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评论:“十三五”是新兴产业门类和新业态对文化产业进行大解构、大变革、大融合、大转型、大升级的历史机遇期,有关文化产业政策出台频次将会越来越高,这将会极大地释放文化生产的活力。一起来看看多位专家对“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的独到解读。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研究团队(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6新年,文化产业评论整理了去年优秀文章,提炼干货,再次分享给朋友们!敬请关注。
1“十三五”与文化产业
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可以将“十五”“十一五”定位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十二五”是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且以培育产业体系、形成产业规模、打造产业园区、整合产业资源、聚合产业资本为重点的发展时期;而“十三五”则是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大数据时代,新兴产业门类和新业态对文化产业进行大解构、大变革、大融合、大转型、大升级的历史机遇期。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依然处于重大机遇期,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是正向而积极的,充满了机遇,比如,全面系统的深化改革和经济进入新常态,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和市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为龙头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催生“互联网+”的新业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平台和技术实现;文化消费的日趋旺盛和升级换代,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浪潮,极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引擎;重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实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同时,在“十三五”末对应三个时间节点,一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二是十八大确定的社会主义文化治理制度基本成型,三是文化产业达到GDP占比5%的支柱产业目标。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文化治理还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时间都非常紧迫,可以预计,“十三五”期间的文化产业政策供给不仅量越来越大,而且政策出台频次将会越来越高,这将会极大地释放文化生产的活力。
2“十三五”中国文化产业“带状发展”新趋势
文章推送于2015年5月20日,点击查看原文。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由此,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被认为将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提质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文化产业的区域化发展,以及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联动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引擎。同时,“带状发展”也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化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这里所谓的“带状发展”就是指在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突破传统区域环状分布而代之以线性带状分布相关联,将文化产业的诸多要素进行有机的市场化配置与整合,从而突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和产业门类的分割,最终实现国际化生产、交换与消费的整体共赢的文化产业发展大格局。
“带状发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还处于提出和论证的阶段。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已有的空间布局来看,有潜力的文化带主要有“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发展空间、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这些文化带依托的地方经济和文化资源各有区别,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其发展路径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当下,提出、论证、研究并认清各个文化产业经济带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文化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古老的丝绸之路给我们留下了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发展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可以加快我国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甚至在有的区域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本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通过文化产业扩大就业、促进消费,从而加速经济的发展。
2.2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
长江经济带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3个,占全国总数的43%,这一区域的山水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红色文化异彩纷呈。这些丰富多彩、兼具传统和现代的文化是长江文化产业带建设的优势所在。
2.3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集聚中心,拥有密集的城市群、完善的产业群和现代交通体系,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产业要素齐全,发展文化旅游互补性强,文化旅游合作的优势明显。
2.4藏羌彝文化走廊
藏羌彝文化走廊以氐羌系统的多个民族生活地区为地理空间,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及其融合为精神基础,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长廊。在国际国内经济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新常态下,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该区域的建设开发力度,形成以“走廊”为核心的带状发展布局,应成为“十三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建设项目。该走廊的建设要突出藏羌彝民族文化的特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载体,从而形成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或服务。
2.5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
从地域上来说,黄河文明的范围很广,囊括了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陇文化、河套文化、黄河三角洲文化等不同的区域文化,而其中的中原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主要以今天的河南省为主向四面八方延伸,这里人口密集,仅河南省的人口就突破了一亿人。这一文化带具有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遗产根基,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看的就是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的复兴。
2.6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
建设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对构筑我国西南华南地区东西走向的经济文化带框架具有重要的意义。珠江经济文化带把经济发达的港澳珠三角和欠发达的滇、桂、黔连接起来,促进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将更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及南亚的合作,以及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2.7京杭大运河文化带
开发利用京杭大运河文化资源,打造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带,不是简单的园林、水务等的规划,而是围绕“京杭大运河文化”形成一个水系特色明显的文化产业带,这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
3“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文章推送于2015年10月31日,点击查看原文。本文作者为国内文化产业知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学所研究员张晓明老师,为文化部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缺少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目标,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标志和关键性支撑。中华民族应该向世界贡献一种“文明的典范”或“典范的文明”,再度成为一个“文明型国家”。从这一目标来看,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日益具有全面引领、境界提升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产业“全球化”进程,必会从主要“走出去”转向“走出去”和“走进来”并举,双向交流,甚至是“开发全球文化资源”、“购买全球文化产品”的新时期。全球文化发展将进入“中国主场”新时期。根据对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环境的总体分析,本文认为有九个的重大问题急需解决。
1.制定“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相配套,克服我国全球发展战略中的“文化短板”。
2.提出“可分享价值”,开展价值观对话,克服我国文化发展战略中的“价值缺位”。
3.提出“文化治理体系”方案,开辟新的改革路径,克服文化体制改革中的“社会建设”瓶颈。
4.以“顶层设计”推动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开放思想市场,鼓励包容创新。
5.在统一的市场环境中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建设,特别是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全面推动创意、创新、创业。
6.鼓励“跨界融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7.实施“带状发展”的区域融合战略,提升文化产业空间配置效率。
8.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9.加强文化金融合作,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形势。
4“十三五”文化产业政策的十大辩证关系
文章推送于2015年12月17日,点击查看原文。作者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吴锡俊。“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依然处于重大机遇期,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是正向而积极的,充满了机遇。本文论述的十个“双向对进”的辩证关系,将是未来文化产业政策坐标,在不同领域和时期会有所侧重。
第一,坚持顶层设计与鼓励地方创新双向对进,以顶层设计为主,实现国家秩序格局下的创新发展。第二,坚持文化产业经济功能和社会价值功能实现的双向对进,以社会价值功能为主,实现正确价值导向下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坚持产业发展与文化治理制度建构的双向对进,以文化治理制度建构为主,推进产业发展法治化、制度化。第四,坚持文化产业特殊性与国民经济一体化的双向对进,以一体化为主,实现产业管理的现代化和系统化。第五,坚持快速壮大国内市场与重点突进国际市场双向对进,以快速壮大国内市场为主,实现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第六,坚持政策扶持与市场主导产业发展的双向对进,以市场主导为主,推动实现文化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优化升级。第七,坚持存量规划调整和增量扩张双向并进,以增量扩张为主,实现稳增长目标下的结构优化。第八,坚持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与技术和资本驱动的产业融合双向对进,以产业融合为主,实现提高核心竞争力目标下的产业现代化。第九,坚持产业集中与产业均衡发展的双向对进,以推进产业集中为主,实现民族多样性文化传承和发展。第十,坚持大企业的骨干作用和小微企业的支撑作用双向对进,以发挥骨干企业作用为主,促进经济转型和创业就业双进展。
5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国文化厅部署7项重点文化工作
本文推送于2016年1月6日,点击查看原文。2016年1月4日,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在京举办,会议中部署了7项重点文化工作:文艺精品下乡惠民、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精准文化扶贫、支持大中城市建设文化娱乐综合体、拉动城乡文化消费、推动中国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争取将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纳入免费开放范围。2016,“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的文化生活精彩可期。
第一,文艺精品下乡惠民。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不断提高创作质量,努力推出一批优秀作品。持续开展“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形成常态化机制。加强统筹,编制文艺创作规划和年度重点创作计划。
第二,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旅游产品多为“地摊货”,博物馆展陈缺乏新意,传统工艺面临失传……文化部将以解决这些问题为抓手,力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第三,精准文化扶贫。2016年,文化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推动标准化均等化取得新突破,补齐短板,兜好底线。
第四,支持大中城市建设文化娱乐综合体。雒树刚说:“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第五,拉动城乡文化消费。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还需要一批新的增长点有效支撑。为此,文化部将通过重点行业带动和政策落实,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带、增长极。
第六,推动中国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2016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大,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强贸易基地建设,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第七,争取将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纳入免费开放范围。来自文化部的消息说,将努力提高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补助标准,争取将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纳入免费开放范围。创新投入方式,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
6中宣部文改办黄志坚:三个层面阐释文化产业“十三五”如何开局
本文推送于2016年1月30日,点击查看原文。2016年1月30日,光明日报社主办的“2015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揭晓典礼暨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主题峰会在京举行,10位文化产业界杰出人士当选“2015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峰会期间,中宣部文改办主任黄志坚就文化产业“十三五”如何开局,简要报告了三点想法:形势、理念和关键点,文化产业评论在此分享给大家。
第一,把握新形势。深刻分析,准确把握形势是谋划“十三五”文化产业良好开局的重要前提。“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有三大主力形势,一是全面建成小康,这意味着经济中高速增长、社会购买力持续增加、恩格尔系数逐步降低,文化消费不断提高。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原来讲五大发展理念,现在的提法是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意味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进一步突出,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加速,社会创造活力进一步迸发,而文化产业作为传承知识、推动创新的平台,作为丰富生活、促进共享的载体,是不可替代的。第三,“十三五”时期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文化方面的目标要求,就是提高国民素质。
第二,落实新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推动“十三五”文化产业良好开局的重要遵循。
第三,突出关键点。五中全会建议,关于文化产业有一个很精辟的论述,讲了四句话: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这是保证“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良好开局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结束语
“十三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将会突破以往的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形成全新的发展范式。而且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化产业的生产、交换、消费都更加国际化和市场化,要有效将带状发展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国际化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我们充分把握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带来的变化,以适应新业态对我们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带来的冲击,更有效地把握机遇、掌握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真正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点击查看上篇文章:【盘点】一文get文化部长雒树刚2015年精彩发言+文章
编辑:刘园香、胡艳
交流/合作请加微信号:7759813投稿:whcyp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