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黎晓亮:商业拍摄中依然有很多创作空间

A&B 艺术商业
2024-09-07



太多人知道摄影师黎晓亮是因为时尚杂志上的频繁署名,2009年他开始与杂志合作拍摄纪录了荧幕上大多数知名的中国面孔,并获得不少来自行业内外的肯定。但这种“光环”同时也掩盖了其他东西,它们在黎晓亮长达12年的几个不同项目中体现:涉猎更广泛的社会议题、提出更多引人深思的问题,是更为自由的、个人的表达,触角延伸至他最想抵达的地方。

 


十几年中的工作,他用“距离”给一些影像归类:近距离凝视的明星肖像系列,也是他最为人所熟知的部分;远距离窥视的《孤独星球》系列;介于这两者距离关系之间的《北京公寓》系列。但同时置于这次展览“三个展”中的它们,并不是他工作的全部,只是代表了三个不同面向。


“黎晓亮:三个展”展览现场,UCCA Lab,2021


除了三个系列的平面影像与视频,位于展览另一处的黑色房间里,黎晓亮布置了一个交互装置,“摄影师不在场的拍摄现场”:一张黑色桌子,一盏一直晃动的白炽灯。观众在桌子前可以为自己设定任何的拍摄姿势,摄像机在倒计时6秒后将捕捉到一个瞬间,这张照片的数字版可以立刻被交由被拍摄者。在这个“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黎晓亮想知道,自己有多大程度上能被替代。


“黎晓亮:三个展”展览现场,UCCA Lab,2021


这种深刻的诘问发生在我们去‍ASTUDIO‍采访时的会议室里。正值午饭时,每个人的嘴里塞满披萨,并没有太多的思考空间。摄影是个越来越民主和平权的事,黎晓亮做的诸多的实验性项目,都是在印证着一件事:在人人都可以做什么事的时候,专业人员的专业性反倒会被体现出来。


艺术家黎薇的金属旋转楼梯


ASTUDIO陈设着几件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黎薇的金属旋转楼梯杵在一层的空间中,很具有它的迷惑性,我们看着它却不知它会通向什么地方。送快递的从梯子上去了,发现办公的人和自己离得不远,就是没法把东西递给他们。加上门口和楼梯上的两个灯光装置,三个合在一起分别叫:等不及,上不来,等不了。黎晓亮也拍过很多艺术家,“只是某一个东西被大家熟知后,那个标签就会不断放大,挤压其他空间”。

 

黎晓亮不打算给自己归类。自己想做的事很多,好几个项目在并行。现在ASTUDIO已经有30多人,是一支以创意为主导的视频和平面团队。黎晓亮在视频和平面上花费着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有了团队的协助,他也拥有了比之前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对他来说,有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归类到什么类型的摄影师更重要。

 




AB=《艺术商业》

 

AB: 平时我们拍一张照片,觉得彩色的拍得不够理想,把它转成黑白的,发出去就觉得很高级。您怎么看这个事?


黎晓亮:黑白相当于接触摄影后的第一个滤镜,它就是超现实的处理生活的一种方式。彩色的照片很容易和生活太接近。而黑白来源于生活又抽离生活,所以看起来更“艺术”。


黎晓亮“back to black”系列

 

AB: 您早期的作品构图感特别强,但是到后来就慢慢转变了,说一下整个转变的过程吧。


黎晓亮:画面中的构成一直是我比较关注的,现在依然也在,只是会在不同主题的拍摄中有不同程度的显现。

 

AB: 那您对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有什么看法?


黎晓亮:学习摄影时难免必须经历的,就跟森山大道一样,可能每个人都有个时期是森山大道,经历过才会成为自己。

 

AB: 我看到布列松的一些照片很难想象,真的不是摆拍?


黎晓亮:布列松很多画册里的照片都带有胶片边框,因为他不喜欢让别人裁剪他的照片,那些由天赋直觉输出的画面,并不是“摆拍”就能够促成的。


 

自由空间是自己争取的

 

AB: 我看您拍的明星,画面很单纯,元素非常少,您怎样去表现画面的张力呢?


黎晓亮:初衷和出发点就是做“减法”,做完“减法”再做“加法”。

 

AB: 这个是工作之外的项目。


黎晓亮:对,经常是在结束工作的时候,邀请拍摄对象给我10分钟完成这个拍摄项目。

 

AB: 明星平时也有人设,现场也是摆拍,您怎样拍出他们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


黎晓亮:这次展览命名为“三个展”,副标题是“摄影与人的三种距离”。“Back to Black”这个系列中摄影师和拍摄对象距离最近。三个距离有一点也是在讨论影像和真实人格的距离。

 

黎晓亮“back to black”系列

AB: 给明星拍工作照的时候,您拍的是一个人设,还是创意团队给他的一个造型?


黎晓亮:人像拍摄中我的主题永远都会是人。时尚杂志拍摄像是一个造梦的过程,同时传递物品的商品属性和消费价值。更直白地讲,明星/模特身上都是广告位,从穿戴的首饰、衣服鞋包等等。时间久了非常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当然,在时尚杂志的全盛时期集合了整个行业内最好的人,团队合作会赋予个人很大的能量和可能。比如Tim Walker,他所有天马行空的创作,到现在依然是现在时尚摄影中很多人参考的对象,这不是只靠摄影师就能做到的拍摄。

 

展览结束前有一个白色的装置,那是我去年和奔驰合作拍摄时制作的。当时制作了三个装置来体现车的外形设计。现场展出的装置来源于小时候玩的那种矩阵的针的玩具,我们做了一个5米多的超大版本,让车身贴合装置表面,离开时留下完整的形状。我认为即使是品牌委托,依然能找到可表达的空间。

 

黎晓亮与奔驰合作的装置作品

 

AB: 在进行这种商业合作的时候,品牌方会给你提出一些强制性的要求吗?


黎晓亮:肯定会有有关主题的要求。个人经验带给我的是,越能把握好这些边界,自由度会越大。合作的出发点就是希望找到创作者能够做一些有意思的、独立的、原创的表达。


奔驰上次的合作需求是用9张图片表现车的设计,最终这9张里我只有3张有出现车。也没有收到任何修改意见。还有次华为手机的合作,唯一的关键词是“艺术”。就想到致敬喜欢的两个艺术家,霍普和马格里特。我们搭建的一个错置的空间来源于那幅画“海边的房间”,拍摄过程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只要满足拍摄设备是手机就可以。

 

黎晓亮与华为合作的作品



从社会议题出发

 

AB: 《北京公寓》是怎样开始的,出发点是什么?


黎晓亮:它的出发点是一个纪实项目。项目进行到后期我发现它其实是在提出问题,我身处的行业不断在传递什么是美的,但什么叫美?什么样的五官是上镜的?什么是最流行?什么搭配是对的?……但这些问题的源头在哪里呢?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个系列有点在探究脑中的这些问题。


黎晓亮《北京公寓》系列


现场陈列了一些时尚杂志,有些是90年代的创刊,可以从中看到在中国第一次出现外国模特和时装。这可能是文化被输入、我们被潜移默化影响的开始。《北京公寓》系列展览结束的地方有一句话,“我们对某种西方生活的想象,是她们在这的原因”。有次我和一个波兰模特聊天,她说在中国最不喜欢的城市是杭州。因为杭州是电商之都,她们在那里每天十几到二十几个小时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不停地展示一件衣服的正面背面45度等,不停地换动作摆拍,一天拍近百套衣服。曾经拍过一张手臂上的“模特人台”的纹身,可能就是她们对现状的隐喻。


黎晓亮《北京公寓》系列

 

AB: 您在街拍的时候,这些人都不知道您在拍他是吗?都是在沉溺于看手机。


黎晓亮:对,其实就是展览中的第三种距离:“摄影师的不在场”。因为拍摄过程中摄影被完全无视了,它是相对更接近客观真实的。

 

《孤独星球》系列带给我的意义很大,因为这个作品是我第一个跳出摄影思维的项目,它是从一个社会议题的角度出发的。


黎晓亮《孤独星球》系列

AB: 现在好多人还说有图才有真相。


黎晓亮:那是在过去还没有出现强大的计算摄影、后期技术的时代,大家过去认为底片是无法改变的。其实并不是。

 

AB: 有没有那种情况,您在拍摄之前脑子里会预知一个画面,拍完之后发现并不是这样?


黎晓亮:我的日常拍摄就是在不断拉近其中的误差。

 

AB: 您觉得手机摄影有什么优缺点?


黎晓亮:手机有个明显的优点,就是没有那么强的侵略性。想记录时在身边的设备永远是最好的那台。

 

黎晓亮《孤独星球》系列

 


关于未来

 

AB: 您在外面手机拍摄的时候,除了《孤独星球》还有拍过其他的吗?


黎晓亮:有啊,我最近打算整理一本画册,都是生活中随手拍到的各种细节的画面,可能会更接近自己。

 

AB: 有点像构图感很强的那种。


黎晓亮:更松弛和没有目的的影像吧。

 

AB: 视频现在大行其道,静态影像这部分会不会被压缩?


黎晓亮:平面摄影是一种经典的观看方式,视频和平面有不同的属性适用于不同主题。展出的“15分钟”作品可以看作是“回到黑色”更进一步表达的视频版本。

 

AB: 您对科技发展这个事怎么看?因为现在有些人对科技发展太快有一些担忧,比如说人工智能发展过快,可能基本上会把人都替代了,大家都没工作了,更极端的就是机器人统治世界了,对此您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黎晓亮:我不一定“有运气”能碰到这个画面。世界本来就是一直被科技推动的,摄影也是物理与化学学科叠加的发明创造。上世纪摄影也经历过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的大变革,下一步的变革可能来自于计算摄影。如果了解足够充足的摄影史和艺术史,就会发现几乎所有人类探究的主题,都已经有前人做过深刻和丰富的表达。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活改变了,就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我们才得以从我们的现状中找到自己的表达空间和探索角度,不得不说是这样的。





艺术商业编辑部

文、采访:Lynn
编辑:凡琳
图:黎晓亮


相关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术商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