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书评 | 我说故我想? ——《透过语言的镜片:词语是怎样给世界着色的》评介
中国政法大学 张文娟
对语言和思维二者之间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柏拉图的“思维即无声的语言”到亚里士多德“语言是思维的外衣”的观点,再到洪堡特的“语言的差异不在于音和形,而在于世界观”的论断,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在历史上一直没有定论。语言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引发学者们(如培根、孔蒂亚克、赫尔德等)对语言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差异性的无尽猜测。伍尔夫(Benjamin Lee Whorf)“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的提出,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从哲学遐思的“避风港”推向科学实证研究的“解剖台”,同时将“语言决定思维”(language shapes thought)这一命题推向风口浪尖,一时间成为学界甚至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引起了学界的热烈争论。支持者认为思维受制于语言,语言使用者永远无法摆脱语言结构的限制;而反对者们指责“语言决定思维”的命题“不仅错误,而且是根本的方向性错误”。近年来,围绕这一论题的实证研究也层出不穷,可惜的是,语言到底如何影响思维、影响了思维的哪些方面,学界至今仍无定论。
盖伊•多伊彻(Guy Deutscher)在其新作《透过语言的镜片:词语是怎样给世界着色的》(Through the Language Glass: Why the World Looks Different in Other Languages)一书中对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刨根问底的追溯。全书分为前言、正文和后记三个部分。前言作为引子,提出了本书探讨的几个核心问题:我们的语言是与生俱来的,还是被文化塑造的?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吗?讲不同语言的人,看到的世界、观察和感受世界的方式都不同吗?本书的正文部分就以上问题作了详尽的探讨。正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第1-5章)标题为“语言镜子”(The Language Mirror),探讨语言与自然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下篇(第6-9章)标题为“语言透镜”(The Language Lens),尖锐地反驳伍尔夫的“语言决定思维”的论断,通过列举实证研究的案例,提出了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新见解。后记部分是全书论点的总结,包括对本书的局限性的谦词,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多伊彻从单调的颜色词出发,带领读者领略到了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领略到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探索了语言对大脑思维习惯影响的奥秘,让读者“大快朵颐”。在批评“语言相对论”的强势版本(strong version)的基础上,采用大量的实证研究的结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文化通过语言这一积极的工具影响人的思维,语言并不会限制人们的逻辑思考能力,但母语的特征能迫使人们关注某些必要的信息,渗透到说话者的记忆、注意力、感知和联想等基本思维层面,从而影响思维习惯。
《透过语言的镜片》一书刚问世就引起了出版界强烈的反响,认为作者“将鲜为人知的事实串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记录了200年来我们对其他民族和文化认识的变迁”,通过“有说服力的证据论证了语言影响思维习惯的论点,并揭露了蒙蔽我们的科学教条和时髦理论的真面目”。该书荣获2010年《经济学家》、《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图书馆杂志》等刊物的最佳图书奖、维也纳最佳科学图书奖,并于次年荣获“英国皇家协会科学图书奖”。该书在出版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被翻译成中文、阿拉伯语、荷兰语、德语、希伯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日语、韩语、俄语等十多种文字,因为其独到的见解、通俗幽默的叙述和深入浅出的论证,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和赞誉。作为探讨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科普读物,《透过语言的镜片》一书不仅为理论界解开人类学和语言学的谜团提供了线索,同时也能让普通读者大开眼界。
感谢张文娟老师授权iResearch刊载此文。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联系原文作者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封面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