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推荐 | 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推荐人
吴晓梅
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英美诗歌
1推荐图书
Poetics of Emptiness: Transformations of Asian Thought in American Poetry
作者:Stalling, Jonathan出版时间:2011出版社: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内容提要
本书追踪单一但多元的哲学术语“虚无”(emptiness)在历史上独特的互文道路,揭示它在美国20世纪诗歌和诗学中的嬗变。这一概念的迁移分为两部分进行详述。第一部分聚焦“跨太平洋佛教诗学”,第二部分侧重“跨太平洋道家思想诗学”。本书通过多重解读这些文本结构,探讨“虚无”这一概念在美国诗歌和诗学中传播的最终途径,厘清美国诗歌中存在的异质文化,同时揭示美国诗人在文本实践中与美国文化相结合,产生新的、受到非西方“虚无概念”影响的文化价值观。

获取渠道
购书网站链接https://www.amazon.com/Poetics-Emptiness-Transformations-Thought-American/dp/0823231453

推荐理由
关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与吸收是学术界一个热门话题。本书选择一个单一但含义丰富的关键词“虚无”,集中阐述它多样性的词义转换。“虚无”概念来源于中国哲学和诗学,有多重诠释。本书揭示了其在美国诗学体系中的接受和吸收的不同途径。“虚无”以独特方式的进入到西方文学传统中,而这不同于西方传统思维模式。该书分别以欧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斯奈德(Gary Snyder)、叶维廉(Wai-lim Yip)和车学敬(Theresa Hak Kyung Cha)的文本为解读对象,总结出他们各自不同的“虚无诗学”。其中费诺罗萨的诗学依据汉字总体特征、汉语语法的不确定性和汉语诗歌韵律相关的宇宙观,斯奈德和叶维廉的诗学根据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学说,而车学敬则把道教炼丹术的概念文本与朝鲜萨满教相结合。本书探索了美国诗歌跨太平洋想象里发展起来的虚无诗学多样化,为了解中国文化在异质文化中的吸收和融合提供一个有益的尝试。
2推荐论文
《 北京即兴》 、 东方与抗议文化:解读艾伦·金斯堡的“ 中国作品”张   剑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摘要:金斯堡1984年访华的经历和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诗歌作品已成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学界普遍认为他的“中国作品”表达了“对中国的真挚感情”。然而这些作品所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深入探讨。本文希望通过对金斯堡“中国作品”的细读,通过还原历史背景,阐释这些诗歌建构了怎样的“中国形象”,它们对异质文化持有怎样的态度, 它们展示的“中国和东方兴趣”实质是什么,与金斯堡的抗议文化有何关系。关键词:金斯堡   中国作品   东方   异质文化   叛逆

推荐理由
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虽然是比较热门的话题,但对于作品中所反映的“问题”深入探讨,则较为缺乏。《<北京即兴>、东方与抗议文化:解读艾伦·金斯堡的“中国作品”》通过还原历史背景,对于金斯堡访华期间创作的七首诗歌进行文本细读,透过现象探讨本质,揭示金斯堡“中国作品”中所构建的中国形象,阐释其书写中国的目的。本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国人如何认识中国,以及在对异邦的认知过程中所必然发生的东方化和东方主义化的偏差。

获取渠道
《外国文学》,2014(3):122-129

【声明】本文版权归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网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联系原文作者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
  查看更多书目推荐,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