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年的你》入围,奥斯卡喜欢什么样的中国故事

毒眸编辑部 文化产业评论 2022-11-20
第3121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日奥斯卡电影提名的名单公布,由曾国祥执导,周冬雨,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代表中国香港参选,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提名,这是中国电影继2003年张艺谋《英雄》之后,再一次获得该项提名。《少年的你》自上映以来就好评不断,票房也是一路飘红,强势挤进2019年票房第九位。但是《少年的你》值得奥斯卡提名吗?奥斯卡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带您一起探讨。


作者 | 张友发
编辑 | 可可文
来源 | 毒眸

正文共计6539字 | 预计阅读时间17分钟



当影迷们还在热烈地讨论《你好,李焕英》的票房,《阿凡达》和《指环王》的复映时,突然传来一条意料之外的消息:3月15日发布的第93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里,代表中国香港“申奥”的《少年的你》被提名为第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上次有华语电影获得这个奖项提名时,当时的最大的世界新闻还是伊拉克战争。在2003年3月14日晚上,央视全程直播了奥斯卡颁奖典礼,另一边,央视也不间断地更新着伊拉克战争的进展。

 

在颁奖前,有分析认为,因为好莱坞的反战倾向,《英雄》“反战”与“和平”的主题会赢得大家的投票。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伴随着漫天的伊战新闻,国内影迷得知了《英雄》落选的消息。

 

△《英雄》剧照 图源豆瓣

 

最终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当时被叫做最佳外语片)的仍然是奥斯卡热衷的二战和犹太故事。获奖的德国电影《何处是我家》发生在1938年,雷德里奇一家为躲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逃到非洲的故事 。

 

到2010年,张艺谋对媒体总结奥斯卡奖的获奖诀窍时,体现出丰富的落选经验,“看上去很复杂,只要出一个犹太题材,二战,儿童题材的你就明白了。”

 

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华语电影和奥斯卡。奥斯卡在寻找故事的变奏,政治正确变得越来越重要,2018年获得该奖项的是流媒体电影《罗马》,2019年则是奉俊昊讲述韩国贫富分化现实的《寄生虫》。

 

△《寄生虫》剧照 图源:豆瓣

 

美国电影对东方的印象一直在变,进入奥斯卡的中国故事经历了复杂的起承转合。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曾经渴求奥斯卡的华语电影正在以票房为底座,建立起不太需要被外界肯定的自信。电影里的中国故事,越来越服务于国内市场。

 

故事,或许可以从更早开始说起。

 

转译者‍‍‍‍‍‍‍‍‍‍‍‍‍‍‍‍‍‍‍
 

1934年,米高梅刚拍摄完最经典的一版“狮子吼”logo,并决定将讲述中国农民故事的美国小说《大地》改编为电影。原著作者赛珍珠从小在中国长大,她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美国人对古老东方的好奇,销售因此超过100万册。

 

米高梅也对这部日后的奥斯卡电影高度重视,决定派剧组来中国取景拍摄。


这则消息很快引起中国媒体的警惕。“九一八事变”激发的民族情绪正在蔓延,而一则评论颇为义愤地提到好莱坞电影的偏见:“外国人拍起关于中国的片子,总不能离掉烟枪,女人的小脚,和男人的辫子,这次米高梅拍《大地》,大约不肯放弃这三种资料吧?”

 

在舆论的压力下,为了达成在中国拍摄的目的,米高梅签署了一份关于电影拍摄的合同,根据《时代电影》的抄录,条约的开头写到:“敝公司希望该片在贵国及外国人心目中均为一大成功,易言之,该片将使贵国获一光荣之地位,而得贵国及人民之赞许。”

 

《大地》剧组在北平取景时,聘请在当地拍戏的影星王元龙担任“剧务顾问”。拍摄结束后,时任驻金山总领事的黄朝琴按合约规定对电影进行审查,并邀请当时在美国的林语堂和胡适等名流一同看片。

 

最终米高梅按照中方意见进行了八处删改。比如在电影中,主人公王龙洗澡后感慨:“自开年以来,我未曾洗过全身“,这被认为容易使人误解中国人不讲卫生,在中方要求后予以删除。

 

经过这番漫长的交涉,《大地》最终为美国人呈现了一个相对真实的中国故事:在近代中国,勤劳且坚韧的中国农民王龙和妻子阿兰,在与天灾战乱的斗争中转为富裕,创造了四代同堂的幸福家庭。

 

△《大地》剧照 图源豆瓣


在1937年,电影获得了奥斯卡两项大奖。在过去,更为美国观众熟悉的荧幕形象是头顶一根辫子,面目阴险的傅满洲,他在电影里善用刑具,扬言要杀光白人。而这部电影里,中国农民与土地的深情成为主题。

 

但《大地》仍然反映了好莱坞的他者视角。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这部反映中国农民生活的电影,男女主角都是高鼻梁蓝眼睛的白种人。此时的好莱坞并非没有亚洲面孔,华人女星黄柳霜就坐在这次奥斯卡奖的台下。

 

黄柳霜曾为自己争取过电影女主的角色,但遭到片方的搪塞。在她参演的好莱坞电影里,角色不外乎是美丽妖艳的妓女情妇,或者为白种人牺牲的纯洁少女。在代表作《海逝》里,东方少女为美国青年生下孩子,又托付给他的美国妻子,她告诉孩子,“我只是你的中国保姆,这才是你的美国妈妈”。

 

在当时的好莱坞,华人已经是重要的创作力量。在《大地》获奖后的第三年,出生在广东的华裔摄影师黄宗霑,凭借《海角游魂》第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提名,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人。

 

△图左为华裔摄影师黄宗霑 图源豆瓣

 

黄宗霑之后于1956年和1964年凭借《玫瑰纹身》与《原野铁汉》两度获奖,成为历史上首个捧得奥斯卡小金人的华人。到今天,他依然被业内奉为“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电影摄影师之一”。

 

华人的力量影响着好莱坞,但中国故事仍然在奥斯卡缺席。根据一位传记作者的记述,李小龙曾在美国观看《大地》时对妻子吐槽:“难道在美国的上百万中国人,选不出能演中国农夫的人?”由于好莱坞的偏见,李小龙选择来到香港拍片。

 

中国故事再一次完整出现在奥斯卡的舞台,要等到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拍摄的《末代皇帝》。在电影拍摄和上映的八十年代,中国大陆和西方交流频繁,中美关系更是进入蜜月期。

 

拍片过程中,北京政府表现出很高的开放度,不但参与协拍,还为剧组提供了故宫实景和近1.9万名群众演员。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英若诚和导演陈凯歌都在电影中客串了角色。

 

△《末代皇帝》剧照 图源豆瓣

 

《末代皇帝》在西方引发巨大轰动,并在1988年第60届奥斯卡收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9项大奖。中国作曲家苏聪则与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等人一起,捧起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从某种程度上,《末代皇帝》和《大地》讲述的中国故事有着类似之处,皇帝和农民作为古老东方的符号,在故事里经历近代化的冲击。在这两个故事里,意大利共产党员贝托鲁奇和中国出生的赛珍珠都是优秀的转译员。

 

变化也在发生。在网飞新剧《好莱坞》中,作为对历史的弥补,黄柳霜凭借一部虚构的影片《梅格》拿下1953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而在真实的《末代皇帝》故事里,主人公溥仪终于由华人尊龙来扮演。

 

△《末代皇帝》男主角尊龙和女主角陈冲

 

奥斯卡里的中国出现更加自然,在上台领奖时,贝托鲁奇向台下和彼岸致敬:

 

我要感谢中国人和中国,感谢中国政府允许我去拍摄这个美丽的国家,还感谢尊龙、陈冲以及许多在摄影机前后无名的中国人。我应该向他们致以中国式的叩头。

 

从艺术到商业

 

1979年的一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特伟收到一枚从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处转寄,来自美国的证书。


经过一番中英翻译的折腾后,他辨识出这是《阿凡提》的奥斯卡金像奖的参选证书。担任奥斯卡金像奖评委的美籍华裔影星卢燕曾推荐《阿凡提》参加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评选,并告诉美影厂将影片剪辑到25分钟内。

 

这一年中美正式建交,文化交流的渠道也逐渐打开。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特意在寄给郭沫若的信中写道:“美国电影学院的成员们对有机会看到各国电影艺术的精华感到感激。本院望能在今后再看到贵国的影片。”

 

但此时的中国电影人对奥斯卡并无概念,《阿凡提》导演靳夕忙于其他工作,发行部门也没有敦促,此事就此不了了之。根据媒体之后的查证,当事者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乌龙事件。


1979年奥斯卡的动画短片奖的名单中并没有《阿凡提》,而出现在外语片参评名单中的《阿凡提》,导演一栏中写的是“Lang Xiao”,是同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真人电影《阿凡提》导演肖朗的英文全拼。


有可能的情况是,在奥斯卡组委会和国内电影工作者的双重误解下,真人版《阿凡提》的参选证书被送到了美影厂。华语电影和奥斯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这样在陌生的跨文化交流中结束。

 

△《阿凡提》 图源豆瓣

 

这也是华语电影第一次进入最佳国际影片的视野。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力,奥斯卡在1947年设立了奥斯卡荣誉奖,后改名为最佳外语片奖项(后改名为最佳国际影片),到1956年,最佳外语片正式成为竞赛单元。

 

进入80年代,第四代导演吴贻弓和吴天明的《城南旧事》和《人生》,先后参加奥斯卡电影金像奖评选。但真正冲击奥斯卡的主力,还是之后崛起的第五代导演。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需要向欧美世界介绍自身,而电影成为一张合适的名片。欧洲电影节是非西方国家的电影进入西方国家的主舞台,也成为第五代导演最初扬名的场所。

 

电影学者戴锦华曾经提到,第五代导演首先把中国电影带到欧美的视野当中。他们登场的时候采取了欧洲艺术电影熟悉的新浪潮模式,其中包含新人新作和新电影美学的呈现。

 

张艺谋的《菊豆》在1990年获得法国戛纳电影节的路易斯·布努埃尔特别奖后,又在1991年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成为历史上首部获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华语电影。在公众的期待里,这是华语电影进入美国视野的新机会。

 

△《菊豆》剧照 图源豆瓣


但由于资方背景、故事内容等在上映前夕遭受的争议,该片并没有获得在内地公映的机会。电影局在向奥斯卡提交片子后,也替张艺谋辞掉了颁奖典礼的出席邀请,并停止了相关宣传活动,《菊豆》等于“提前出局”。

 

相比欧洲电影节引进非西方电影的作用,90年代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更像是美国对欧洲电影的表彰大会。

 

1994年,陈凯歌《霸王别姬》和李安的《喜宴》同时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但最终获奖的是俄罗斯电影《烈日灼人》。这部电影以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治镇压运动为背景,讲述斯大林时代的战斗英雄科托夫一家遭受迫害的故事。

 

90年代过去后,欧洲电影节将兴趣放置于拍摄地下电影的第六代导演身上。但对奥斯卡来说,无法公映的第六代导演作品不太可能被送审奥斯卡,冲奥的任务继续交给了商业化转型的张艺谋们。

 

2000年,李安执导的武侠电影《卧虎藏龙》在北美和奥斯卡大获成功,向内地导演指出了中国故事的方向。这一年《卧虎藏龙》在北美拿下2亿美元票房,最终摘获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实现了华语电影在奥斯卡的“零突破”。 


《卧虎藏龙》获奖后不久,一则来自中新社的消息提到了姜文的观点,他认为对中国观众和熟悉东方电影的美国人来说,这部电影不过是二十年前的东西,所谓的新鲜在西方的标准下成立,“总之,加强交流是好的,所谓加强交流,就是承认双方都没有真正融合和了解。”

 

△《卧虎藏龙》海报 图源豆瓣

 

但大部分电影人不像姜文表现出来的这么云淡风轻。从之后的《英雄》《夜宴》和《无极》来看,《卧虎藏龙》对于之后中国大片的生产有着影响。

 

2006年的一场“中国电影‘冲奥’论坛”上,时任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提到对奥斯卡的渴求,“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太需要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称号了。如果得了,它不但是前几十年中国电影的总结,还是后几十年中国电影的里程碑,将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标准。”

 

相比八九十年代用电影进入欧美视野,此时冲击奥斯卡对华语电影也有着更大的商业价值。


张艺谋曾告诉记者,大奖项能帮助电影发行,如果得奖可能有18家发行商来找,如果没得奖可能就只有一家。得一般的奖,对一个品牌增色20%,如果得了奥斯卡奖,能够增色80%。

 

他认为自己已经知道奥斯卡奖的获奖诀窍,并对此兴趣有限,现在拍电影是为了激发中国年轻人对国产电影的热情,“就拿《卧虎藏龙》那年来说,如果那年出一个二战或儿童题材的,《卧虎藏龙》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不管是出于商业需求还是个人诉求,张艺谋并没有完全放弃奥斯卡。《金陵十三钗》配齐了奥斯卡喜爱的战争题材、孩童化叙事以及中国元素。


在电影上映后,《Vista看天下》的一篇评论写到,“《金陵十三钗》浑身上下,连每一根汗毛都在向奥斯卡献媚。”

 

奥斯卡重要吗


北京奥运会的这一年,《筑梦2008》成为内地第一部选送奥斯卡的纪录片。导演顾筠则告诉外界,希望《筑梦2008》让更多海外观众了解北京奥运会和中国的发展。


选送电影对外文化输出的考虑,让欧美理解并正视中国,逐渐超过冲奥目标本身。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以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的频率播出。

 

△《筑梦2008》海报 图源:豆瓣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官方开始有策略地推进外宣计划,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冲奥电影的选择开始和国家战略结合。

 

2014年,击败《归来》《白日焰火》的《夜莺》,是中法两国自2010年签署《中法电影合拍协议》以来,第二部以中法合拍片立项的影片。2016年《大唐玄奘》的选送,则配合了“一带一路”。

 

△《大唐玄奘》剧照 图源:豆瓣

 

奥斯卡对华语电影的意义,在此时微妙地转了个弯。过去为奥斯卡和西方审美拍片的意味消失,送审奥斯卡变成更主动的外宣行为。虽然这引发了国内影迷的争议,但中国故事和奥斯卡之间,无疑发生了攻守转换。

 

中国故事仍然要讲,但必须是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

 

2017年,刚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成龙,在政协记者会上告诉媒体自信来自何方,“很多人和我说,大哥你好牛,其实不是我牛,而是中国是一个大市场,是中国牛。有14亿人的努力和支持,我们的电影和传统文化肯定能走出去。不是我们去找他,而是他们主动来找我们。”

 

在巨大市场的支持下,奥斯卡对华语电影的重要性正在减弱。2003年《英雄》提名“最佳外语片”后,之后17年里没有华语电影被提名创作类奖项。

 

△《一代宗师》剧照 图源:豆瓣

 

在缺席奥斯卡的这些年里,国内的电影产业正在迅速崛起。2009年,全国的银幕总数仅有不到5000块,但到2016年,中国正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银幕数最多的国家。

 

2012年,徐峥凭借《人在囧途之泰囧》,打破2002年以来第五代导演对票房冠军的“垄断”。随之而来的,是电影话语权的悄然变化,新生代导演对于市场的敏锐度,要明显超过对奥斯卡的热衷。

 

徐峥曾在2019年的金鸡奖论坛上表达对华语电影的期待,未来华人演员、导演得到金鸡奖,应该跟得到奥斯卡一样,“金鸡应该有这样的地位,因为华人电影具有这样的容量。”

 

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影里的中国故事主要讲给国内观众听。2017年,内地决定选送打破全球单一市场观影人次纪录《战狼2》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而在2019年,参与评选的则是重说经典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图源:豆瓣


中国故事考量的不再是奥斯卡标准,而是国内观众审美。在去年和资深电影人张昭对话时,他曾经提出要在年轻人视角下讲述中国故事。所谓中国故事,需要体现出国家这些年的社会发展,让年轻人在银幕里看到自己。

 

《少年的你》正是这类故事的典型代表。这部电影讲述当下青春,主题是少年走出小县城的冲动,和应试教育下的校园霸凌,这和年轻人的生命体验密切相关。而不是脱离中国发展的语境的类型片元素堆砌。


疫情更彻底地改变了全球电影的生产格局,影院的停摆也打乱了奥斯卡宣传战的游戏规则。《少年的你》在深刻的行业变化中,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有偶然,也有必然。

 

从《英雄》到《少年的你》,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和受众都在发生改变。未来的中国故事如何讲述,仍然是重要命题,但奥斯卡早已不再是最重要的听众了。



 话题互动 
您对《少年的你》提名奥斯卡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推荐阅读 


 订阅关注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新时代,汇集、融合行业内外精英对文化产业的观察和理解,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行业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相关机构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申请转载/加入研习社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