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点 | 构建我国外语教师的精神家园 “教育语言学”的学科意义与范式创新

编者按:近些年来教育语言学在我国开始逐渐被学术界认识,文章摘录《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年第3期“教育语言学研究”专题文章中的部分精彩观点,以期促进教育语言学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教育语言学学科的意义

邹为诚

在我国,教育语言学主要关心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的问题和解释其中的现象,它有清晰学术目标: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服务。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术体系把语言教育研究置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内,这种认识导致语言教育研究长期处于语言学之下,把语言学研究,尤其是理论语言学研究当成是语言教育研究的理论来源,把语言教育当成是语言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我国在语言教育研究方面出现了许多严重的偏差,大量的急迫问题被人为地忽视了。


教育语言学是一个关心语言教育,尤其是第二语言教育实际问题或者现象的学科,它的理论来源广泛,它不会被某一种理论牵着鼻子走,因为它的最终目标不是建立或完善某一种语言学理论或者学说,而是解决一个与第二语言学习有关的问题或者解释和第二语言学习有关的现象。


教育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创新及其借鉴意义

沈骑

韩礼德明确指出教育语言学具有超学科性(Halliday,2007:358)。教育语言学研究的立纲之本就是以具体的问题作为研究中心,整合语言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知识,以超学科研究范式,将实践与理论、研究与政策有机融合,动态关联而不进行孤立研究(Hult,2008)。由此形成教育语言学“基于实践”(practice-based)—“问题驱动”(problem-driven)—“政策指向(policy-oriented)”三位一体的“3P”研究范式。教育语言学以“问题探索”为研究导向,是区别于传统应用语言学研究范式的一次颠覆和创新,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困扰”应用语言学学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而且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从问题到实践为主导的研究中,推动学科理论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语言学的学科创新对于我国外语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科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为中国外语教育研究提供了学科发展新思路和新方向。


教育语言学之于外语教育研究的学科意义首先就在于要确立外语教育研究的学科主体性地位,将外语教育研究建立为运用多门学科知识、理论以及方法以解决和研究外语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实际语言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建立“外语教育研究”学科,并不是在外语学科与教育学科之间建立一个交叉学科“穿新鞋,走老路”,而是应该整合现有外语学科、教育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深挖外语教育研究学科内涵,实施学科整合战略。应当借鉴教育语言学的三个学科立足点,开展外语教学研究、外语研究中的教育学以及教育学中的外语问题研究三个维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教育语言学基于“问题探索”的超学科研究范式同样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外语教育研究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用问题来驱动研究和理论创新;必须基于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扎扎实实的调查,用具体数据和事实说话,为外语政策变革提供科学参考;需要广泛涉猎并了解来自应用语言学、人类学、区域研究、教育学、文学、外语教学、理论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

 


教育语言学的外语教师角色定位及转型

严明

脱离了教育文化机制理论谈教师角色终究是纸上谈兵,外语教师角色定位是教师发展的必要前提,它再也不能禁锢在语言学理论主导的空中楼阁之上,教师角色定位脱离不了对所处教育文化机制的深刻洞察,从而整合成“上接仙气”的研究者与“下接地气”的当事人的主客双重角色。

 

付大安

在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大背景下,一部分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教师向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转型是时代的必然。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外语授课者,同时也应该成为某专业领域的“准从业者”(高战荣,2012)。EGP教师要首先消除对ESP教学的恐惧,同时纠正对ESP教学的误解。


文中所引参考文献

Halliday, M. A. K. 2007. Applied linguistics as an evolving theme[A]. In J. Webster (ed.). Language and Education[C].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Hult, F. 2008.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linguistics[A]. In F. Hult & B. Spolsky (eds.). The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Linguistics[C].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高战荣,2012,国外ESP教师教育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知识发展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4):85-90。

专题文章列表

邹为诚,2016,教育语言学:我国外语/二语教师的精神家园[J],《外语与外语教学》(3):2-6。

沈骑,2016,教育语言学的学科创新及对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学科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3):7-13。

严明,2016,角色与机制的融合: 教育语言学视域中的教师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3):14-20。

付大安,2016,地方本科院校 EGP 教师向 ESP 教师转型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3):21-27。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婷婷/摘编)

*文章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