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研修小课堂 | 翻译研究类科研问答精编
答:这其实也涉及到一个翻译方向的选择问题。在国外,翻译研究者针对二语译为母语的研究较多,而至于母语译为外语,他们往往认为应该主要由相应语种国家的学者来做。而在中国,针对这两种翻译方向的文章比重比较均衡,没有太多偏颇。我们可以借重这一优势来做研究。可以做典籍翻译的研究;也可以进行一些历时考察,如从六七十年代至今中外译者对老舍作品翻译的对比研究,中国译者选择翻译了哪些作品,外国译者选择翻译了哪些作品,为何选择不同,是否存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别等。不过汉英翻译方向的研究往往对研究者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尤其见于英诗汉译的研究当中,因为译者如果自己的英文水平不精,就无法对译作的水平高低做出判断。
答:翻译教学研究角度有很多,如翻译能力的定量或定性研究,或从认知的角度通过实验法,探究译者的翻译过程,或借助于语料库或计算机辅助软件的翻译教学的实证研究。这几个角度都是研究翻译教学较好的视角。
答:这方面目前主要还是借助语料库来做,因为我们很难通过几个或者几十个例子来说明译者的风格和指纹,这样难免以偏概全,很多时候都是感性的认识,而缺乏说服力。通过语料库的方法(这个是方法)来研究译者风格,最大的好处在于直观和可信的数据;而之后对数据的分析部分,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这里是研究的角度)。希望对您有用!
答: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其理论和方法都多样,翻译文体学、翻译社会学、认知等都有涉及;研究方法除了通过个案来做文本分析,也有借助语料库来研究译文中的相关“指纹”,考察译者认知对译文的作用力。翻译是译者一系列的选择,其情感对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的策略都有影响,该问题对译者研究和翻译共性的研究都很有价值。
答:老师您好,谢谢你的问题。ESP是专门类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翻译实践的结合度比较强。可以基于您丰富的教学和翻译实践经验,我个人认为,刚开始的时候从翻译对等原则、语篇特征、文化信息的传递、翻译与目的论、翻译教学任务的设计等角度进行探讨,便于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