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干货文章(上)
文化产业评论: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在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为此,文化产业评论将2015年有关“一带一路”干货文章重新整合发布,以供各位研读学习。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研究团队(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whcypl@126.com】
干货大盘点系列
2016新年,文化产业评论整理了去年优秀文章,提炼干货,再次分享给朋友们!敬请关注。
1“一带一路”战略简介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加强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合作,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2“一带一路”格局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取向与维度
文章推送于2015年3月29日,点击查看原文。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验与中国发展的一 44 33756 44 14988 0 0 1372 0 0:00:24 0:00:10 0:00:14 3460全球化共享。一带一路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之所以会成为今天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战略架构,作者认为最为核心的是,一带一路虽然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但它是用文化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连接在一起,成为中国面向全球化的一个战略架构。所以,站在这个视角下,文化是一带一路的灵魂,文化产业是其中的战略基础。
一带一路格局中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其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最大的背景就是全球化;其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在中国面对更加复杂的重大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对挑战的战略框架;其三,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发展的内在需求,而文化产业则是重要的战略基础与融合性战略产业;其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国际社会合作协同、和谐发展的共同需求。
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等方面勾勒了一带一路格局中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为进一步探讨一带一路格局中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认识,取向及维度打下了基础。同时,这也从一个方面,探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具体来讲,对文化产业战略在一带一路格局中的认知,有以下几个误区需要我们加以关注与重视:①强调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格局中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合作的博弈问题,忽视了文化及其产业在其中的历史与融合的基础作用②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更是一个建立在历史文化概念影响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文化影响力的概念③在一带一路的架构中,过分强调互联互通过程中的经济合作关系,特别是把基础设施的合作建设,如铁路、公路、港口、能源、通讯等项目的合作作为战略突破口与抓手,而忽视了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过程中文化资源的价值发现及文化平台的合作机制建设;④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规划与实施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的战略后置问题比较突出。
一带一路战略的取向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是战略先行;二是建构平台机制;三是发挥多元效应。 也可以将以上这三个方面简要地概括为:在一带一路格局中,文化及其产业的发展战略要前置,一方面可以建立共识,清除战略误解,减少摩擦或冲突,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业态,也可以丰富与壮大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与规模。
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的格局中的战略维度,重要体现在战略共识维度、战略资源维度、战略平台维度、战略资本维度、战略产业链整合维度、战略效应维度等。
3纠正“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错误认知
文章推送于2015年4月3日,点击查看原文。作者赵磊是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这篇文章所带来的认知纠偏,是及时的、重要的、必要的。
①慎用“桥头堡”、“排头兵”、“先锋队”、“主力军”等;
②慎谈“过剩产能”;
③“沿线有65国家”的表述不准确;
④“丝绸之路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表述不准确;
⑤“资源、能源合作”不是一带一路的唯一主题;
⑥有为才有位,不用忙着定位;
⑦中国向丝路国家卖什么;
⑧丝路战略既要顶层设计、更要基层创新;
⑨一带一路不能自娱自乐,要了解、庖丁解牛每一个丝路国家;
⑩一带一路不易过快、过急,没有时间终点,但又时间节点。
4“一带一路”空间规划专业解读
文章推送于2015年4月15日,点击查看原文。
“一带一路”战略一经提出,便受到举世瞩目,众人热议。当前存在诸多解读版本,但对国家空间应对的战略举措研究甚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中规院于2015年1月编制完成《“一带一路”空间战略研究》,以国家城乡空间规划视角,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形成城乡规划专业的权威解读与空间应对。共分为两个部分:“一带一路”战略从世界格局上对国家空间结构的重构;各分区的空间应对与战略举措。
一方面从世界格局变迁、丝路历史轨迹入手,重点剖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从世界格局上对国家空间结构的重构。包括区域发展:从“单向开放”转向“全面开放”,以“内陆开放”打破“梯度转移;节点建构:从中心集聚到门户引领,形成三类战略节点;走廊建设:从“海陆分割、东西格局”转向“海陆统筹、东西并重、南北贯通”,实现海陆衔接与区域联动发展。
另一方面从欧美空间战略的案例研究出发,提出了在“一带一路”新开放格局下,我国必须突破原有梯度发展、单向开放态势,形成高端切入、多向开放的国家区域空间新格局。并介绍了全国五大重点区域的空间规划应对和战略举措设想,包括珠三角-北部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
5各地“一带一路”实施方案中的文化含量
文章推送于2015月8月26日,点击查看原文。很省区市的“一带一路”实施方案早已成型,来看看这些方案里面文化及文化产业部分有什么。
在各省区市方案中,文化均占一席。各地方案根据自身实际,突出打造独特文化优势。如,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其初步方案提到,将建设文化科教中心;再如,上海推进“一带一路”实施方案同样结合自身优势,重点聚焦经贸投资、金融合作、人文交流、基础设施等四大领域。在人文交流领域,上海将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开展文化旅游合作,培育一批精品项目,促进文化融合。
“一带一路”对当前的中国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战略提升,不仅在拓展经贸关系上有价值,而且关涉地缘政治的改善。文化的弥合作用,能够积极争取相关国家的合作和投入,使其成为这一轮对外开放的利益相关者和坚定支持者。得到他们的真心支持,“一带一路”才能建设得更好,走得更远、更安全。
今天,在处理与沿线国家关系时,既要把这些国家视为结成伙伴关系的独立平等的主权国家,又要以共同发展理念在情感上亲近,使其在心理上接受和认同中国文化。这需要中国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内容支撑。
6余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展望
文章推送于201年9月15日,点击查看原文。本文来自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西亚北非处余建处长,他从机遇分析、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文化的观点。
“一带一路”战略能否成功实施,核心在于能否重新认识丝绸之路,综合发挥放大其推动不同文明融合、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的孵化器作用。因此,看待“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就需要借助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与分析。
改革开放35年的过程中,文化交流的主体从单纯的政府和国家,到各类所有制形式的主体及公民个人,呈现出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交流的内容,从侧重宣传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到分享中国文化发展的继承创新与时俱进,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兼容并收。交流的手段,从人员往来、演示和展览等传统形式,到多媒体高科技和互联网相结合的现代化方式,呈现出文化传媒科技的突飞猛进。交流的平台,从传统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到首脑外交、经贸合作、体育赛事等各类重大社会活动,体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密切的融合。交流的品牌,从传统的以中国或地方省份命名的文化日、文化周或文化节,向艺术类别、交流主题、跨各领域、跨国家地区等方向细化,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国际化、专业化和综合化的发展方向。但是,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要想把握住“一带一路”这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也必须妥善应对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与挑战,才能真正实现质的提高与飞跃。
为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需要积极倡导丝路价值观,加强文化交流制度建设,发挥中国特色文化交流体制优越性,推动丝路文化交融的系统建设等。
编辑:张奎、刘园香
文化产业评论分享文化产业见识专注文化+互联网+见识·态度·深度咨询·商学·资本投稿/合作/交流请加微信号:7759813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