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来读文献 |《外语教师教育重点问题研究》读书活动干货分享(一)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主编:
徐浩 出版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语教师教育重点问题研究》是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策划的“重点问题研究”系列的又一“新成员”。本书主要针对从事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高校、研究机构研究者(尤其是师范院校外语专业教师)、各地中小学教研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一线外语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而编写。全书围绕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九个重点议题以及两个研究方法议题,对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作了全景式却重点突出的介绍、分析和解读,并提供了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具体建议。
本书共11章,其中第1—9章分别聚焦教师知识、教师认同、教师动机、教师合作、教师课堂话语、教师行动研究、职前外语教师教育、在职外语教师培训、教师教育者共9个本领域的重点、热点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乃至整个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第10、11章聚焦教师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和生态学视角,属于研究方法方面的议题, 但同时也蕴含着重要的理论思想。在第1章之前有一个引言,对外语教师教育作为一个学科领域进行了界定和解读,并从整体角度提出了从事本领域研究的一些建议。
本书各章的作者均为实际从事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经验丰富的知名学者和青年学者,在国内外均有诸多高水平著述,相信书中不仅有对相关领域理论、知识和方法所作的介绍,更体现着他们宽阔的理论视野和独特的研究经验。
本书中每一章的开始均为本章简介,对本章的议题和相关理论作界定,并介绍本章主要内容。第二,梳理涉及该议题的相关研究的研究脉络和发展历程,如问题/理论的缘起,以及此类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第三,对代表性成果进行介绍和评述。第四,对争议性问题和/或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和探讨,供读者在进行研究选题时参考。第五,对经典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尤其注重对研究方法的使用进行剖析与评价,或探讨研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的问题。最后是研究资源介绍,包括经典书目、重要期刊、网站、数据库等。总之,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秉承“简洁、易懂、有用、好用”的原则,希望能够真正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阅读过程中,建议大家首先反思外语教师教育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即“以实践为起点”,带着问题开展阅读;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并与同行充分交流,最终通过阅读开拓视角、深化理解,并思考如何改善现状、寻求创新,即“以实践为终点”。
祝大家阅读愉快!徐浩
第10、11章聚焦教师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和生态学视角,属于研究方法方面的议题,但同时也蕴含着重要的理论思想。建议阅读时结合书中案例重点理解相关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和理论是如何帮助我们观察、理解、解读相关现象和问题的。
生态学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有哪些异同? 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分析它们的异同实在不容易,因为太接近了。 相同点:(1)都是理论视角,而非某种模式,因此在具体实现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2)都强调建构和演变;(3)都强调内外互动。 不同点:生态学视角更强调系统观,更多地研究内外的双向互动;社会文化视角更强调主体性,落点是内化。 这是我个人的总结,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 可以说,这两种视角非常接近,比“互补”还接近。其实更像是从同一个房子的不同窗户向外看,只是视角不同,基点是一致的。
Teacher (de)motivation from an Activity Theory perspective: Cases of two experienced EFL teachers in South Korea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46251X16000300
摘要如下: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 the teaching motivation of two experienced South Korean teachers of English from an Activity Theory perspective. In the fall semester of 2013, we interviewed two female teachers with a similar amount of teaching experience in comparable school districts as study participants in an in-depth qualitative inquiry.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eachers' beliefs about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functioned as a crucial mediational tool for their teaching motivation, and that the two teachers' motivation levels progressed differently depending on how each of them exercised agency as a teacher. This study implies that, like L2 learning motivation, L2 teacher motivation also changes over time via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gents and contextual factors in an activity system. Pedagogically,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school administrators should be required to help teachers adjust to students' differing needs by providing a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请问是否有将社会文化理论和生态学等视角综合起来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已发表的论文或专著? 二者的结合是否可行? 在生态学一章作者提过,有些研究明确提出使用的生态学视角,而有些则是assume或默认生态学视角。因此,实际上二者并不矛盾,可以结合。但结合时会使某一具体研究的概念体系非常复杂、庞杂。因此,通常在一篇文章中是不会这样做的。一篇具体的文章还是要聚焦一个特定问题,理论建构不宜纳入过多内容。也就是说,理论框架要crisp一些。
第十章 P242/ 可否简要梳理下社会文化学派与传统认知心理学的差异?
关于社会学派和认知学派的差异,其中的历史故事很多。但文秋芳教授曾经写过一篇非常透彻的文章。
另《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一书的第一章内容也可参考。
可否详细说一下P249,10.3.3有关T. Tasker的研究中提到人种语义学原则? 人种语义学原则我确实没有了解过,不敢随意答复。但它应当是以人类学作为基础的,即研究某一cultural group的系统、全面的特征。具体还是要读文献本身,看看作者是怎么描述的。这里有一篇文献参考。
当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很可能只是提到了这个原则,而具体的内容可能需要看作者引用的原始文献是什么。
教师动机如何影响学生动机,这个在做研究的时候比较难测量,关于加强教师动机和学生动机互动的研究,有什么建议吗? 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不是很多见,所以建议先多做一些描述性研究,即在某个特定情境下,两种动机的互动到底有哪些patterns,可以全面观察,不一定测量。各种数据来源,如访谈、观察等都是有效方式。专门的研究方法可参考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师丛书的科研方法系列,但教师研究其实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No methodology is exclusive to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