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来读文献 |《外语教师教育重点问题研究》读书活动干货分享(二)
教师知识、认同和动机这三个领域的概念、理论都相对比较庞杂,建议读者能边阅读边画思维导图,以便更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理论及其相互之间的异同。
现有研究通常是按构成或任务领域来界定教师知识的。比如 Elbas(1983)认为教师知识的构成包括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自我知识、学校背景知识等,而Berliner(1995)则更多地按任务领域来界定教师知识,包括学科本身、课堂管理、教学专长、诊断专长等(两条参考文献见下)。当然,构成和任务领域兼顾的界定也很常见。不同界定方法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是研究者对界定教师知识最终的应用取向有不同的期待。按照构成界定,可能会更偏重在教师教育中更好地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而按照任务领域来界定,则可能更偏重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外语教师在知识上有何特殊性?
这一问题在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论述。我个人认为,外语教师知识的特殊性首先体现在外语语言知识上,其次体现在关于外语学习的知识。外语教师在知识上的特殊性问题,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偏少且不系统。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gap,值得大家探究。
教师知识、认同和动机之间是否存在互动?
教师知识、认同和动机三者都属于教师认知的重要方面,存在着交互。知识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就会不同,认同自然就不同;知识是信念的基础,而动机往往与信念有关,因此知识也会间接甚至直接地影响动机。思考教师知识、认同和动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将教师认知中看似零碎的几个方面贯通起来。做教师教育的研究,研究者需要尽可能先从全局考虑,然后再聚焦到某一个具体的点上。
“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取向更倾向于把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分别来教,之后在实践中再结合。比如,先把外语本身学好,再学如何教的一般知识,然后二者再进行结合。而学科教学取向直接从教学科的需要出发,缺什么教什么,更偏重实践需要。比如,不会教听力,那么就学习如何教听力,但这一过程中可能既涉及听力学习的知识,也涉及听力教学的知识。
我国设置的教育硕士,实际是两个取向兼顾的,但我个人感觉是更偏向“学科教学”取向。
(接上题)信阳师范学院的学科教学(英语方向)课程表,有语言学发展前沿专题、语音教学理论与方法、教育学原理等,然后还有英语教学方法,偏向上题中前者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取向,该如何理解?
中国的教育一直受凯洛夫教育学影响很大,非常注重知识体系建构。所以,这样的培养方案体现了我们的教育传统。
第一章P14/ 什么是教师专业知识场景?请举例说明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专业知识场景、专业身份之间的关系。
场景(landscape)就是全貌、整个环境。我们都是在具体环境下的具体实践中建构知识和身份的。比如,给公共外语的学生留听写的作业,大家可以想象这是一个什么场景。不同的老师来自不同学校,场景不同,那么大家在从事这样的实践时,一定有不同的认识,即不同的实践性知识,那么在这样的场景下留作业时,自己、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就建构了不同的身份。打个比较粗糙的比喻,就像大家都吃晚饭,但因为所在场景不同,吃的东西不同,一起吃的人不同,身份自然不同。
第二章P40/ 后结构主义思潮是怎样的思想?体现在什么方面?对教育观念有什么影响?
我个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更是一种思潮,而和它非常相关的后结构主义是一个理论体系。总体来说,后结构主义也好,后现代主义也好,都反对“基础”和“本质”,认为事物并不存在什么根本的内核,而是多元、动态、没有固定中心的。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偏离”可言。在教育观念上,体现为更加宽容地对待各种方法和方法论,更加强调多元化和差异,而相应忽略现代主义所重视的基本规律和万变不离其综的“综”。
第三章P67/ 在教师学习动机的研究中,我国研究者李金波、徐百华(2004)和任亮、徐富明(2005)的典型成人学习动机类型对比中,前组研究者提到的“职业发展动机” 类似于后者的“竞争需要动机”,那么后组研究者提出的“职业规划动机”该怎样理解呢?怎样区别“职业规划动机”和“职业发展动机”呢?
这两个研究使用了区别很大的分类法,因此各自其中的某一类,即使用词接近,也不宜进行比较。建议分别阅读两篇文献,以更详细地了解这两种动机在两篇文章中各自的定义。两篇文章的参考文献如下:
如何区分教师身份和教师角色?
身份(identity)一般指的是自己认为自己是谁,重心在“自己”的感受上。当然,外界的影响和互动建构了这种感受。而角色(role)更强调客观从事了什么行为。比如,一个还没当老师的师范生,可能就已经有了做教师的身份(identity),但只有入职后才可能有角色(role)。
在目前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身份应该主要做哪些方面的改变? 供给侧改革,我个人理解,其实是“质量”提升,这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一致的。教育要更好地满足学生需要。
在教师知识方面,除了通过质性的叙事探究去了解教师知识的动态建构外,有哪些量化方法,比如好的量表,去测量教师的知识构成和现状?
教师的能力其实很难测,变量太多太复杂,但教师知识相对容易测量。TKT考试可测量教师知识。
TKT(Teacher Knowledge Test)是为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中小学或成人英语教师研发的英语教学能力证书,主要测试考生对语言及语言应用基本概念的掌握,以及对教学与学习的背景知识及实践过程的把握。TKT 重点考核考生所掌握的教学知识,而不考察考生的英语语言能力。TKT 包含五个证书:
1、语言及语言教学背景知识证书2、计划制定及教学资源利用证书3、教学组织与学习过程管理证书4、英语语言知识证书
5、学科内容与语言整合教与学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