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好文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范式新进展(上)(文/于翠红 刘件福)

于翠红 刘件福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1-03-17
作者
山东工商学院 于翠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刘件福

本文原载于《现代外语》(双月刊)2015年12月,第38卷第6期。本文分上、下篇连载,原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并登陆中国知网(CNKI)查看。

提要
认知语言学探索语言、人脑和心智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二语习得领域中的众多问题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本文在对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范式新进展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认知语言学可为二语习得提供连贯、适切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参考,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化又可丰富和检验认知语言学理论假设,推动理论体系不断成熟和完善。本文同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认知机制、研究范式

1. 引言
以“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Lakoff 1987)一书的出版为肇端,认知语言学研究不断蓬勃发展。与传统研究范式不同,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将基于使用的模型奉为圭臬,强调语言本质上是社会的,坚持对人类语言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及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时应遵循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日益广泛应用于第二语言教与学,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研究范式,既有利于客观审视语言运用中的动态变化,也有助于宏观阐释现象背后的内在联系和认知机制,为多维度研究、认识语言习得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本文在分析、整理近10 年国内外二语习得领域认知语言学核心概念应用实例的基础上,对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范式新进展进行系统综述和评析,指出认知取向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实践意义及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同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 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相融合的研究范式新进展

早在本世纪初,Robinson (2001) 就曾对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认知理论及二语教学中渗透的认知因素进行过系统探讨,提出二语习得研究的认知取向,即通过解释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推理和智能结构,揭示语言加工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近年来,研究者(Robinson & Ellis 2008;Boer & Lindstromberg 2009;Littlemore 2010;Lu 2011;Tyler 2012; Hulstijn et al. 2014) 基于图式、范畴、识解、心理空间等核心概念对二语习得和教学中的诸多现象给予了独具匠心的阐释,其研究方法也从传统的以内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语料库或心理实验的实证研究为主(Jin 2011;Murphy et al. 2012;Taler et al. 2013),形成了一系列可供操作的研究范式,不断拓展和深化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近10 年该领域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和评析。

2.1 力动态模式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不是封闭、自足的系统,而是一个不断受其使用者影响的动态实体,语言的动因根植于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涌现于人们的交往互动,不仅具有异时性(heterochrony),还具有很强的异质性(heterogenicity)。认知语言学通过将人类“近取诸身”的感知和体验与语言表征和心理表征有机结合,将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心转移到学习个体对物理世界的体验及其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构成全面解释和指导当代语言教学与研究的动态模式。其中基于动力学的情态动词、介词认知观在二语习得中运用最为广泛,下文重点对此进行评述。 情态动词是英语表达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关涉人类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主观活动,反映说话人的态度、观点以及看法等。尽管母语者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不同情态动词传达的不同含义,却很难将之准确付诸文字。传统情态理论倾向于在句法结构层面描述情态动词的意义和用法,然而由于这种描述是静态、孤立的,并不能很好地对其使用中的多义性及意义的交叉混合做出合理阐释(Tyler 2012)。Talmy (1988)、Sweetser (1990) 的动态演变模式理论(Dynamic Evolutionary Model,简称DEM) 通过将情态动词看作相互联系的动态系统,提出情态动词的根意义(即作为助动词的意义)与物理力学、障碍以及路径紧密相关,并基于力的不同来源及种类,将情态动词的外部社会和内部逻辑推测两层使用含义联系起来,对英语常用情态动词进行了系统诠释。Tyler et al. (2010,2011) 将DEM应用于课堂情态动词教学的实验证明,与传统静态讲解法相比,借助图表或者场景形式的力动态示意图分析情态动词的意义,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得更好的认知效果。 同样,用以表达空间关系的介词常常与动词、名词等搭配喻指时间、状态、过程、关系等抽象概念,语义丰富、延伸义概念邻接(conceptual contiguity) 可以感觉但不易分辨,对二语者而言习得难度很大。传统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分析由于忽视空间位置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对介词做出全面的、令人满意的解答。Tyler (2012) 根据真实世界动力学、同一场景的不同识解以及隐喻化思维三大认知原则对英语基本介词的核心意义、延伸意义、接触意义、从属意义等多义系统及义项扩展路径进行界定,通过构建介词的原则性多义网络(Principled Polysemy Network) 和不同语言空间语义上的差异,为二语学习过程中介词不同义项的习得顺序、特征和困难提供了可供解释的理论框架。Tyler et al. (2010) 和李佳、蔡金亭(2008)等针对不同母语背景英语学习者进行的教学实验也证明,力动态模式指导下的介词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前者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提高介词意义的短、长时记忆,还能有效避免来自母语空间概念的干扰。
2.2 (非)范畴化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面对千姿百态的经验世界,人们的基本任务是按照事物的共性特征或规律进行分类,即范畴化。语言习得过程是对范畴必要特征集逐步认知、掌握的过程,最先被掌握那部分属于原型范畴,在认知层次上最显著且较少受到脑损伤影响(Rogers & McClelland 2004),以此为出发点,学习者根据相似性向上或向下扩展、调整,形成上、下位范畴,并通过隐喻认知模型发展出抽象范畴。这种由中心向语言其他边缘特征习得的层级结构引发了基于语言节点关系的分布式认知 (distributed cognition) 和全局匹配模型(global-matching model) 的探讨。Dennis et al. (2008)、Neely & Tse (2009)、Maguire et al. (2010)、马书红(2010) 等的研究均表明,词汇不同义项习得水平与其在语义范畴中的排列顺序有关,核心成员习得优于非核心成员。Murphy et al. (2012)通过四个实验对词汇习得各阶段的反应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学习者通常借助层级结构学习和储存词汇,而在提取阶段则更多地使用基于特征比较的语义推理。范畴化视角下的词汇教学能够指导学习者利用语义聚合和切分对相关语义进行区别和联系,不仅有效克服传统语义范畴难以解释的语义模糊问题,还有助于新词项在心理词库的整合和内化,提高词汇的语境化处理效率。 Taler et al. (2013) 使用神经心理成套测验(Neuropsychological battery) 对英语单语者和英法双语者进行的语义分析实验发现,范畴化在母语和二语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由于二语习得通常意味着学习者在既已形成的母语概念系统和百科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重组,其母语概念范畴体系承担二语习得不可或缺的媒介。Van Gompel et al. (2012) 以英语母语者为研究对象,得出及物结构是范畴通用表征模式,不及物结构是具体词汇表征模式的结论;赵晨(2014) 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则发现不及物句为范畴通用表征模式,而及物句为具体词汇表征模式。可见,受母语和目标语范畴化体系的双重影响,对目标语范畴间的语义共享及目标语和母语范畴化差异进行区别不仅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还有助于二语学习者语言类型学意识的构建。 范畴化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从差异中找到相似、从个别中发现共性,将浩繁的概念组织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便于存储和提取的词汇库,既能在功能上实现认知的经济性,又能在结构上最大量地反映感知世界。然而,范畴化并非一成不变,为满足不断出现的认知与表达需求,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主体会根据言语表达和语境需要,提取某些词语的类概念信息,重新建立新的关系和联系并获得新范畴特征,即非范畴化。构建范畴动态演变的语言认知观,有助于对语言发展变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及不同语用条件下的相互联系与差异做出更为精细的描写和解释(刘正光 2006:75),为语言系统中各种非常规表达提供可供分析和解释的理据,如用非范畴化解释“Vi + NP”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词汇意义及使用语境。于翠红(2013) 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视、听觉词汇及其听力信息加工机制对听力过程中词汇非常规义项的识解机制进行研究,强调二语加工过程中语义线索的可获得性与在线语块结构的融合,提出学习者非范畴化信息加工绩效与其词汇语义网络所触发的图式效应紧密相关。 范畴化和非范畴化是主客体基于体验互动的结果,贯穿语义发展的整个过程。范畴化通过分类将语言秩序化,非范畴化则体现着语言的创新性。二语教学中对词汇义项范畴及非范畴化衍变过程进行讲解,既可以引导学习者把握语言范畴特征发展的连续性,又有助于他们认识语言图式的相对离散性,为理解和分析语言习得序列及阐释语言中的归化和异化现象提供必要的认知理据。

【声明】感谢《现代外语》编辑部授权iResearch进行本次转载。本文版权归《现代外语》编辑部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