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旅部、中国银行:三年至少100亿贷款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关注文旅发展的 文化产业评论 2023-08-31
第3939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国银行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中国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从“加大信贷投放”“推进产品创新”“开展综合服务”等方面,加大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中国银行将乡村旅游项目库列为重点融资考察对象,为乡村旅游提供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银团贷款、债券承销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针对项目库内的经营主体在贷款定价、融资期限、服务收费等方面按规定给予优惠和倾斜。未来三年针对县域内文化和旅游、餐饮住宿类客户新发放贷款不低于100亿元。


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获取3个附件文档。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国银行出台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金融政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近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国银行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中国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加大信贷投放”“推进产品创新”“开展综合服务”等方面,加大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

  

按照《通知》要求,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银行将指导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和中国银行各级分行支行,围绕数字提升、艺术提升、餐饮提升等乡村旅游质量效益提升重点工作,建立管理规范、运行有效的乡村旅游项目库。中国银行将乡村旅游项目库列为重点融资考察对象,为乡村旅游提供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银团贷款、债券承销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针对项目库内的经营主体在贷款定价、融资期限、服务收费等方面按规定给予优惠和倾斜。未来三年针对县域内文化和旅游、餐饮住宿类客户新发放贷款不低于100亿元。

  

近年来,中国银行高度关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工作,开展农文旅融合调研和课题研究,出台农文旅普惠金融服务方案,举办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竞赛。各地分行推出了“惠如愿·农文旅贷”“美丽乡村贷”“乡村振兴·休闲贷”“民宿贷”等期限、担保方式、定价灵活的乡村旅游特色金融产品。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稳增长政策持续显效,各地积极推出乡村旅游产品、线路、活动,乡村旅游整体强势复苏,成为当前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重要力量。为配合需求侧的迅速恢复,优化产品供给,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也将金融支持作为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高水平复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和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促进乡村旅游等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和旅游部积极响应地方和行业诉求,会同中国银行就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事宜进行了多次沟通,聚焦重点合作领域,研商项目对接机制,通过出台金融支持政策,一方面加大对乡村旅游项目、企业的资金支持,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支持优质乡村旅游产品推广,加强供需对接,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

  

在《通知》的整体部署下,未来中国银行还将通过借记卡、信用卡、手机银行、“公益中国”精准帮扶平台等线上线下渠道资源,支持优质乡村旅游产品向个人消费者的推广。依托中银金科智慧文旅服务平台,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全网络、多渠道预约服务和多方式灵活检票体验。依托“中银e企赢”平台,为乡村旅游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精准撮合、供需对接等综合信息服务。

  

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与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常态化业务合作沟通协调机制,共同调查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金融需求,及时沟通交流相关工作和项目信息。近期,双方将围绕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艺术提升、餐饮提升等重点领域共同做好项目入库工作。

  

(提示:各地具体支持政策情况请咨询中国银行各分行支行,文化和旅游部未通过任何其他渠道收集项目信息,请各地方和市场主体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中国银行 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近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银行共同研究,提出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措施。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务合作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和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促进乡村旅游等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各省(区、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文化和旅游厅(局)与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提高乡村旅游金融服务质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二、共同推动乡村旅游业务落地

  

(一)建立对接机制。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要与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进一步加强沟通,建立专人对接机制,深入学习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相关政策,明确合作方向、落实合作细节,围绕文旅融合、数字赋能、艺术提升、餐饮住宿等乡村旅游质量提升重点领域,共同研究制定切合各地实际的实施方案,并以适当形式发布推广。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要主动联系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于2023年7月31日前完成业务合作洽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省(区、市)对接合作机制,并按季度上报业务推进情况。

  

(二)优选项目合作。双方建立并持续完善乡村旅游项目互荐、联合评审、联合调研等工作机制,聚焦重点县域,特别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围绕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艺术提升、餐饮提升等重点工作,建立管理规范、运行有效的乡村旅游项目库。入库项目重点支持盈利模式成熟的休闲观光、康养度假、农文旅融合、文化展示体验、乡土研学等项目,面向乡村旅游规划建设运营、特色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文化和旅游活动策划、乡村文化和旅游创新创业基地、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主体,重点采集客户名称、主体类型、融资额度、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

  

三)加大信贷投放。中国银行将乡村旅游项目库列为重点融资考察对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绿色通道”服务机制,为乡村旅游提供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银团贷款、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针对项目库内的经营主体在贷款定价、融资期限、服务收费等方面按规定给予优惠和倾斜。未来三年针对县域内文化和旅游、餐饮住宿类客户新发放贷款不低于100亿元。

  

(四)推进产品创新。中国银行秉持“美丽乡村,普惠同行”的理念,推广“惠如愿·农文旅贷”“美丽乡村贷”“乡村振兴·休闲贷”“民宿贷”等期限、担保方式、定价灵活的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共同加强对田园综合体、文化体验、研学基地、剧本娱乐、户外营地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研究。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根据研究情况加强成果转化,尽快出台针对当地乡村旅游特色的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五)开展综合服务。中国银行通过借记卡、信用卡、手机银行、“公益中国”精准帮扶平台等线上线下渠道资源,支持优质乡村旅游产品向个人消费者的推广。依托中银金科智慧文旅服务平台,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全网络、多渠道预约服务和多方式灵活检票体验。依托“中银e企赢”平台,为乡村旅游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精准撮合、供需对接等综合信息服务。

  

(六)加强培训宣传。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要主动梳理本行乡村旅游相关信贷产品,为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制定可操作、高质量的业务指南。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要加强横向交流,与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共同做好分支机构业务培训工作。对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项目、案例,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和其他适当方式做好宣传推广。

  

三、畅通乡村旅游业务信息渠道

  

(一)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中国银行各级分行支行要建立横向联动、上下畅通的沟通联系渠道,及时反映项目落地情况、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与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建立常态化业务合作沟通协调机制,共同调查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金融需求,及时沟通交流相关工作和项目信息,及时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关情况及时上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和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请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和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于7月20日前将业务对接联系人信息表(附件3)报送至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和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

  

(二)建立常态化项目对接机制。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按照优选项目合作任务的相关要求,结合文化和旅游部和各省(区、市)部署的乡村旅游重点工作,参考《乡村旅游重点项目遴选标准》(附件1),及时梳理符合要求的乡村旅游重点项目信息,积极向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推介,为有关金融服务产品落地、重点项目开展等提供便利和支持。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就项目信息、情况和风险控制进行把关,对项目进行重点考察、持续跟踪和监督管理。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每季度第一个月15日前,完成对上一季度相关业务开展情况的梳理,汇总相关工作情况,更新项目信息表后报送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和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将共同做好项目入库工作,并持续动态更新项目库和金融支持政策。

  

(三)做好首批项目报送工作。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和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近期围绕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艺术提升、餐饮提升等重点领域收集项目融资需求。中国银行各一级分行于8月15日前完成首批乡村旅游重点项目信息表(附件2)报送工作。后续项目报送,双方可围绕乡村旅游系列提升行动和其他重点工作领域,拓展项目所属领域。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金融部)

王海涛   010-66592706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

范 洁   010-59882584、59882585(传真)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中国银行

2023年6月30日


附件:


1. 乡村旅游重点项目遴选标准.docx

2. 乡村旅游重点项目信息表.xlsx

3. 业务对接联系人信息表.docx


乡村旅游重点项目遴选标准


一、地区选择


1.优先选择文化和旅游部、各省(区、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厅(局)等部门确定的全国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地区(山西省娄烦县、山西省静乐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中国银行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地区(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永寿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等区域名单内的经营主体。


2.优先选择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及第三产业配套完善、旅游从业人员占比高、当地居民消费能力强的地区内的经营主体。


二、客户选择


1.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选择发展农文旅产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


2.针对乡村民宿,优先选择具有一定规模、成长空间较大、文化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财务制度健全、管理优质高效、行业经验不少于2年,经营年限不少于2年的乡村民宿经营业主。


3.针对乡村旅游规划建设运营、文化和旅游活动策划、乡村文化和旅游创新创业基地等主体,重点选择个人信用状况良好、盈利模式成熟、配套设施齐全、文化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的经营主体。


4.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上游优先选择国家地理标志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内相关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运营主体,下游优先选择头部在线旅游服务平台。重点选择与核心企业签订长期产供销合同、产权清晰、管理规范、财务健全和经营稳定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内的企业。


三、项目要求


1.项目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项目实施可行性强,预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对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有明显促进和示范作用。


四、风险控制


1.对于存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风险、土地违规转让风险、环保标准不达标风险的企业和项目严禁准入。


2.对于存在新增当地政府隐性债务的项目严禁准入。


3.对于现金流不稳定、没有明显客流量、债务杠杆高的企业谨慎准入。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文旅部项目申报: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

中国仅有4个,联合国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究竟长啥样?

文旅部等五部门:遴选100个县,试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推荐收听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维近4000期(持续10年有余,跨越近4000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8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