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风总成“阴间风”,雷品设计何时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国潮博物社 Author 小樊
第3327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中国风是近几年来非常热的话题。很多设计一旦冠上“中国风”三个字眼,便可以在“高级感”中搏得大部分国人的好感。但现在,更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中国风设计是极具土味、没有审美价值的。中国风有很多韵味,想要设计出好的国风作品,其中的精髓就是形神合一。刻意去追求中国风的作品在国人的眼里反而是极其肤浅的。中国风的设计必然要融入中国元素,但中国风也一定具有体现中国意境和中国精神的审美特质。
作者 | 小樊
编辑 | 田佳宁
来源 | 国潮博物社
正文共计3704字 |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中国风是一个近几年来非常热的话题。 很多设计一旦冠上“中国风”三个字眼,便可以在“高级感”中搏得大部分国人的好感。 北京的环球影城酒店想借助中国风的设计,但却制作出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红床头和绿床单的土气搭配,喜庆中透露着“垚”。
可想而知,中国风并没有那么好掌握,一旦get不到精髓,翻车的场面还不如不借鉴。
单看外观,红底白字,配合着梅花元素的彩色玻璃非常富有中国特有的喜庆氛围。
走进里面,同样采用红色为底色的地铁站却让人不自觉汗毛竖起。
地铁站内部的吊顶采用中国的传统棋盘方格形式,甚至连灯箱都是特意设计过的,满满都是中国建筑里的元素,更有祥云和窗棂图案做点缀。 但仍都抵不住冷色调的灯光,让这地铁站幽静的氛围感扑面而来。
连网友都调侃“中国风了,但没完全中国风。” 如此“阴间”,可不是国外专属。中秋热度还未结束,国内的阴间月饼礼盒就想送人走。 陶陶居今年推出的中秋限定礼盒着实是让看到的人“限定害怕”。
亮蓝+亮粉配上溜光锃亮的外包装,让人不禁发出了“中秋纸扎限定”的调侃。
或许你愿意花1万块把年画娃娃穿在脚上吗?
这款鞋子选取的勾勒了杨柳青传统年画和中国娃娃是看一眼就知道的中国特色,但是年画娃娃一般都贴在墙上,很少穿在身上。
部分网友吐槽到这是让晚上走夜路的时候“与我同行?” 除了服装和建筑的频频踩雷,就连化妆品品牌也躲不过。
眼影盘上都是中国风的标志性元素,绒花、刺绣、丝绸,但是搭配在一起,着实是有一股冥府之路风。
还有粉丝表示这是一款不敢在长辈面前拿出来的眼影盘。
中国的传统色彩体系与西方色彩体系之间存在差异,西方讲究科学色彩观,是在光的作用下讲明暗,而中国的传统色彩是建立在色彩自发的基础上,所以不会有特别艳丽刺激的色彩。
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照明的灯光也都是阳光和烛火光这样的暖色,中式建筑的庄重也是颜色和建筑相呼应得来。 莫斯科的地铁站之所以“阴气飘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灯光颜色的踩雷,冷白调衬托的红色过于惨白,花纹就会变的生硬。
但如果将灯光变成暖黄色,整体就会透露出木质建筑的温厚,中式贵气的氛围感马上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当你想要通过红色来展示他的大气和端庄,选用的红色除了饱和度高外,亮度不能太明显,但是配有的花纹和装饰颜色可以加亮。
明度高的红色如果配上了灰度大,暗沉的颜色,不仅会弄脏本有的色彩,还会造成一种不和谐的景象。
外形中的花纹也是关键元素。 很多国外的设计由于太过于注重搭配的元素,而忽略了元素与服装本身的和谐,总觉得衣服+祥云=中国风,建筑+八仙纹=中国风。
殊不知,花纹与材质也要相互照应。 除了颜色花纹与整体风格的和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留白。
中国风切忌颜色,元素的堆砌。上图的这张画就完美诠释了留白的重要性。 红色的花朵在大面积的素色中做到了点睛之笔却没有喧宾夺主,反而衬的主人更显气色。
木质结构的小屋在湖面的大面积留白使得它与整个景色融为一体。 酒店的形状借助于木质结构,又延展了传统蓬船的形状,仿佛一艘艘小船漂浮到在河面。
身处这片天地中,你能感受到留白带给设计一种新的美感,船屋的颜色上全部还原木质结构,包括屋中的屏风,灯架都做了精心的设计。 拱形的船身和天窗增加了采光面积,仿佛让人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
刻意去追求中国风的作品在国人的眼里反而是极其肤浅的。 风格是气质、是神韵、是一种被广泛认同的格调。 中国风的设计必然要融入中国元素,但中国风也一定具有体现中国意境和中国精神的审美特质。
贝聿铭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不仅是形上的,更在于精神上,比如苏州博物馆就非常典型的体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的核心命题,所谓"山环水抱,前山后势",不仅具有哲学的内涵,同时也贯穿与美学发展的始终。
徽式建筑的白墙与深灰色的石材相配,粉墙瓦黛的苏州传统色调,细节中诠释了江南风格,让人一眼便想到了袅袅炊烟的江南水乡。
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内敛,讲究"以和为美"。对于"以和为美"传统文化的表达,体现在建筑形式上,要求不管是建筑体量还是色调,亦或是材料的选择,整体上都要达到视觉效果的和谐统一。
采用新中式风格不仅没有标新立异,反而在现实中积淀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苏州博物馆是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优秀案例。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对"崇尚自然"的表现随处可见,他秉承着苏州园林的特点,但又不失现代韵味。
这样的设计能让游客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从一砖一瓦的设计中感受到苏州园林的千年文化积淀。 建筑需要形神合一,平面设计同样缺一不可。 设计师@呼葱觅蒜的“无脸古装人物画像”,就是将麦当劳的快餐产品与中国历史文化完美的结合。
她的整个画面都采取了中国风独特的基调和视觉美感。
泼墨画的色彩加上流畅的人物勾勒,画面中的人物都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虽然没有表情,却在留白中把想象力还给大家。
这种热点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符合国风设计的形神合一,又能在国外品牌中找到完美的落脚点。
真正的“中国风”设计,一定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设计。 传统中国的哲学与文化中有许多与现代生活和现代设计相契的地方,比如对于天人合一、大道至简、自然素朴的追求,强调少即是多、不要过多人为修饰的思想等。 形神合一让现代与传统契合,也让中国风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平, 祝重禧. 当今西方时尚中的“中国风”现象分析[C]. 亚洲色彩论坛. 2007.[2]刘新. 中国设计与“中国风格”[J]. 装饰,2007(12):38-40.[3]程晓东, 吴春风. 论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审美内涵[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0):203-204.[4]蒋思琪. 传统美学意蕴下的苏州博物馆[J]. 视界观, 2020, 000(003):P.1-1.[5]中国经济网.艺术设计“中国风”——让传统的成为时尚的,2020
本文经授权转自国潮博物社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