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 | 我的课题申报失败史
专家简介
王颖冲,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
近五年主持项目:
● 2017,亚太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招标项目,中国文学外译之传播路径研究
● 201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文小说英译的海外评价与接受研究
● 2015,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年度重点课题,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翻译出版现状调研报告,优秀结项
● 201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京味小说翻译及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课题申报之路
去年我有幸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名称是“当代中文小说英译的海外评价与接受研究”。但与其说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课题申报的经验,不如说是来分享一下我的失败史。
我的国家社科基金申请始于2014年,那时我刚留校工作,申报的题目是“中文小说英译丛书比较研究”,比较二十多年间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以及美国在小说英译选材和翻译策略方面的异同。但可能由于选题的研究价值有局限性,也没有太多前期成果,未获通过。不过申报过程所付出的努力也不算白费,最后它作为校级课题立项了,也做出了几篇研究成果,如“现当代中文小说译出、译入考察与比较”发表于《中国翻译》(第一作者),“中文小说译介渠道探析”发表于《外语与外语教学》。这些研究为日后其他文学“中译外”项目的申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5年时,我再度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选题改为了“中文小说英译的海外评论和影响研究”。通过相关资料搜集和研读,我当时认为这个领域内谈译介的多,谈接受的少。研究中国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国外读者对中国文学、文化及社会的认识与态度,挖掘原因,有助于引导翻译出版行业健康多元的发展,对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提高国家软实力等现实层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在文书撰写方面缺乏经验,写得比较宽泛,校内评审和答辩时专家认为话题过大,很难把控,最好选择有代表性的个案来考察。仓促之下,我临时把题目换成了“老舍作品英译中地域文化特征的多译本比较研究”。但是这一改动并不明智,因为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中现有研究较多的作家(如夏天2009;李越2012等)。同时,地域特色的翻译也并不新奇(如邵璐2014年的项目“认知文体学视域下阿来小说地域特征性及汉英平行文本对比研究”、周领顺2015的重点项目“汉语‘乡土语言’英译实践批评研究”等)。这个题目在研究意义和创新性方面就要弱很多。
2016年,本着“屡败屡战”的精神,我第三次参与申报。本来有朋友建议可以改报教育部的,但我想着再过四五年就没法申请国家社科的青年项目了,而教育部对“青年”的定义则宽至40岁,因此还是决定再试一次。这次我的申报题目又改回了“当代中文小说英译的海外评价与接受研究”,因为通过一年的积累和进一步研究,我重新认识到这个话题的价值,认为依然有内容可做。这一年我完成了外文局的重点项目“中国当代小说英译的出版现状调研报告”,并以优秀结项,同时也写了几篇相关的文章,包括“洞见、不见与偏见——考察 20 世纪海外学术期刊对中文小说英译的评论”发表于《中国翻译》(第一作者)、“中文小说英译研究若干问题”发表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从‘译丛文库’特色看译者身份认同”发表于《山东外语教学》。这一次相当于是提前一年开始准备,思考、撰写和修改的时间也更为充分,在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研究内容、方法等问题的叙述上更加具体化。学校对基金申报非常重视,寒假前就组织了数轮评议,分学科组邀请专家对选题和申请书的写法提出意见,寒假中个人花时间修改,不明白的地方还可再联络专家。最后提交时,科研处的老师们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又对文书的格式、预期成果、预算等问题提出建议,不断打磨。最终我拿到了这一年的社科青年项目,总算应验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格言。
回顾三年的失败史和大大小小项目的申报历程,我最大的感悟是坚持和专注的必要性。博士期间我就一直从事中国文学的英译研究,对有代表性的作品、译者及其翻译策略都有所了解。同时也保持着在相关领域内的前沿性,对近年来国内外的著作和文章都进行了梳理。因此,每次申报的主题虽然不同,但都具有相关性。博士毕业后,我没有从一棵树就跳到全世界,但愿意花时间在这篇林子里修剪不同的树木,或者用不同的工具去修剪同一棵树。当然,上述做法也和我个人的兴趣、能力和知识面的局限性有关,今后也希望自己能在其他领域有所突破。
【声明】感谢王颖冲老师撰写并授权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平台发布本文。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请勿擅自转载。(*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