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研判:这10个城市将获国家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2-06-18
第3465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商场如战场。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同样不离开“金融弹药”的支持。文旅部在“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建成10个左右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20个左右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这是继《文化部“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后,第二次列入国家文化产业专项规划。那么,当前创建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未来又将如何布局?


作者 | 小军哥(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文化产业具有重创意、轻资产的特点,加上后期成本回收风险高,导致融资成为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一大“拦路虎”,不同程度制约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相继推出了一系文化与金融合作政策机制,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有序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试验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及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着力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产业投融资体系,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模式。


为巩固深化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成果,文旅部“十四五”时期中再次提出《重磅!文旅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全文》,稳步推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提质扩容,到2025年,建成10个左右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20个左右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支持实施1000个以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那么,目前各地创建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实践经验和创新模式?“十四五”期间又将如何布局?今天,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将聚焦这些话题展开盘点和分析。


历经八年探索实验,多地试水开花结果


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窘境,2009年7月,国务院出台我国首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2010年10月,文化部、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九部门发布《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部门要把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创新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努力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要求。同年11月,南京市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牵头,宣传部、文广新局、金融办、财政局、科委、人行营管部通力合作依托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成立了全国首家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文化产业评论主编曾担任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主任)


中心通过融资服务、项目对接、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征信服务资金支持等方式服务文化企业入选文化部《全国文化系统优秀调研成果选编》,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百例》,《新华社动态清样》予以专刊报道,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文化报等主流媒体对南京文化金融工作先后刊发报道百余次,中央领导给予专门批示。在全国文化金融合作会议上,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作为唯一的服务平台,荣获全国“优秀文化金融合作创新成果奖”;南京文化金融工作也因此被文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称之为“金融服务小微文化企业的南京模式”,并积极在全国推荐南京文化金融模式


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

2014年3月,原文化部、人民银行、财政部三部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立完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文化金融服务中心,选择部分基础较好的地区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探索建立文化与金融合作机制。

 


在中央相关部委政策的鼓励下,2014年宁波开始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着力“优政策、建体系、搭平台、强服务”,先后推动成立了中国农业银行宁波文创支行、文化产业信贷风险池、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文化基金会、创研工作坊、示范区协同创新基地等,初步探索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金融生态供应。

 
△宁波发挥建设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优势推行“文创+保险”服务(图源:宁波日报)


2014年12月黑龙江成立了省级文化金融专业服务中心,设立融资担保公司、文化小贷公司、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文化产权交易所、版权评估公司等机构,从融资担保、股权投资、企业改制、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等方面为文化企业发展服务。


2017年国家部门先后出台了包括《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等政策文件,均将“发展文化金融”“深化文化金融合作”“开发文化金融产品”“文化产业专项债券”等金融政策作为了标配内容(详见表一)。

 


此后,根据国家部门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文化经济政策,北京、上海、江苏、广东、陕西等地在2017年至2018年初,在相关政策中也重点就落实国家文化金融政策进行了谋划和部署,进一步加快文化与金融合作创新步伐(详见表二)。

 


2016年起,江苏省按照出台的《关于促进文化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苏省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创建实施办法(试行)》《江苏省文化金融服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试水省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等创建工作。截至2018年,共评审命名省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4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2个、文化金融特色机构18个(详见表三、表四)。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仅截至2016年末,江苏全省共有67家文化类上市挂牌企业,其中有5家主板上市公司,净资产总额达562亿元,总市值超过1930亿元。全省主要银行业机构文化产业贷款余额1252亿元。其中,中小微文化企业贷款余额1048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贷款余额的83.8%。成为全国文化金融领域的排头兵。

 


与此同时, 2018年8月,北京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在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正式投入使用,吸引了包括北京银行等9家银行、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等5家担保机构,以及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中心等20家金融机构入驻。同时在北京市文资办的推动下,成立了北京文创板及文化金服平台。


△北京朝阳区首家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图源: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从2010年起到201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系列部署推动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逐渐完善,北京、广东、江苏、浙江、黑龙江、安徽等地先后成立了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为文化产业发展插上了金融的翅膀(《十八大以来文化金融发展综述:文化金融合作进入新阶段》第1775期文化产业评论)


有序启动首批创建,打造先行示范样板


在梳理前期各地探索实验成果的基础上,2017年原文化部根据《意见》及“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安排,经过调研、考察各地方的基础条件和政府部门意愿,最后确定北京东城区与浙江省宁波市作为首批申请创建的地区。


2019年12月,文旅部、人民银行、财政部正式批复两地申请,同意北京东城区和宁波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示范区创建周期为2年,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创建期满后,文旅部将会同人民银行、财政部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验收。



按照创建周期,今年两地将迎来终期考核验收。如今创建成效如何?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对近年来两地创建情况相关公开报道发现,目前两地正提速建设“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各项工作,积极为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探索路径、积累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一是结合实际创新政策机制


2020年11月,北京市重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发展的若干措施》,成为加快推进示范区创建的纲领性文件。东城区围绕构建文化企业信用评级、文化信贷风险补偿、文化创业投资扶持、文化资产定价流转“四个体系”,探索形成了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文化金融合作模式创新“两个创新”做法。

 

△北京东城区《若干措施》发布现场(图源: 北京日报)
 

宁波市委、市政府坚务实高效、精准扶持,相继出台“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宁波2020”建设计划等10多个政策性文件,明确发展8大重点文化产业,建设书香宁波、影视宁波、音乐宁波、创意宁波,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市政府建立了多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定期研究文化金融发展问题。


二是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


2021年7月,国家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正式批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在北京东城区成立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支行,为东城区的文化企业提供多样的金融服务。同时,依托北京文创板等平台优势,东城区线上汇聚文旅企业8362家,投资机构、金融机构891家,服务机构107家,运营商、园区等222家。

 

△2021年7月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支行在东城落地(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宁波市充分发挥民营资本活优势,先后成立组建了全国农行系统首家文化创意支行、文化产业基金、文创小贷公司、宁波股交中心等融资平台。通过上述平台,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培育省级以上文化企业26家(含10家国家级),主板和新三板上市文化企业42家(含主板上市9家),文化领域单项冠军企业(含培育)19家。


三是丰富文化金融特色产品


东城区与区内文创专营支行(雍和文创专营支行)深度合作,推出了“文菁贷”“文化英才贷”等文化金融产品,累计服务文创企业客户550余户,向歌华文化、猫眼文化、技嘉文化等150多家文创企业发放文化金融贷款累计27.41亿元。2021年,东城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收入1436.3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1.9%,收入总量继续保持在全市前列。

 

△宁波文旅金融服务中心挂牌仪式(图源:宁波民和产业园)


宁波市组建文旅金融服务中心,统筹文化担保、小额贷款、风险投资以及拍卖、评估等功能,开发并推广“文创宝”“影视通宝”“银保通达”等文化金融特色产品。在金融支持带动下,2020年宁波文旅产业较快摆脱疫情影响,全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987.8亿元,同比增幅7.8%,位居四个副省级单列市前列(《15个副省级城市2025年文化产业预期值排名出炉!》)


就全国而言,宁波市和北京东城区仅是一个缩影。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盘点,2019年起,陕西省、上海市、山东(济南)、湖北省、成都市、深圳市、北海市、武汉市(洪山)、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市(黄埔区)、沈阳市(皇姑区)等省及地市区文化(文旅)金融服务中心相继揭牌成立。


稳步推进提质扩容,八城之争即将揭秘


2021年6月,文旅部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后,全国各省(区、市)及重点城市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和文旅发展等规划相继出台,围绕余下8个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之争,也成了多地规划的“必选动作”。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核查发现,截至目前,共有包括文旅部及江苏、重庆、江西等省及地市在相关规划及方案中明确提出(详见下表),推进国家(省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文旅金融服务中心、文化金融特色机构建设,争创国家文化金融服务示范区。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广州市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到,支持深圳设立国家级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深圳市文体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分别提出,争创全国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加快国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

 

△深圳前海将设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的报道(图源:羊城晚报)

与此同时,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规划提出,推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积极创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青岛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开展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工作,设立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


相比上述省和地市,武汉市的力度显得很特别。早在2019年就制定了《武汉市创建“国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加快推进创建工作。去年4月《武汉市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再次明确,到2022年建设国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1个以上。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日文旅部发布《关于2021年度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拟激励地市名单的公示》显示,拟将北京市朝阳区、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宁波市、江西省景德镇市、山东省青岛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深圳市、重庆市渝中区 、四川省成都市等10个地市含直辖市下辖区县)列入国务院督查激励名单。


据相关政策透露,纳入国务院督查激励对象的地市,在2年内将落实包括择优确定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额外申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5方面优先支持(《国务院督查激励,文旅部推荐这10个城市“加鸡腿”》)。


据上分析,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综合预判,“十四五”期间,余下的8个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申报创建名额,有望分两个批次在以下8个地市中产生。


第二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预备名单:分别是广州市、深圳市、武汉市、南京市。主要基于:广州市规上文化及相关企业发展潜力好,文化产业增加值位于全国前列;加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名支持,以及广州越秀区、黄埔区正在全力推进创建活动。

 

△早在2018年广州市的《筹备工作方案》就已出炉(图源:中国经济网)

深圳市与“北上广”位居全国文化产业第一阵,作为国家对外开放重点城市和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使命地位特殊,获得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规划直接提名支持,再加上入选2021年度国务院督查激励推荐名单具备优先“定向推荐”条件。


武汉市是2019年起就与首批两个地市同时申报,虽然未能捷足先登,但早已按下了“加速键”。

 

△2019年5月武汉在深圳文博会开展示范区招商工作(图源:华中文交所)

南京市是全国文化与金融合作先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两城也入选2021年度国务院督查激励推荐名单,同样具备优先“定向推荐”条件。


第三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预备名单,分别是成都市、青岛市,北京市朝阳区、重庆市渝中区。主要基于:成都市是全国文化产业后起之秀,被公认为“第五城市”之选;2019年成都青羊区也启动创建工作,加快文化金融专营机构集聚,同样具备督查激励“定向推荐”条件。

 

△“2019天府文化金融峰会”在成都市青羊区举行(每日经济新闻张建摄)


青岛市文化产业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也在有序开展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工作,加上入选2021年度国务院督查激励推荐名单,同样具备优先推荐条件。


北京市朝阳区、重庆市渝中区,均是此次入选2021年度国务院督查激励推荐名单的全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市辖区,同样具备优先推荐条件。即便届时侧重于重点省会城市,次之也是国家级文化与金融合作试验区。


结语

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完善减负纾困政策,让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文旅等行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前不久,根据国务院部署,文旅部等14部门出台若干政策(《减税!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促进旅游等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推出包括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在内43条优惠政策。其中指出,发挥文旅金融服务中心积极作用,建立中小微旅游企业融资需求库。


由此可见,文化金融合作是一项创新工程,更是一项系统的保底工程。尤其是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条件下,要解决文旅企业“逢战缺粮”“应战少弹”等难题,必须坚持以现实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从企业发展的需求侧入手,才能为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的“弹药”支撑!



 话题互动 
您对文化金融合作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加入社群 

 推荐阅读 
 推荐收听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小军哥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