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 《英汉语节奏类型对比研究》
书号:978-7-5135-9832-3
作者:许希明
语种:中文
定价:¥74.90
内容简介:
语音研究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它与语法、词义和语用功能相互交织,密不可分。本书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描述与解释并用、静态与动态并举等多种分析模式,重点探讨了英语重音和汉语声调在节奏属性、音节结构、诗歌韵律、重音名实、构词理据、音步类型、语调特征和语音实现等方面的异同点。
本书在认同英语重音定时型的基础上,将声调界定为汉语的节奏类型,作为音节定时型的亚类或补充。这种音系类型观契合于英语归属重音语言系统、汉语归属声调语言系统的共识,也有助于深化研究者对英语重音和汉语声调的认识,不仅为语法、词义和语用的语音界面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为澄清汉语的词重音之争以及节奏类型之争呈现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同时为合理解释中国英语习得者的汉腔英语、外国汉语习得者的洋腔汉语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书对语言学类研究生、教师以及其他对语音有一定基础且感兴趣的读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序
沈家煊
概语言学是口耳之学,希明同志和我都有感于,中国人学说英语,英语腔不足,欧美人学说汉语,汉语腔不像,于是想做点儿理论上的探讨,对这种缺陷,也许有所补益。节奏这个东西,要研究它,可以作声学的测量,获得实在的数据,但最终,还是要依人的感觉为准,物理的节奏要在人的生理心理上,产生共振的律动才有意义,可以说,没有节奏感就没有节奏。希明同志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对英语的节奏有节奏感。我没有专门教过英语,但大学的专业是英语播音,所以也有英语的节奏感。至于汉语的节奏感,应该是中国人都有的,但是最熟悉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加上很多人说话写文章,都带翻译腔。要体会中国话本来的腔调,多读唐诗宋词、骈文韵文是一个办法。总之,作节奏韵律的研究,不能从先入为主的理论出发,切身的感觉体验很重要。这个话对作其他的语言研究的也适用,对节奏韵律研究就更重要了。
语言学是比较之学,要通过比较来研究语言,这是吕叔湘先生生前大力提倡的。2009年,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理查德·拉森——“生成语法”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拉森壳假说”(Larson’s Shell Hypothesis)——应邀到北京大学演讲时,对我们中国的同行说,“只从汉语看汉语是看不清汉语的”(We cannot figure out Chinese using only Chinese)。他说得对,说得好,是个警句。我要是当时在场,想接着说“只从英语看英语是看不清英语的”。西方学者提出的语言理论,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和借鉴,但也得看到,那些理论还多多少少带有“印欧语中心”色彩。他们的视野确实比我们开阔,我们不如,但是中国语言学者对英语的了解,还是超过欧美语言学者对汉语的了解。英语和汉语的比较研究,已经有了很多的成果,但是语音韵律方面还有待加强。
比较不同于比附,比较是科学的方法,比附不是。西学东渐,中国人大力研究汉语的语法,开始的时候(现在还没有根本改变),就是比附英语的语法范畴,结果是“圆凿方枘,扞格难通”,以至于吕叔湘先生和朱德熙先生晚年都呼吁,要“大破特破”“彻底摆脱印欧语的眼光”。对汉语节奏韵律的研究,也免不了比附,比如拿汉语的双音节比附英语的音步(foot),拿汉语的双字组比附英语的韵律词(prosodic word)。比附法以找“同”为主:你有我也有,你有这个我也有这个。比较法以找“异”为主:你有那个我不见得有,我有这个。你英语有词重音,我汉语基本没有,但是有字的声调,这个你没有。中国人学说英语,要有英语腔,关键是轻重音的交替,外国人学说汉语,要有汉语腔,关键是声调和连读变调。这个差别其实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可研究者却反而视而不见。这本书不仅重视这种感受,还不满足于表面的感受,从音系学理论上深入阐释,难能可贵。研究的初始阶段,比附也许是可行的、需要的,研究要深入,就要转向比较法。习惯于比附的人替自己辩解,说语言研究最终要找到人类语言的共性或共核,还给比附挂上一个好听的名称,叫“彰显语言的共性”。但是共性和个性是一个铜板的两面,没有语言的个性,哪来语言的共性,不把语言的个性搞清楚,怎么谈得上找出语言的共性呢?在节奏韵律的研究上,希明同志和我都强调比较法的重要,我们是志同道合。
希明同志谦虚,说他对汉语节奏特点的理性认识,得益于我的观点,其实我的那点儿认识,也是从赵元任先生那篇经典文章“汉语词概念的节奏与结构”(Rhythm and Structure in Chinese Word Conceptions)得来的,我们都是得益于赵先生的观察和洞见。经典要反复阅读,认识才会不断加深,经典也不妨有多种译本。希明同志早就出版过专著《英语重音动态研究》,他阅读了大量国外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对英语节奏的理性认识比我深,我从他那儿学到许多东西。
最近重读赵元任那篇文章,我想把汉语的节奏特点,归纳为以下四点:1)单音调(单音节就是节奏单位,因为每个音节都带声调,长度响度大致相同);2)伸缩性(因为单音调,所以音节组合自由,形成音节数目不等的、方便好用的节奏模块);3)凑双四(因为单音调,所以形成强势的双音节和四音节,对伸缩性施加限制);4)带内容(因为每个音节都带意义,节奏变化不是纯风格变化,是带语法意义的风格变化)。我愿意把我的心得跟希明同志继续交流,共同推进英汉的节律比较研究。
前言
许希明
语言研究有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几十年来,我国在英汉语词汇和语法研究上几乎穷尽各个层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但语音研究,尤其是节奏研究,一直受到冷落,因而产出成果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相当薄弱。语言三要素的研究显然已经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原因可以归纳为:1)语音研究概念抽象,错综复杂,人称隐学,致使科研难做,成果难产,使不少学者望而却步,知难而退。2)国内语音研究起步较晚。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学术界无法适时了解西方的文献资料,故而缺失整体把握、准确判断学术信息的基础。3)在国内迄今为数不多的语音研究中,有的成果借鉴西方的理论,联系汉语实际,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有的成果机械套用,缺乏解释力,常常引起争议,反倒增加了日后研究的难度。
我的专业是英语。在武汉大学求学期间,能够聆听美籍华裔教授许海兰先生的讲座与英语录音,在河南大学研读研究生课程时又有华籍美裔教授吴雪莉先生的授课,实乃三生有幸。两位学者地道的英语口语,抑扬顿挫的优美节奏深深印记在我的脑海里。我深知,把握重音是讲好英语的基础,重轻交替是英语节奏的理想效果。多年的教书生涯使我认识到,中国学习者讲英语带有较为明显的汉腔汉调,主要原因就是重音把握不准,缺乏强弱交替的节奏模式,症结就是汉语声调模式产生的负迁移作用。
感性知识的不断积累,促使我研读文献,进行理论上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我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语音方面的文章(署名“许曦明”),算是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一点儿必要的基础。2008年出版专著《英语重音动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2009年获得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内学者也对《英语重音动态研究》给予高度评价。
2011年,“英汉语节奏类型对比研究”有幸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这既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鞭策。六年多来,在不断充实英语节奏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我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研读汉语相关著述以及国内外最新的音系类型学文献上。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节奏类型对比研究”,评审结果较为圆满。多位匿名评审专家给予较高评价,在此摘录一位专家的评审意见:1)主要创新点在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选题以英语和汉语节奏类型的对比为切入点,对英汉语言节奏类型的异同进行了详尽比较,为语言学界研究节奏类型的特点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和思路。2)主要研究特色包括:成果旁征博引,参考了大量文献,展示了作者广泛的阅读量、详细的文献梳理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框架清晰,采用纵向与横向结合的研究思路,对比分析内容丰富;论证详细,例证充分,从微观到宏观层面进行英汉节奏类型的探讨,具有较强的概括性。3)主要建树体现在:通过英汉语节奏类型的多维度对比,发现英语和汉语节奏变化的理据;发现英语的重音和汉语的声调虽然同属超音段音位,却隐含着不同的节奏类型;发现英语和汉语不同的节奏属性:英语音步由重音驱动,汉语音步由声调决定。
语音研究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它与词义、语法和语用功能相互交织,密不可分。本作品主要探讨英语重音和汉语声调在节奏属性、音节结构、诗歌韵律、重音名实、构词理据、音步类型、语调表现以及语音实现等方面的异同点。众所周知,学术界已就英语的重音节奏类型达成共识,汉语也在声调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如何看待汉语重音、音步类型和节奏属性上仍然见智见仁,至今尚无定论。本研究的切入点是音系类型观,不同于音系共性观的视角,出现不同看法似乎在所难免。拙作有些看法尚不成熟,论证难免挂一漏万,甚至出现错讹之处,权作引玉之砖。无论如何,但愿拙作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深化学界对英语重音和汉语声调的认识,进而丰富语音学与音系学研究的内涵,并为构建汉语的韵律理论框架略尽绵薄之力。
(篇幅原因,本文在原前言基础上有删减。)
购买本书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