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 中国翻译现状窥探与反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前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翻译事业快速发展,但也面临多种挑战,无论是翻译研究的多元化要求还是翻译师资队伍的培训、翻译服务业的完善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寻找突破。针对翻译现状的不同面,究竟存在哪些具体问题,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本期“热点聚焦”精心汇编了分别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的四位专家就“中国翻译现状窥探与反思”这一话题进行的多视角探讨。他们或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出发点深入探究国内翻译研究现状,或直面国际翻译学界领军人物,从国际视角提出中国翻译发展方向的参考,或以跨学科视角(经济学方向)试析中国翻译服务市场现状,或从伦理建设角度给予翻译行业健康发展的启示。因篇幅所限,各位专家的成果并未全部呈现,只望以此提供多种思考角度,读者能从宏观方面了解当前中国翻译发展的前景与问题,并反求自身,探索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和贡献方向。
张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翻译(口、笔)理论与实践等。
我国翻译研究现状考察——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0—2013)的统计与分析
当前,以翻译为核心的语言服务行业蓬勃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翻译人才的培养、翻译现象的综合考察与分析已成为各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客观评价当前中国翻译研究的不足、判断未来研究走向、提高中国翻译研究的整体水平,本文对国家社科基金翻译类项目(2000—2003)进行详尽地梳理。
研究发现我国翻译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以语言学科为主体,翻译研究的多学科发展趋势明显 ;
2)研究主题日趋多元,文学体裁、典籍文献、语料库技术成为研究重点;
3)重视本体与微观研究,强调文本信息的转换与阐释。
与此同时,中国翻译研究也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研究创新乏力;
2)社会应用性、政策咨询性研究匮乏;
3)中译外研究不足,特别是翻译效果调查与分析亟待加强;
4)研究模式单一,定量研究方法不充分,跨学科研究方法待加强。
由此,本文从指导方针、研究主题、模式与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翻译研究的未来发展规划。以下是简单分析报告:
一、翻译研究的描述性分析
1. 统计介绍: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类别划分,以2000年至2013年为时间节点,调查8大类项目:重大、重点、一般、青年、西部、后期、成果文库、中华学术外译。
2. 统计结果:21世纪以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量达31675项,其中语言学类达1926项,翻译类达360项。翻译类项目数量持续增加,比重有所提高。
3. 项目类别比重:一般项目比重最大(47%),其次是青年、西部、后期项目。近年来,翻译类重大重点项目增长迅速。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自2010年设立以来增长迅猛,近三年平均增长幅度是85%。
4. 学科分布:语言学科比重最大(48%),其次是中国文学、宗教学、哲学等。重大重点项目中哲学学科比重最大(主要是外国哲学著作的翻译与研究)。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经济学比重最大。人口学、考古学、外国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尚未进入此项目,可成为未来实践型翻译项目关注的对象。
5. 研究人员与机构:项目负责人主要来自高校(91%)。
6. 讨论与总结:翻译研究未来发展势头强劲。翻译研究与语言及语言学科关系最为紧密。未来翻译研究的基本战略是语言路向与文化路向相互吸收融合。中国翻译研究的主体是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与研究人员,其他组织参与度明显不足。
二、翻译研究的系统分析
1. 研究性质:根据研究目标的性质和效用,翻译项目分为四类:1)基础性本体研究多为翻译本体要素分析。2)应用性实践研究多为翻译操作规范与实践。3)社会性认识研究多为翻译社会影响分析。4)综合性研究兼有上述三类之两类或三类。
2. 研究层次:根据翻译对象的层次,翻译项目分为微观与宏观两类。
3. 研究跨度:根据研究对象的时间范畴,翻译项目分历时和共时两类。
4. 研究主题:
从整体分布看,中国翻译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七大类:
1)翻译实践、策略与产品(比重最大,40%)
2)翻译理论研究(稳步增长)
3)信息与语料加工技术(近年来热点)
4)翻译历史(始终关注的重要议题)
5)文本的译介与传播(近期考察热点之一)
6)译家研究(翻译主体性研究的一项内容)
7)翻译教学、翻译批评、翻译市场、翻译过程等(关注严重不足)。
从翻译研究项目“热点词”分布看: “文学”频次最高(30次),“历史”“语料库”“佛教”“典籍”备受关注(均20次以上), “文化”“评介”占据一席之地, “传播”“编译”“批评”关注有限(均不到10次),而“教学”“市场”“能力”等颇受冷落(均不到5次)。
5. 翻译方向:从整体分布看,根据对语言转换方向的侧重,分为外译中和中译外两类。从中译外题材分布看:集中于中华典籍,其他题材逐步升温。
6. 翻译类型:对翻译工作类型的划分,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类。笔译是翻译研究的绝对核心(占97%),口译研究凤毛麟角。
7. 研究方法与策略:非数据特征的研究方法比例最高,跨学科方法比重很小。
8. 讨论与总结:
1)理论与实践并存,但“知”“行”分离。理论性研究均为应用或验证分析,批判性思考不足,理论或概念创新更为少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不多。
2)“体”“用”兼顾,但“虚”大“实”小。翻译研究多关注微观本体性现象或属性也考察翻译实践操作规范的形成与作用,但需求导向的宏观社会应用性研究明显不足。
3)“现实”“历史”交错,但“点”多“线”少。翻译研究的共时特性突出,热衷于翻译现象静态属性的阐释或证明,而对翻译活动的历史性解读、对翻译概念和规范演变规律的动态探索明显不足。
4)主题多样,但“冷”“热”不均。容易造成雷同主题的“重复建设”,对翻译批评等“边缘地带”的关注与扶持,有助于开拓翻译研究的新疆域。
5)中外兼修,但“内”“外”有别。外译中的实践与研究依然是重点,而中译外不仅比重偏小,而且多为文本的语言转换(如中华学术作品外译工程),对中译外的组织程序、质量控制、接受效果等关键要素尚缺乏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6)方法多元,但“量”“性”不齐。研究方法逐步摆脱了中国传统译论的主观印象与研究,量化的实证数据收集与系统分析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发展特征,但尚未形成规模。
三、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
1. 指导方针:1)明确战略性、前瞻性原则; 2)强化应用对策性研究,同时注重基础理论研究;3)强调普遍与特殊相协调,协调中国翻译特色与翻译普遍规律的关系。
2. 研究重点:
1)服务国家战略的咨询主导型项目
a) 中国对外翻译活动的系统调查与分析
b) 中国周边地区的文化传播与对外宣传
c) 基于语言文化战略的翻译政策研究
d)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拓展分析
2)构建行业规范的市场主导型项目
a) 翻译立法的推进与实施
b) 翻译市场规范研究
c) 翻译技术与翻译产业的整合与创新
3)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主导型项目
a) 翻译人才库的建设与应用
b) 市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
c) 翻译教学研究的系统化与专业化
4) 创新学科探索的学术主导型项目
a) 翻译理论的“中国特色”研究
b) 相关问题的专题性系统研究
3. 组织模式与策略:
1)组织模式
a) 多学科合作、跨学科整合
b) 多机构协同、多主体参与
2)方法与策略
a) 定量与定性平衡
b) 基础与应用并重
c) 证实与证伪促进
d) 共时与历时协调
e) 描述与解释配合
摘自:张威,我国翻译研究现状考察——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0—2013)的统计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第106-118页。
吴攸: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比较研究、欧洲社会与文化、翻译。
师资、课程与翻译的职业化——Frans De Laet 教授访谈录
弗兰斯·德莱特(Frans De Laet)教授是国际翻译学界的资深学者,在翻译人才的培养与翻译事业的发展规划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与独到的见解。2016年5月,在笔者与他进行的学术访谈中,德莱特教授中肯地评价了中国当前口笔译教学与培训现状,分享了欧洲口笔译课程设置与改革的经验,并对中国MTI项目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Frans De Laet教授
德莱特教授认为,二战后,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出现刺激了国际上对语言服务的需求。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翻译事业直接进入了口笔译发展的最高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为那些翻译专业的学生寻找更好、更合格的教师。此外,由于当今中国对语言服务的需求更为多样化,社会对多语种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小语种语言类教师进行翻译方向的相关培训。因此他认为,应当鼓励教师们改变对语言的既有看法,而多语种翻译的师资培训无疑是当前最大的挑战。
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他认为,由于口笔译具有很强的职业倾向性,因此翻译学并非纯粹学术研究性质的学科。而从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转而可以服务翻译教学,并用以指导实践。因此应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二者密不可分。
关于中国翻译课程的设置问题,德莱特教授认为,当前最有效、简单的方法是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但若牵扯到经费预算就变得难以实现。有效利用时间进行训练对译者来说尤为重要。此外要进一步发展口笔译的语料库建设。理想的课程设计应该是使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尽可能多地获得翻译训练。
德莱特教授认为,中国的MTI项目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既要设置普遍适用的翻译核心课程,还应当提议各院校根据自己地域特点与专业优势,辅以差异化的专业课程。如若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翻译硕士学制由两年改为三年,应在第三年增加翻译术语的课程。口译方面可增加口译新技术、同传室技巧的培训。
中国翻译职业化任重而道远,他认为翻译作为一项职业没有受到重视和法律保护,欠缺相关法律法规,无法确保翻译职业的延续。
德莱特教授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充满信心,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阻碍。目前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还主要停留在政府和机构的层面。在民间层面中国文化传统仍不为多数人所知。新世纪中文在全球受欢迎度很高,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却被边缘化,文化影响力被低估。
在谈及中国翻译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愿景时,德莱特教授认为中国学术期刊实现国际化与汉语国际化进程密不可分。同时,部分期刊可以逐步尝试接受英文投稿,在每期都刊发一定数量的英文稿。针对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投稿方面,他指出一方面中国不乏在国际翻译界十分有影响力的学者,另一方面不少中国学者仍没有适应国际认可的写作方式,比如在论文中会习惯性对西方学者及其理论成果进行长篇累牍的介绍。他提出中国学者对翻译的研究应该拥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风格,同时应当注意论文引证的格式。
摘自:吴攸、李珂珂,师资、课程与翻译的职业化——Frans De Laet 教授访谈录,《上海翻译》,2016年第5期,第77-82页。
司显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翔宇领军学者”教授。研究领域为翻译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英汉语言比较、语言服务等。
试析中国翻译服务市场现状:基于柠檬市场理论
随着全球信息交流需求的增加,翻译服务的经济价值逐渐体现。以往学者对于翻译服务的经济视域解读都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信息对称假设之上,然而翻译服务产品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轻易形成柠檬市场,降低市场上产品的平均水平,造成市场萎缩。本文运用阿克洛夫(Akerlof)1970年提出的柠檬市场理论分析了我国翻译服务柠檬市场的成因,并提出了以市场治理为主、行政治理为辅的治理对策,试图为我国翻译市场的健康发展献策。
柠檬市场理论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提出的。阿克洛夫以二手车市场为例阐述一种现象,说明二手车市场是典型的不对称市场,只有“卖方”可以分辨好车与“柠檬”,受利益驱动,有些卖方向市场提供低质量的商品,以谋求高额利润。其危害是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以及整个市场的萎缩。对此,文章指出,分析我国翻译服务柠檬市场的成因及提出治理柠檬市场的对策要从供给方、需求方和市场三个角度入手。
在形成原因方面:1. 供给方:中国翻译服务业巨大的市场前景,加之较低的进入门槛,让一些水平较低的私人或企业进入市场。还有些翻译产品提供者在翻译环节上进行缩减,进一步影响了翻译产品的质量。2. 需求方:买方缺乏判断翻译产品质量高低的方式及信息,导致低端翻译产品的提供者有机可乘。3. 市场本身:许多缺乏相应资质的翻译企业进入市场,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新的时代环境也为市场带来新的挑战。“垃圾信息”的存在加大了翻译监督和管理的难度。
在治理对策上,要从市场治理和行政治理两方面入手,在充分发挥市场主动性的同时,辅以行政规范,确保翻译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市场治理围绕有效信息的传递,包括信息显示机制、声誉机制、质保机制等方面。行政治理方面,主要途径是政府加强监管性质量检测和建立产品责任制度。重视翻译产业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政策、财政和金融扶持加快翻译行业产业化,提高翻译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在“互联网+”及大数据背景下,行政治理也需要结合互联网平台的特点,进行有效监管以保证翻译服务业在线上线下都能健康发展。
摘自:司显柱、郭小洁,试析中国翻译服务市场现状:基于柠檬市场理论,《中国翻译》,2016年第5期,第65-69页。
苗菊: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翻译教学研究。
试论构建翻译行业伦理理论体系
文章以行业视角视翻译为经济服务活动,指出翻译是由资源分配、技术应用、项目管理、客户服务、规范制定、政策约束等多维生态节点互动互联形成的生态网络,而翻译伦理是整个网络运行的规则和契约,在翻译生态网络的关键节点中产生导向、约束、规范、促进等效应,系统构建翻译伦理体系对于翻译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翻译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本文从问题意识和创新思想出发,以学术理论体系创新、翻译行业理论人文体系构建为研究目标,认识到伦理建设缺失的问题是新型翻译行业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提出在两方面系统地进行翻译伦理建设:一是创新建立翻译伦理建设的理论基础;二是创新构建翻译行业伦理人文体系,即宏观体系、微观体系和制约体系。
翻译行业伦理人文体系的理论基础是: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论;4. 当代西方社会学基础理论;5. 当代西方伦理学核心思想。
翻译服务业伦理是由宏观体系、微观体系和制约体系构成的多层次立体概念。宏观体系由礼道伦理、平衡伦理、共存伦理构成;微观体系由管理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构成;制约体系由产业政策、规章制度、法律规范构成;开拓翻译服务业伦理中西理论渊源,分别以中国传统礼道哲学、当代西方伦理学、当代西方社会学支持宏观体系、微观体系和制约体系构建。
在方法论方面,实地调研翻译服务业发展现状,包括经营模式、工作流程、行业规范和政策支持,掌握行业动态,提供实践依据;开展伦理理论基础研究,探索礼道伦理思想、西方伦理学、西方社会学在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宏观体系、微观体系和制约体系的内容构建和方法论构建,最终目的是形成有利于翻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伦理人文生态环境。
摘自:苗菊、宁海霖,试论构建翻译行业伦理理论体系,《翻译界》,2016年第1期,第61-73页。
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授权。
了解 翻译
学习 翻译
需要一辈子的工夫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