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后,网民们还能扛起破案的大旗吗?
第3445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在发布了三份形态各异的报告后,“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终于在昨晚告一段落,坏人被法律制裁的结果,让沸腾的舆情得到安抚。在春节和冬奥会的双重夹击下,网友们始终关注该事件,这一方面是杨某侠的遭遇唤起了人们对拐卖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女权运动斗争的结果,而丰县错误的舆情控制再次激起了网友们的愤怒。然而这种舆论监督的有效性令人担忧,行动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的人只是在看热闹。
看不见的女性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的始末还得从正能量博主说起,在杨某侠的遭遇曝光以前,她的丈夫董某民就已经小有名气了,八个孩子的家庭如今已经十分罕见,更何况董某民面对镜头展现出了“虽然贫困,但很爱孩子”的慈父形象,这一下引起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
不少直播博主对他进行采访,还号召群众帮助“伟大父亲”,董某民一跃成为网红,甚至接了多个广告,大汉雄风婚庆公司高某娜、丰县金翔装饰公司等纷纷邀请他代言。
直到一个脖子上锁着铁链的“疯女人”闯入镜头,舆论才发生转变。
这个被铁链拴住、说不出一句完整话的疯女人是董某民拿来炫耀的八个孩子的妈妈,根据董某民的说法,这是他父亲在路边“捡到”的乞丐,董某民将其取名为“杨某侠”。1998年6月杨某侠被“收留”,8月就被带到民政局区结婚了,然后暴产八子,整整二十多年,没有人质疑这个畸形的家庭,也没有人报警解救这个铁链下的人,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杨某侠的事件激起网友的愤怒,要求相关人员彻查,作为基层政府的丰县政府在短时间之间发布了三份官方公告说明情况,却将舆情推向了高潮。
1月28日发布的第一份报告中,丰台政府说“不存在拐卖行为”。第二份报告说,杨某侠是捡来的。第三份报告由徐州市委市政府联合调查组发布,该调查发现杨某侠的原名为小花梅,是云南人,来江苏的原因是被人带来“治病”。
截至2月10号,微博账号“徐州发布”公布了调查处理结果,杨某侠的事情才算得到了交代。这真相大白的过程离不开热心网友的持续关注,从1月25日舆论起点算起,在十几天里,“日理万信息”的网友从未忘记这件事,不仅督促相关负责人办案,在各大平台上制造舆论,甚至亲自上手寻人。
1月的尾巴,2月的开头,丰县那位不知名字的疯女人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春节的欢乐气氛没有消减悲剧的力度,冬奥会这场全民狂欢也没有动摇严惩恶人的渴望,为什么人们如此关注杨某侠事件?
在舆论发酵的过程中,揭露拐卖妇女的电影《盲山》被屡次提到,这部片子是导演李杨的盲系列“三部曲之一”,曾入围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它讲述的是女大学生白雪梅被拐卖到山里,陷入绝望的故事。
电影中的白雪梅屡次逃跑失败,在一次次强奸下怀孕生子,压抑恐怖的电影情节令观众印象深刻,杨某侠的故事与白雪梅重合,唤醒了网友们对拐卖妇女这一违背法律和道德的恶行的记忆。
经过国家的严厉打击,拐卖妇女的案件好像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事实上它和拐卖儿童一样是在黑暗中观察并寻找机会复现的幽灵,它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妇女、儿童、男人都是它的目标,上网冲浪的这批年轻力壮的年轻人更是合适的对象,这种切近性的威胁使人胆战心惊,迫使网友们不得不加以关注,毕竟无穷的远方都与自己有关。
杨某侠事件的解决离不开女性地位的上升,如果锁链下的杨某侠是家庭的奴隶、是生育的工具,那么人们将继续熟视无睹,正是因为近些年来,“ME TOO”运动在全球兴起,女性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并且有勇气站出来积极发声,杨某侠才能够被看见。
微博上的女权主义者们体认了杨某侠的苦难,并且站到了替被拐女性控诉悲惨命运的中心位置,还有一个内在动力是——杨某侠的遭遇印证了女权主义者的诸多观点,有助于她们强化论点的说服力,这一点可以在网友和《盲山》主演黄璐的互动中看到。黄璐澄清了“山村女人要买她”的谣言,这引起了大家对“善意辟谣”和“恶意辟谣”的讨论,辟谣有没有善恶之分,姑且不做讨论,但女权主义者确实需要这个例子来证明女性遭受到的迫害。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虽然这句话已经被人们用到腻烦的地步,但不得不承认,它完美地形容了我们这个时代,一面是举国欢庆、科技助力文化自信的欣欣向荣,一面是被命运扼住咽喉的被拐“生育机器”,两相对照,悲剧色彩更加浓厚,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严重破坏了人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即现代社会应当是文明的法制社会,这种落后、野蛮的古老罪恶应该是过去式,这种认知上的不协调使人们产生纠正错位的愿望。
推动舆论不断发酵,使事件走进全民视野的最核心因素在于,丰县。
首先是“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本身极其恶劣。董某民集拐卖、强奸、虐待等罪行于一身,对杨某侠拴上锁链、施行虐待的行为令人发指。
其次在于丰县对待拐卖妇女罪行的麻木态度。网友们怀疑相似的悲剧不仅仅发生在杨某侠一个人身上,该地区还有其他妇女也有同样的遭遇,这促使人们持续关注调查结果。
更火上浇油的是,丰县三份含糊的说辞和封村的做法。2月5号,网友探访杨某侠寄生多年的村庄时发现,该村以防疫之名被封锁,这种控制舆情的方式反向佐证了罪恶的存在,激发了网友们对正义的追寻。
在春节和大型运动会的夹击下,网友们对于“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的持续关注令人感动,事件本身续写了年代之恶,但网友们的正义之举彰显了“人性之善”。但是,这种抖音探案、微博破案的监督能走多远呢?
首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在网络信息泥沙俱下的现在,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地识别善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董某民刚刚进入公众视线的时候,人们赞美他“朴实的父爱”,如果疯女人一直被关在阁楼上,那这位“伟大父亲”的赞歌将会继续奏响。
其次,这种强烈关注中又有多少看热闹的成分呢?每天社会上的新闻层出不穷,而能登上热搜榜的无非就是那几种:国际动向、政策变动、影视作品营销以及明星的家长里短,杨某侠是被眷顾的幸存者,她的经历在合适的时间被恰好看见,而其他女性的、普通人的故事依然在冰山之下。
而有些看客还在这种“猎奇”新闻中,与董某民产生了共鸣,认为他的做法可以在道德上获得宽恕,“不买媳妇,解决不了乡村生育问题”,还有很多所谓有“正义感”的人发出感慨,“要是这个妈妈走了,留下的孩子怎么办?“
诸如此类的言论尚且能够容忍,最可恨的是有的人对他人的苦难不仅无法感同身受,还将苦难当成梗来玩。
这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这个事件的流传度,却也破坏了讨论的严肃性、存在践踏人性的嫌疑。
杨某侠的悲剧已经告一段落,而其他被拐女性还在等待拯救。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群众的力量,也应该看到舆论执法的有限性,被看见的女性终究是少数,而在热度过去以后,黑暗又会卷土重来,我们需要的是新闻从业者持续地关注、影视创作者勇于呈现黑暗,而人们以严肃的态度、积极的呐喊来剪断苦难者身上的锁链,让“吃人”的恶性真正成为过去。
您对“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有何看法?
推荐收听
推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