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写作真的剪不断理还乱么(一)

iResearch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1-03-17

 第24期“我来读文献—读书活动”于2016年4月28日正式启动,5月31日圆满结束。一不小心错过活动?不必遗憾!即日起,小编将为您倾情分享本次活动的全部干货,包括专家导读及精彩问答等。为便于您更好地消化、吸收全部内容,三个阶段的专家答疑干货将分三次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图书
出版时间:2012年

► 作者:John Bichnener
 出版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专家
许宏晨 外交学院英语系副教授。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会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社会语言学学会会员。国内外多家核心期刊审稿人。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应用语言学量化研究方法、语言测试。近十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并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
导读
《应用语言学论文写作指导:实证研究报告的撰写》(Writing an applied linguistics thesis or dissertation: A guide to presenting empirical research)是新西兰应用语言学专家John Bichnener博士专门为该领域硕士研究生撰写的手册。该书以初级研究者为写作对象,以学位论文写作为焦点,通过实例,逐步引导读者学习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结论等七部分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该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性。该书各章的框架源自学术论文写作领域顶级专家的理论,比如John M. Swales和Ken Hyland。但本书作者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以一篇学位论文为例,逐项对应,将实际写作结果与理论框架匹配,并配有逐段和逐句分析。
  2. 以功能为核心展开介绍,兼顾语言特征。该书各章以学位论文各部分的功能为纲展开介绍,使读者能够即刻明白论文中的各部分实现了哪些功能。此外,每章还列出了相应部分的语言使用注意事项,比如时态、语态、人称、句式、用词等等。这些对初学者十分有益。
  3. 附有常见问题及拓展阅读书单,便于读者自学。该书各章最后附有相应部分的常见问题及作者的建议性回答。

此外,每章最后还附有若干条与相应部分有关的阅读书目,方便有精力的读者进一步拓展学习。

在阅读过程中,我建议大家主要看实例,并且与每章最开始的写作语步功能列表相比对。这样做,能够最快且最大限度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此外,我还建议大家仔细阅读每章中的语言特征小节,并摘抄、整理常用句型和词语,以备后用。
最后,我建议大家边阅读边修改自己的学术论文。这种“做中学”的方法是最为有效和快捷的。
祝大家阅读愉快!




线上答疑整理

课前思考题
1
从功能上看,学位论文的摘要和引言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位论文的摘要和引言的相同点是都含有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发现、研究结论和启示。
不同点在于二者的侧重不同。
第一,从篇幅来讲,学位论文中摘要部分背景介绍十分简洁,通常只有一到两句话,而引言中背景介绍更为详细,通常一到两段。
第二,在研究问题的介绍上,学位论文摘要中的研究问题通常用明确的句子来表达,而引言通常不介绍具体研究问题,而是介绍问题现象,或者说,引言中问题提出的形式不是按照一二三点来排列的,引言中是问题现象(problems),而不是研究问题(questions)。
第三,在研究方法的介绍上,通常来讲,引言中的研究方法介绍不会很多,会一笔带过,有时引言中不提研究方法也没有关系,但摘要中的研究方法介绍虽说很简略,但是一定要提。
第四,在研究发现的介绍上,引言中几乎不提及研究发现,毕竟在读者未读论文的情况下,提前公布研究发现不是很合适。
第五,引言中会有章节介绍,即论文中接下来每个章节介绍了什么内容,通常是一个段落,而在摘要中没有章节介绍。

2
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之间有何关系?
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到底是先有问题再去找文献,还是在写文献过程中寻找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二者也是互相影响的。
从研究问题入手,如果研究问题很明确的话,可以按照研究问题的核心概念去寻找文献,之后进行综述,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见。一般实际情况下,在研究初期,研究问题不会那么清晰,往往研究者带着模糊的想法读文献,文献中的观点和想法会反作用于研究者的思考,具有启发意义,让研究者对研究问题越来越明晰确定。这样文献综述就促进了研究问题的形成和研究问题核心概念的提出。
从文献入手,先大量阅读文献,阅读过程中,收集记录自己感兴趣的点和话题,带着批判的意识进行梳理,发现文献中探究不充分之处或者自相矛盾的地方,从而提出研究问题,之后展开研究。
尤其在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少人找到了研究问题,而文献综述文献只完成一部分或者没来得及写,之后随着研究问题不断变化,例如扩大或缩小研究范围,文献综述也做出相应的修改。研究问题和文献综述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论文问题不断细化过程中,文献也会变化。

3
期刊论文摘要、会议论文摘要与学位论文摘要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期刊论文摘要与学位论文摘要比会议论文摘要更常见。相同点:基本结构内容相同,都含有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和结论。
不同点: 第一,篇幅长度上,学术论文摘要长于会议论文摘要,会议论文摘要长于期刊论文摘要。期刊论文字数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讲,不能超过规定字数。
第二,在写作情境方面,学位论文摘要和期刊论文摘要是在论文正文完成后,回头写摘要;而会议论文有的时候是在研究者研究进行中或者具有初步想法还未开始时撰写,会议摘要可能会在正文写作前撰写。
第三,读者对象不同,学位论文摘要读者是导师或者评审委员会,往往是从研究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来看,评价学生是否达到相应科研要求,更注重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的评价。期刊论文摘要的读者对象是某个领域的业内专家或同行,大家发表论文互相交流,因此论文摘要需要简短概括,突出创新之处,以便读者尽快掌握其核心观点或者主要发现。会议论文摘要通常是面对同行,会议尤其是国际会议的摘要,首先需要通过学术评审团的初步评审才能决定能否参加会议,会议摘要具有获得同行认可的目的,因此会议论文摘要要有创新之处,同时论文主题与会议主题之间要具有关联性和相关性。

在线问答
1
《应用语言学论文写作指导:实证研究报告的撰写》这本书在引言和文献综述部分都谈到“the identification of gap(点出研究空白)”,可理解为研究的创新点吗,是否可认为在引言部分里面应该简要概括下创新点,然后在文献综述里面具体描述呢?在具体的论文中,若不在引言中谈论研究空白而直接在文献综述里面谈论,可以避免一定程度的重复吗?
这样的理解是正确的。在引言中的研究空白是宏观的,只是让大家了解整体的研究上的空白或不足,不可能说得那么详细,无须深入探究;而在文献综述部分需要详细论述深入探究,对前人文献详细梳理,进行批判性评价,找出可借鉴的优点及可补足的不足,论述这些不足给自己的研究带来的可能和启发。所以说,在引言中是简单谈及,而在文献综述里是详细论述。

2
是否可以认为对于“gap(研究空白)”的描述,就是该研究的论点呢?
这两者不完全相同。Gap实际上指出一种研究方向,或需要探究的宏观内容或者一个研究的点。研究的论点其实是基于某种立场,针对 gap而提出的个人看法,就是你认为 gap应该需要怎样去填补,它在什么情境下或因何种原因出现,为了回应这个 gap,你打算怎样做。
例如,我在博士论文中发现动机研究中有 gap,即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一些现象。但在这里我并没有提出我的观点。我选择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立场来审视 gap,比如从自我认同的角度看待动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动机指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或者想要实现理想自我而产生的一种动力,这就是所谓的理论框架或理论背景。在这个理论背景下,我认为动机的产生以及动机类型,可以是对自我的看法以及对将来自我的目标实现过程,是朝着将来自我的目标的方向去出发而产生的一种动力。这就体现了论点与 gap的不同。
一般来讲,研究论点往往是站在理论的视角上来回应对方或者前人的研究。

3
在文献综述部分一般要给出对于前人的研究的评价,是否可以认为,对于前人的研究的评价属于论点的一部分内容呢?
对前人的评价其实不属于直接论点,但是暗示或者渗透了研究者的论点。当我们评价他人的研究时,我们往往站在不同于前人的立场上,尤其是当指出不足之处时,我们往往立场变换,暗含了观点的变化,站在新的立场上评价别人,体现或者渗透了一部分个人论点。
需指出的是,对于前人研究的评价应是客观的,不可全部否定,也不能全部肯定。要客观,既找出前人的贡献,又要找出不足。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要找出研究空白或不足,之后要对不足进行回应,若不回应,则在文献综述的评价部分是不到位的,就出现了逻辑上的脱节。

4
在摘要的引言部分呈现的研究动机(motivation)和在目的阐述里目的和意图(aims or  intentions)有何区别,问题和假设(questions or  hypothesis)有什么区别?
第一个问题类似于上面讨论的论文摘要与引言的区别和联系。这与篇幅有关,引言中可以对研究动机和背景详细描述, 而研究在摘要中往往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无需展开。
关于第二个问题,questions 是提出了一个问题,hypothesis是对这个问题的假想的回答,我们不知这个假设是正确还是错误,通过收集数据,研究分析,来验证或者推翻假设。比如说,A、B两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是否会有影响,第一种假设是两种不同教学法对学生的语言水平影响相同,第二种假设是两种教学法对学生语言水平影响不同,问卷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检验,就是为了验证哪个假设是可以被接受的,哪个是不可以被接受的。

5
对几十篇文献的综述,有没有好的方法梳理文献脉络?是否有好的训练法?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讲,可以按照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理论视角、研究发现等方面来列表。假设有 20个文献,表格有四列,先整理出每篇文献的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理论视角、研究发现,分类记录下主题相近、研究方法相近、理论相近、发现相近的文献来进行梳理。

【声明】本文版权归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网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请勿擅自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