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雨绸缪,方能赢得未来 ——“互联网+教学”构筑学生未来发展的平台

青岛二中 2021-12-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教育悟语 Author 孙先亮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2020庚子新年平添了些许烦恼,也对正常的教育秩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不能按时正常开学,对教育是一场真正的考验。没有了通常的教学平台和空间,师生之间无法实现常态的交流,教育教学活动也就无法展开。在此时刻,各种网上辅导机构也迅速反应,主动联系学校,希望能够给学校提供资源平台和师生交互平台的支持。面对这一切,二中人的心却是最淡定的。因为青岛二中经过长期艰难探索所创造的“互联网+教学”教育新样态,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与空间约束,彰显出其强大的教育魅力。在传统教育环境下许多无法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却能够在二中的全体师生从容应对下,游刃有余地有序开展。在这背后,是二中教育面对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坚定不移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必然。

自2013年参与华师大陈玉琨教授主导的慕课联盟开始,青岛二中就进行“翻转课堂”的研究。“翻转课堂”的教学,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定制指导、即时检测,这对更好激发学生自身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设计是美好的,真正探索却并非一帆风顺:一是技术支持不到位;二是顶层设计不清晰;三是理念无法适应,一切都是“零起点”。经过三年的探索,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学校决定正式推进开展以年级为单位的“翻转课堂”教学。考虑这项工作的开展最终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2015年底学校邀请16名家长代表,向大家通报学校的想法并征求家长的意见。结果非常出乎意料,15位家长投了反对票,并且在随后的期末家长会上,有的家长写了一封公开信,征求家长签字,信中要求二中退回传统的教学方式,反对搞“翻转课堂”教学。面对这一局面,学校如何走下去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作为决策者,此时我面对着巨大的压力。退回去符合家长和社会的认知,一切都会平静如常地沿着老路走下去;如果迈出这一步,那么学校和我本人将要面对不可预知的社会舆论,结果无法预见。但是,初步的探索,让我看到了这项教学变革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特别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方面的可预见效果,如果冲破阻力坚持下去,必将有美好的结果。在寒假的干部培训会上,我给全体干部表达了自己的决心,那就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改革,同时也提出考虑到“翻转课堂”本身存在着巨大争议,并且在实践中必然分化出不同“版本”,根据二中实际操作情况,学校从此之后的所有文件和文字表述中全部删除了“翻转课堂”的说法,而代之以“互联网+教学”的表述。

2016年秋天开始,学校针对新高一学生开始实施“互联网+教学”,虽然前期学校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与家长进行认真地沟通交流,并且合作的企业也承诺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PAD免费让学生使用,但是在当年购买PAD的学生仅有不到三分之二。不仅如此,在高一和高二两年的时间内,在个别家长的鼓动下,一些家长不断给市政府打公开热线电话。当政府转办单雪片似的飞来时,二中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心,而是以更好的教学效果赢得了许多家长的信任和支持。2019届高三即将毕业时,许多学生和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向我表达了他们对于“互联网+教学”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肯定。更让二中感到欣慰的是,2019年的高三作为完整使用PAD经历新教学模式的一届,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证明了“互联网+教学”的成效。

为确保“互联网+教学”取得应有的实效,进行顶层设计和原则制定非常重要。互联网教学的核心要义就是“先学后教”,但是如果仅有这样的认识和理念,是很难进行有效落实的。毕竟,互联网技术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辅助手段,而是在逐渐地引导传统教学发生实质意义的改变。从教师备课到学生的前置学习、问题提出、资源的提供及进行检测,都需要进行原则和流程的再造。经过反复思考,我提出了“生学为本、合作内化,师教为要、点拨升华”的十六字教学原则和流程,这十六个字既明确了师生的角色定位、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界定了教与学双方的内容和工作重点,也对教学活动的程序进行了再造。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学习,进行理念转变和提升,研究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教学研究无止境,这也正是互联网教学的难度和魅力所在。不管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还是学生的合作学习,不管是学习任务单的研制、还是教师点拨和网上指导,对于师生都是挑战。正是二中人“领先一步、追求卓越”的信念,让所有的挑战都成为创新的原点和燃点,经过反复的探索和思考,许多教师以多点创新展现出了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品质。

开展“互联网+教学”,给了师生更多创新和发展的机会。学校颠覆了传统的教学原则和流程,充分认识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的潜质,努力为学生提供自我能力和素质挖掘的机制和平台,在解决学生自身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和个性化的同时,不仅为学生知识学习的高质量和高效益提供了解决方案,而且对于学生整体素质和终身素质发展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从学生学习的现实发展意义上看,“互联网+教学”解决了教与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学习全时空。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只能在教室和学校进行的时空限制,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单,依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就可以开展学习。学生的学习完全是个性化的和自主性的,在任何时间和空间,只要有学习的需要和愿望就可以开展学习。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为特殊原因而不能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单、教学资源甚至是课堂实录等,都可以开展有效的学习。这就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的束缚,让学习过程成为每个学生自我设计、决策和实施的过程。

师生零距离。“互联网+教学”不仅改变了个体学习和教学的时空界限,而且也重新建构了师生关系。互联网让基于学业的师生关系变得无缝对接,学生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都可以通过PAD上的答疑区提交给老师,老师在有网络支持环境的任何区域和时间都可以获得问题并及时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支持。与传统的师生交流不同,学生将不会因为心理压力而不好意思提出问题,也不会因空间和时间的不便无法找老师指导而导致问题积压,因而学习效益大大提高。师生交流通过网络平台而畅通无阻。学生在学业之外的问题,也同样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自己的导师进行交流。不仅如此,学生之间也可就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指导,更好地融合了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资源无边界。教学资源因为网络平台的搭建,突破了传统的教参和教辅资料的限制。教师教学既可以自己制作慕课等资源,也可充分利用各种专业机构及各地优质学校的教学资源,这让教师教学有了更加广泛的选择空间。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资源,也可以获得更多资源平台所提供的资源,使自己的学习得到更加适合的资源支持,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而且可以通过资源题库进行自我检测,及时了解自我学习的情况。“互联网+教学”,能够以最好的资源,实现最佳学习效果。

从学生长远发展的意义看,“互联网+教学”的方式,蕴含着学生实现终身发展的素质培养。学校开展“互联网+教学”,在解决学生高质量和高效益学习的同时,也为学生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这让互联网支持的教学方式变革,具有非凡的意义。

首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互联网+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消极地应付各种教师布置的作业和问题,而是主动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体现了教育对学生的自身潜质与能力的尊重,在让学生获得更高尊严感的同时,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很好的精神和心理基础,奠定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基础。

其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互联网+教学”建立起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不仅有助于眼前学习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而且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创新素质最重要的基础是创新思维品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培养质疑和挑战的思维品质,就会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之门。

第三,培养了学生的领导能力。一个人为自己负责,才能为他人和社会负责。“互联网+教学”,不只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了为自己负责的意识,学习成为学生自觉承担的责任,形成了更强的责任感。师生交流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也创造了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些都在为学生的领导力培养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把握住发展的机遇,未雨绸缪才能真正赢得未来。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站在未来看现在才能做好当下教育;教育是培育人才的事业,用过去的教育方式塑造不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青岛二中“互联网+教学”的艰难探索,是对时代教育呼喊的回应。“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在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教育只有超前谋划,才能为学生赢得发展机遇,为教育赢得未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