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盘点全国文化企业30强,5000亿的第一方阵!
第3313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近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在中宣部召开的文化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联合发布了第十三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本届“30强”2020年度合计主营收入5203亿元、净资产6992亿元、净利润39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和净资产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上届“30强”增长19.7%和26.7%,且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净资产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正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稳健迈进。
作者 | 小军哥(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正文共计4580字 |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自2008年以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连续13年发布“中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盘点过往数据,截至目前13届评选共有80家文化企业进入“30强”名单、89家文化企业获得“30强”提名。与往届不同,本届“30强”企业是在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及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背景下诞生的,且关键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那么,这些企业为什么能够入选,实力究竟有多强,又有哪些成功的秘诀?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是对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企业及提名企业的两个重要考量。纵观“30强”名单,这些上榜的文化企业无不是自觉践行“两个效益”的引领者和“风向标”。
2015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强调,建立健全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评价考核机制。明确社会效益指标考核权重应占50%以上,科学合理设置市场经济考核指标,坚决反对唯票房、唯收视率、唯发行量、唯点击率。
2020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新冠肺炎疫的挑战与考验,在国家和中央部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以新发布的“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为代表的各类文化企业坚定文化自信,克服发展困境,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以先后10届入选“30强”的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为例。去年以来,公司面对疫情的影响和发展环境条件变化的严峻考验迎难而上,实现年营业收入93.34亿元、利润总额18.85亿元。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全力服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为疫情防控一线提供援助,累计价值超4.03亿元,彰显了国有文化企业的责任担当。
同样,完美世界作为一家民营文化企业,自2011年至2021年连续10次被认定为“中国文化企业30强”,同时也是文化产业领域“双效合一”的典范企业。2016年、2020年,两次荣获“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奖”;2017年荣获“2016-2017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2018 年获得“中国游戏社会责任企业典范奖”;2019年,获评“2019建设幸福企业优秀单位”。
对入选“30强”企业,除加大社会效益指标考核权重外,在其经济效益考核方面更加重视“资产保值增值率”,主要通过“主营收入”“净资产”“净利润”这三大主要指标进行认定评估。
例如,先后11次入选“30强”的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克服疫情影响,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6.63亿、净利润4.86亿元、年末净资产112.14亿元,总体经济规模连续8年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
此外,在成长创新性企业中,除了比选营业收入增幅外,侧重考量其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等内容。这类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广电口”,像中国广电集团、江苏有线、东方明珠、央视国际等。如东方明珠,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16亿元,全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2.8亿元。
“30强”文化企业实力究竟有多强?
自2008年以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连续13年发布“中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盘点过往数据,截至目前13届评选共有80家文化企业进入“30强”名单。其中,蝉联13届的企业有7家、上榜12届的有4家、11次入选的有3家、10次入选的有6家,占总榜单文化企业25%。
从名单的整体实力看,本届“30强”2020年度合计主营收入5203亿元、净资产6992亿元、净利润39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和净资产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上届“30强”增长19.7%和26.7%。与2008年首届“30强”主营收入545亿元、净资产487亿元、净利润51亿元相比较,本届“30强”“三大指标”比首届分别增长了9倍、12倍和7倍。
从名单的地域分布来看,北京、长三角、大湾区最多,且综合实力最强,显示出了文化产业较大的区域性差异。其中,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共有9家(其中6家蝉联或10次以上入选)、浙江省共有4家、广东和江苏各3家、上海和安徽各2家,江西、山东、河南等7省分别1家入围(见下表)。
从名单的行业分布来看,本届“30强”粗略来看共涉及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文旅综合及报业等四大类行业公司。其中,出版发行相关企业共13家上榜,广播影视相关企业共有12家入围,文旅相关企业有4家入选,报业行业仅有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家获选。
总体而言,本届“30强”出版发行和广播影视等传统文化产业占据了三分之二强。纵观13届80家“30强”企业上榜数量,这两大传统文化行业是近年来入围数量最多、占榜时间最长的文化企业,代表出版发行和广播影视行业依然是当前文化产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从入围企业个体实力看,本届“30强”企业主营业收入超过100亿的就多达15家。其中,超过200亿的是河南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企业营收219.78亿元;突破1000亿的是华侨城集团,2020年主营收入1470.80亿元,净资产1891.25亿元,净利润186亿元,分别占到本届“30强”三大指标的28.25%、31.52%和47.21%,充分彰显了中央大型文旅企业的绝对实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据对全国6.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21年上半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38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0.4%;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22.4%,两年平均增长10.6%。
反观刚刚发布的第十三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虽然从宏观层面很难全面展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全貌,但通过“管中窥豹”却可以另一个侧面看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这些文化企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坚定全国文化企业发展信心的同时,也分享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是改革创新抓主业。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通过前文梳理可以看出,本届和历届上榜的“30强”文化企业,均是敢于创新发展、主业业绩突出的典范。例如连续13年进入“30强”行列的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走好改革“第一方阵”,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进展,国有资本运营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集团出版主业优势持续巩固,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入选国家级重大奖项和出版项目数量保持全国领先。
二是坚定信心善突围。与其他行业相比,去年因疫情冲击,影视行业经受了前所未有危机和考验。从本届入围的中国电影、华夏电影、完美世界、博纳影业等6家影视企业看,虽然主营收入和净利润等指标数据较相对偏低,但正逐步实现扭亏为盈。例如,博纳影业作为国内首家从事电影发行业务的民营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底,集团已拥有影院87家、银幕724块。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6.09亿元,净利润1.89亿元,净资产达54.49亿元。
三是转型升级拓空间。梳理回顾13届80个“30强”企业,在报刊行业中仅有2家企业上过榜,一家是2008年首届上榜的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另一家是先后5次入选的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届唯入选的报刊企业)。浙报传媒之所以能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公司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创新拓展主流媒体传播阵地。截至目前,集团新媒体用户规模达1.34亿、“天目云”用户数达105家。2020年,企业营收53.31亿元,同比增长8.03%,净利润8.22亿元,同比增长21.37%。
四是苦练内功铸品牌。对于全国文旅综合企业而言,如今仍在经受国内局部地区疫情散发或聚集的影响。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国家纾困惠个政策推动和文旅企业苦练内功自救下,目前文旅市场基本恢复到疫前的80%左右,部分老牌国有文旅企业的关键指标甚至实现了新突破。如,华强方特坚持文化科技融合战略,优化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构建以“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和特种电影、动漫产品等为主的全产业链。2020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0.04亿元,净利润5.28亿元,净资产114.77亿元。
五是蓄能待发强后劲。文化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文化航母”的引领,也需要“文化战舰”的护航。为鼓励成长性和创新性文化企业发展,主办方自2015年第七届开始专门设置“30强提名”企业,经过7年的持续推动,截至本届累计有89家文化企业入选“30强提名”。其中,5次入选提名名单的企业有2家,4次入围提名的企业有2家,3次进入提名名单的企业有8家。表现最为抢眼的是先后5次入围“30强提名”的青岛出版集团和甘肃读者出版集团,其发展后劲不容小觑,值得期待。
13年13届,全国共有80家文化企业入选“30强”、89家文化企业进入“30强提名”名单。这些文化企业不仅代表着中国文化企业第一方阵的最强实力,更承载着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随着中宣部近日在深圳召开文化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以“30强”企业为代表的骨干文化企业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评判标准,在新征程上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多健康营养的精神食粮。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