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最容易被人忽视的自我投资小技巧
阅读之前不妨思考一下:
这段时间你有没有去实践自我投资?
拥有vs体验
个人收入vs公司收入
主动投资vs被动投资
建议阅读时间 4 分钟
在上个月初的时候,我们开启了共读《怪诞创富学》这本书的活动,然后中途暂停了两个星期,聊了一些其他的话题,包括:学习理财的方法和家庭记账的技巧等等。今天我们继续回归到读书活动当中来。
也许有人会认为,一直在阅读同一本书,感觉效率不高。但其实,真正经典的书籍不仅要细细品读,而且要反复阅读。就好像那本最经典的理财书籍《富爸爸穷爸爸》,我前前后后阅读了几十遍,但每次阅读仍然能够找到新的灵感和启发。读完一本书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我们从书籍当中获得了什么知识,有没有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这才是阅读真正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价值。
接上一次的话题,我们聊到了《自我投资具体要把钱花在哪些方面?》,但其实有一些自我投资的小技巧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我总结了三点,跟大家分享一下。
1增加人生的租赁系数
关于这一点,书中是这么写的:
如果不买房,而是租房,就不会被地点所束缚,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如果不买车,而是租车,就能省去洗车、车检、支付车税、更新车险的麻烦了。
只要提高人生中的租赁的比例,就能让生活变得更自由。
当我读到这段文字时,兴奋得跳了起来:这不就是我一直所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吗?减少拥有,多去体验,生活当中有很多物品和服务其实是可以租赁的。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租客”变得越来越便捷,比方说:外出旅游有共享房屋、日常出行有共享汽车、代步工具有共享单车,这次去英国我还体验了一把租用随身wifi,最近甚至还出现了共享充电宝,我相信未来一定有更多的物品能够提供租赁服务。
当然,如果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还是更喜欢独自占有,不想使用别人用过的东西。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思维转换的过程,一旦你习惯了租赁,你就会发现,尽量减少拥有物品,我们就不用找地方储存,平时也不用打理,生活也变得更加轻松自在了。
2学习税务知识
在美国有句名言:人一生当中有两件事无法避免,死亡和纳税。可见像在美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个人的税负有多么的沉重。但在中国,对于普通人来说,就很少有人去关注税负问题了。一方面,中国的税负主要是体现在商品上,而直接反映在工资收入上的税负并不重;另一方面,中国针对普通个人的查税并不是很严格。
但在美国就不同了,每个人都要主动报税,如果报错税还会被重罚。就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当中的情节,一位狱警获得了3.5万美元的遗产,但却因为高额的遗产税问题而不敢去领取这笔遗产,后来,男主角安迪就巧妙的利用了“国税局允许一生一次最多六万美元的赠与免税”这个税务优惠政策,让狱警把遗产赠与自己的老婆,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肖申克的救赎》剧照
可能对于我们大多数的工薪阶层来说,暂时还体会不到税务知识的重要性。我在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比方说,有一位明星获得了100万的广告费收入。他有两种方式入账,一种是直接装入自己的腰包,算做个人收入;另一种是放到自己名下的公司账上,算做公司收入。这两者的区别是:个人收入是先纳税再消费;而公司收入却可以先消费再纳税。
如果他把这100万的广告费收入全部算做个人收入,那么按照当前的个人所得税法,他要交纳31万的个人所得税,然后他再拿剩下的69万元去消费,例如:买车、旅游、购物等等。税负比率高达31%。
但如果他把这100万的广告费收入全部算做公司收入,那就完全不同了。公司可以先用这笔收入去买车,他的旅游费也可以按照商务出差费用报销,还有很多购物消费也可以算在公司账上。这样,如果100万花光了,就代表收入100万,开支也是100万,那公司就没有产生实际的收益,也就不用交企业所得税了,顶多只要缴纳2%至3%的营业税。从31%到3%,这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不是一星半点。
当然,利用公司来节省个人所得税的实际操作要远比我说的复杂,我也并非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只是用一个简化的案例让大家能够初步了解合理避税的基本原理。
随着中国逐步向世界经济强国迈进,个人的税负问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可能每个人都要学习相应的税务知识。长远来看,懂得税务知识的人也会在理财方面更有优势。
3投资能让人生更从容的东西
关于这一点,书中是这么写的:
最好不要投资那些时涨时跌,让你牵肠挂肚的东西。除了专业操盘手和房东,大部分人的本行都不是投资。投资只是一种赚钱的手段,而本行能让人不断成长,是人生的一部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投资只是副业,所以要尽量选择可以“放任不管”的投资对象。
我对此观点深以为然,同时,这也是近两年来我在理财观念上的一次重要转变:由“主动投资”变为“被动投资”。
过去,我会挑选一些主动管理型的股票型基金,同时还会积极的去管理它们,低位加仓,高位减仓。现在,我更倾向于长期持有一些被动管理型的指数基金,同时以定投的方式为主,极少去关注账户的涨跌。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提升个人能力,为个人崛起的时代做好充分的准备。
可以说这三点小技巧很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作者的视野也很具有前瞻性,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学习。
学习知识,
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
或许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