想要表达我心态崩了的意义,就可以依赖于该表情的使用。这个表情的两部分被拼接后是小黄人完整的笑脸,但是它却被不规则地分开了,可见其原本美好的心情和状态因为某些因素而遭到破坏,在这样解读的过程中,心情失落的意义也就自然产生了。从此可见,表情在进化的过程中,能够弥补文本意义的不明确性,促进了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之间的传播与交流。传媒学者多丽丝·格雷伯曾提出“曾经我们一度推崇的借助文字符号传递的抽象意义,已经开始让位于建立在图像传播基础上的现实与感受”。在互联网巴尔干化的当下,不同圈层之间对文本信息具备着不同的诠释方式,但是人们对于情感的把握和认知却是共同的。这种情况下,表情包传播的情感属性相比纯文本就更容易被人所接受和认可。微信官方近年来也通过多种方式对聊天表情进行优化,无论是这次表情的更新迭代或是鼓励用户自制表情包,都是建立于表情更容易传播的基础之上。在表情迭代的过程中,旧表情的谢幕往往伴随着补救表情的出现,补救表情的重要性并非体现在填补过去功能的空缺之中,而是表现在对于未来向度可能性的探索之中。表情符号的生命力既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更是为了拓宽人们表达的空间,使人们不再“对空言说”。参考文献:
[1]申颖,黄达安.为什么Emoji和表情包经久不衰——表情符号在人际交流中的“使用与满足”实验研究结果分析[J].文化与传播,2018,7(03):49-53.
[2]徐利德.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理论的思想逻辑[J].青年记者,2017(21):27-28.
[3]何雯.大学生微信表情包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J].新闻世界,2019(07):76-79.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你对微信表情包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行业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