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采访的老人获得“七一勋章”,在社会实践大课堂,学到的还不止这些!
弘扬功勋模范精神
奋进伟大复兴征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也是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颁授的党内最高荣誉,在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一位令小梨印象格外深刻,那就是来自贵州的“当代愚公”黄大发。
说起黄大发,小梨的铁粉们一定不会陌生,在2017年暑假,华理商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就曾深入贵州遵义平正乡团结村深度接触了黄大发老人,并将其耗尽一生修筑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的事迹以微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
“大发渠”之行后,实践团队被黄大发身上展现出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动,也立志要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和传承他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他们的实践项目“黄大发——一生只修一条渠”遵义实践活动还获得了我们华理首个“知行杯”上海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特等奖!
点击图片
聆听华理学子的讲述
重温黄大发老人
在千丈高的悬崖上用手
凿出万米卧龙
的动人故事
回忆起社会实践中与黄大发老人对话的场景,在他简单朴素的屋子里,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骄傲地悬挂于墙壁上,一瞬间,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几张小凳,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围坐黄大发老人,认真聆听着他将过往的故事娓娓道来。
谈及与黄大发老人的交流时,队员们印象最深的便是,老人反复提起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职责。
社会实践团队:“当时有没有想过渠可能修不成?”
黄大发斩钉截铁道:“修不成也要修成!”
社会实践团队:“这么危险,您难道不害怕吗?听村民们说,当时您总是带头上悬崖,勘探的事情,都是您吊下悬崖完成的。”
黄大发:“我是党员,怎么能害怕!只有把渠修好了,大伙儿才能过上好日子。”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黄大发老人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寄语华理青年,“要敢于担当,甘于奉献,还要有愚公移山精神。”这是他对我们的期盼,也是他自己人生的最好写照。
在经历过此次意义非凡的实践,团队成员林雨澄表示:“第一眼看到这个悬崖上的水渠,感动与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这样的一次社会实践,对我们每一位团队成员来说,都是一堂再生动不过的大课,黄大发老人能用36年时间去做一件为人民服务的事情,我们青年就更应该用专业所学服务人民需求和社会发展。”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的课堂远远不只在学校,社会、企业、工厂……处处都是我们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好去处。2019年起,我们华理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双百双千”工程,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按照“提前谋划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展示形式、强化组织保障”的工作原则,每年发动万余名本硕博学生,百余名专业指导教师,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华理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砥砺青春。
除了对话榜样,学校还积极整合校友、企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产学研中心,开展暑期政企挂职锻炼,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纽带、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凝聚多方资源不断拓展实践育人路径,提升实践育人质量。
商学院“薪火传承者,四史党建行”实践团队,以四史教育重点城市——上海为中心点,以新科技、新方式、多形式切入,用上游赋新能至下游传薪火的形式,提供定制化红色VR教育服务;
法学院“强化乡村普法,推动乡村振兴——让藏语普法入耳入脑入心”实践团队,在西藏那曲的6个乡村进行藏语普法。将知行合一的理念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华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真正让藏语普法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社会学院“醒狮行动”项目旨在为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的个人发展启志增能,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自主研发启志增能培育课程体系,为青少年提供全浸式的特色培育课程与常态化的陪伴服务;
今年,还将通过华东理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实景课堂”,依托各类红色教育资源、行业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各类宣讲、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让“红色基因”传承更加鲜活生动。在社会大课堂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使实践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
暑期社会实践的号角已经吹响
作为华理青年
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
强化责任担当 培养奋斗精神
增强志气、骨气、底气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更多精彩,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