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法连:“一带一路”背景下ESP教学改革与涉外法律人才创新培养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会长张法连应邀到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管理学院、山东政法学院、齐鲁师范学院、甘肃政法学院等高校,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ESP教学改革与涉外法律人才创新培养的主题,作了一系列精彩的学术报告。下面是对该系列学术报告重点内容的总结、概括,以飨读者。




一、“一带一路”的内涵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译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简称“一带一路”(英文翻译为“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英文缩写为 “B&R”)。“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而且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initiative),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内涵涉及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在推进“一带一路”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防止步入“一带一路”上的“雷区”:1. 防止主观框定“一带一路”范围;2. 防止不当用语:“桥头堡”、“排头兵”、“主力军”、“战略”;3. 防止误读“一带一路”是输出过剩产能;4. 防止过分强调“中国性”;5. 防止将其政治化,不要刻意回避中国的经济利益;6. 防止被宗教势力利用。





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

“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盈的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我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实现“中国梦”,开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助推全球合作共赢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和平崛起的负责任大国,要在崛起后有效参与全球治理,必须要遵守国际规则,懂得游戏规则,按照游戏规则来办事,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涉外法律人才。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发起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早已启动。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切实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参与国际机构组织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有力提升中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的迫切需要。组织实施好这一计划,要坚持分类培养,着力打造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启动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确保我国法治道路中国化、推动法学理论实践化、推动法律人才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全国高校的法学院和外语学院要联合起来创新发展,把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





三、法律英语是培养涉外法律人才的关键 

法律英语是ESP(专门用途英语)的最重要的分支之一,是应用性极强的交叉性学科。法律英语不是法律和英语的简单相加,应是法律学科与英语语言的有机结合,而其核心在于服务涉外法律工作。法律英语是指普通法国家以普通英语为基础,在立法和司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变体。主要指英美国家表述法律科学概念以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的用语。


我国法律英语的短板突出,差距明显。中国的法律实务者缺乏系统性训练,难以独当一面地组织世贸争端的整体诉讼策略、撰写书面陈述和出庭抗辩;多边谈判大多以一种被动的姿态面对世界。据全国律协最新数据,我国涉外法律人才奇缺。中国法律人才的差距主要在法律英语。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涉外法律工作,而英语又是国际通用语,因此法律英语的语言价值上升。司法部、外交部、商务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日前印发了《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意见》。法律外语则是完成涉外法律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一带一路”涉及外语语种众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涉外法律工作必需的工具语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法律英语更是法律语言教学与研究的重中之重。





四、ESP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创新大会上谈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是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法律英语就是新兴的交叉学科。高校外语教师需要转型发展。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日益突出,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无视社会的现实需要。有些高校英语教师孤芳自赏,其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英语学习成了“空中楼阁”。外语专业和法学专业面临相似的困境和尴尬:规模庞大,“千校(院)一面”,高度同质化,学生就业率低,学科贡献率差,成为了被教育部亮红牌最多的专业之一,是众所周知的“难兄难弟”。特色办学、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仲伟合教授指出,外语教育要服务于“国家核心利益”,服务于国家战略。ESP(专门用途英语)顺应时代呼唤,满足国家现实发展需要,成为大学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作为ESP的重要分支,法律英语学科前景广阔。当今社会,“法律”的内涵无限扩大,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法律素养成了个人发展的基本素养。法律英语教学不仅对于培养“精英明法”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法律职业人才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强化法律意识,训练法律思维,了解法律文化,促进司法体制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法律英语时代即将来临

现在学习研究法律英语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一带一路”倡议被广泛接受,潜力巨大,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日益增强,为法律英语的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决定了法律英语学科的基本内涵。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英语专业教学和法学专业教学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寻求出路以摆脱目前的困境和尴尬局面,为法律英语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客观条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社会有识之士意识到法律英语对于培养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的重要意义。大学法律英语和法律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高校统编法律英语系列教材的出版发行,法律英语证书(LEC)考试的蓬勃兴起,有力促进了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的深入开展,预示着法律英语的时代即将到来。


张法连教授简介: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学博士(JD),中国政法大学/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法律语言(法律翻译)、美国法治文化、法律英语教学。


*本文转载自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