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好文 | “尽头在远方”——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期外语教师的困惑来源及建议(下)

高原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2-06-09

“尽头在远方”——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

转型期外语教师的困惑来源及建议


高 原  中国科学院大学


接上篇


提  要:学术英语是近几年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而处在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期的外语教师面临诸多困难。本研究旨在明晰学术英语改革带给外语教师的困惑来源并提出应对之策。研究采访了13 位正在经历转型的外语教师,发现困惑主要有四个来源:学术界、学校和院系的指导性意见不够明确;外语教师心理负担过重,知识结构不全,实践经验不足;学生对学术英语的重要性以及自身需求认识不足;教师团队的内部合作在理念上的不一致甚至冲突。本研究希望为正在或即将进行英语教学改革转型的外语教师群体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学术英语;转型;教师;困惑来源


  4

研究发现

我们发现学术英语转型阶段的外语教师的困惑主要源自四个方面:上级指导、自身因素、授课对象和实践团队。

 

4.1 指导意见不明带来的困惑

对于外语教师而言,指导性意见来自三个方面:学术界、学校和院系。

 

学术界没有明确有关学术英语的纲领性意见,各个院校在制定大纲、设置课程和进行评估时缺乏参照性标准。一方面,学术英语的开展的确应立足本校实际,但另一方面,一线教师迫切期待学术界能够针对学术英语改革提出权威性指导意见。


现在进展的工作虽然有很多可以参考,但是参考的东西很多是试用性的,像摸着石头过河一样,每走一步都是很茫然的。(受访者G)


学校政策往往给学术英语改革带来直接影响。老师们担心,如果学校无法给予长期稳定的倾斜政策,教学改革将很难达成最初设定的目标。老师们希望得到学校方面充分的肯定,学校的政策支持能够坚定大家开展学术英语教学的决心。


这是全学校的改革,不是我们外语系的改革。他们需要给更大的重视,无论是学分还是课时,都需要提高,才能完成学校给我们设立的目标。(受访者M)


在院系层面,虽然学术英语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如果前期的准备工作没有尽可能地全面深入,授课教师难免会感到困惑。院系应充分考虑学术英语改革对一线教师产生的冲击,应与每一位任课老师详细沟通有关学术英语的基本方向、课程目标及授课重点等,制定相对完善的整体规划并清楚地交代给任课老师。学术英语转型之初,老师们普遍感到茫然,整体规划有助于他们明晰自身定位,减少茫然带来的无助感。


接下来咱们的发展重点是什么,我是一个老师,我对系里要有点什么贡献?我要怎么做啊?其实我有时候也感到很困惑,分成本科学术、硕士学术,将来博士生可能也有,这是将来要发展的方向吗?我能做什么?我能贡献什么?(受访者C)


学术英语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受访者M)的巨大工程,院系层面在形成整体规划的同时,还应尽量考虑各环节的工作细节,否则在实际操作中就会遇到问题。


口头报告的评估也好大一张纸,好多条的,那些都是上课没有讲过的,包括你的introduction 里面要讲什么,那个eye contact,有没有signal conclusions,signal ending。(受访者J)


4.2 外语教师自身因素带来的困惑

“心理负担过重”“知识结构不全”“实践经验不足”等外语教师的自身因素造成了学术英语教师的最大困惑。

 

“心理负担过重”普遍存在。学术英语的改革意味着老师们不得不“打碎过去”(受访者F)、“颠覆自我”(受访者H),被迫面对教学生涯中的一个“急转弯”(受访者G)。


下学期我要教了,我很恐慌……内心的纠结挣扎是可以预想到的。(受访者H)


但是恐惧虽然存在,却未必是压倒性的,很多老师在恐慌的同时并不是不愿意接受挑战。


下学期这个课有一点恐慌,但是也有小小的激动,拿下这块就好像身上长出一些力量一样,是好事。(受访者H)


“知识结构不全”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对学术英语领域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基本概念不够清晰。


当时是比较模糊的,或者说对学术英语的理解并不是很清晰,不知道学术英语可以分为通用学术英语和专业学术英语,也不知道专业学术英语是有不同的技能。(受访者I)


一种情况是对授课对象专业知识的匮乏。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以人文学科为背景,理工知识的输入往往非常有限。


比方说这次找材料,找化学的。咱们文科的,高二就不学数理化了,……你说要是找哪个分子哪个什么,那是会要人命的。(受访者F)


而且,授课对象来自不同学科,“专业五花八门”(受访者K),学科之间的行业规范不尽相同,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对于外语老师来说极难掌握,甚至令人尴尬,无所适从。外语老师也许可考虑先选择一个专业重点钻研,之后再试图举一反三。


我们老师能不能自己选择某一类期刊某一个领域自己钻研一下,比如我对化学感兴趣,在化学方面多涉猎一些文章,多研究一些文章,每个老师不要求面面俱到。(受访者C)


“专业知识”这个问题在受访者中存在较大争议。老师们比较关心“英语老师教学术英语到底需要教到什么程度?”(受访者L)或者:学术英语应关注“学术”还是“英语”?学术英语中的学术部分将会不可避免地威胁到外语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身份,老师将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拥有者,不得不注意“讲到什么程度才不会暴露自己”(受访者D),或是尴尬地发现“很难点评学生的演讲”(受访者K)。

 

“实践经验不足”是外语老师面临的又一个普遍困难。经验能够给予我们最为直观的感受,有着理论所无法比拟的鲜活感。受访者B反复强调了first-hand experience的重要性:


文章的酝酿到最后写成,如果整个过程你都体会到了,你肯定知道最struggle的地方在哪里,比如说讲literature review,看上去好像谁都能讲,但是你有写review的经验和你没有写 review的经验,我想达到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受访者B)


作为研究者的经验将促进教学上的经验,进而形成良性的循环。然而目前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不仅学术英语的教学经验有待丰富,研究经验的普遍缺失也没有为教学实践提供充足的给养。

 

4.3 授课对象带来的困惑

学术英语不是老师一厢情愿开展的改革,从根本上讲是基于学生需求而进行的改革。与通用英语一样,学术英语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教与学的完美对接是最理想的状态。一部分学生对学术英语的学习动力不足。很多人没有接触过学术英语,对需求的判断源自过去的学习经验,对为什么学习学术英语并不清楚,不太容易很自然地产生认同感,甚至“一直疑疑惑惑”(受访者H)。


学术英语对本科生他们现在不是那么重要,他们自己也感觉不是那么重要,他们还没有从高中的那个英语当中摆脱出来。(受访者J)


一部分学生由于英语水平的局限对学术英语的接受度较差。老师的期望和学生真正达到的程度之间往往存在落差。


我有期望达到一个什么,但是我发现怎么等了这么久大家还没出答案啊,以后是不是要等这么久才能出答案,会不会比较难啊。(受访者D)


一方面,老师为学术英语花费很多时间,投入大量精力,一门学术英语课往往是老师的心血之作;而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学术英语只是一门课”(受访者L),淹没在其他繁重的课业之中。“理想和现实肯定会有一个渡过的不是那么好看的时期”(受访者D)。

 

4.4 团队合作带来的困惑

团队合作能够有效帮助一线教师,是学术英语开展的积极助力,但这不代表团队内部不会产生矛盾。团队领导与团队成员以及团队成员之间都可能出现问题。

 

I是团队的管理者,她的一席话能够反映出管理者的困惑:


从负责人的角度,最大的困难就是能够说服老师,让他们做一个激进的学习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到学术英语的教学,那是不是原来我学的专业就顾不到了呢,对于很多老师来讲,是很难以割舍的东西。(受访者I)


老师对学术英语不够热情甚至有所抵触也许并不全然因为学术英语的困难大到难以克服的地步,而是因为他们认为投入精力不会带来个人专业发展的回报。

 

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对学术英语的看法可能出现分歧,比如双方可能对教学的重点难以达成一致。


当时要求重点在impersonalization,但我认为应该更加强调structure。(受访者A)


团队成员会有理念不合的情况,也会有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冲突。


主要会遇到大家理念不一致,尤其是比如说大多数老师比较一致,然后个别的不一致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讨论要说服他,还是比较困难的。(受访者M)


每个个体都不相同,大家做事的方式方法多有差别,要想统一思想并不容易,因此,团队内部的彼此磨合和互相理解需要一个过程。


  5

讨论

5.1 针对指导意见不明的建议

各国学术英语的改革经验不尽相同(Kennedy 2012),有自上而下发起的政策改革(Fox 2009),也有自下而上推动的草根改革(grassroot project)(Celani 2008)。学术英语建设不一定借鉴外来的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本国实情(Labassi 2010)。中国的学术英语改革也应立足本国实际,学术界应认真思考何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术英语发展之路,以推动我国学术英语改革的平稳发展。

 

学术英语发展的成功离不开学校层面的支持。研究显示,支持教师开展学术英语的相关活动,比如参加培训确实会促进教师发展(Rajabi et al. 2012),而且这些老师的学生的提高也更大(Terraschke & Wahid 2011)。

 

院系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设计真正符合本校发展的学术英语改革方案,还须切实考虑一线教师之不易,花大力气与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一个学术英语项目的成功是多方努力的结果(Labassi 2010)。学术英语改革需要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切忌“无头苍蝇式的为改革而进行的改革”(受访者D)。

 

5.2 针对教师自身因素带来困惑的建议

学术英语教师须不断学习。一方面,可借助外部资源,多方取经;另一方面,关键是发挥自身因素,如行动研究就是提升学术英语能力的有效工具,教师通过实践将潜能转化为执行力,在不断实践中实现学术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identity-in-practice)(Kanno & Stuart 2011)。

 

如果将具备1—5 年实践经验的教师归为新手教师(Jašková 2016),那么转型期的学术英语教师都是新手老师,初期的迷茫和困惑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还应对未来充满信心。从捷克学术英语发展的经验来看,只需3 年就可以明显地看到学术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与成长(同上)。

 

专业知识缺乏是学术英语教师的最大困境(Wu & Badger 2009)。Watson-Todd(2003)对比了通用英语教师和学术英语教师的工作范畴,发现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需要与专业老师寻求合作。在英语老师和专业老师合作的众多案例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经验(Barron 2003),无论如何,积极加强与专业老师的沟通对学术英语教师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5.3 对授课对象带来的困惑的思考

需求分析是学术英语发展的基石,是学习动机的关键推动力。学术英语课程在研究生群体中往往比在本科生群体中更受欢迎(Leki 2006),原因在于前者对自身的需求更为明确,学习动机更强。我们需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学术英语需求并尽

量满足需求。

 

一部分学习者对需求认识比较模糊,所以需求分析不能只着手学生,还需调查学术英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英语教师、专业教师、用人部门、教育部门等(Tajino et al. 2005),全面深入地认识学习者的真正需求。

 

需求分析促使我们不仅要从个体认知发展的角度考虑学术英语,还要将其扎根社会语境(Leki 2006)。因此,真实性(authenticity)在学术英语教学中得到反复强调,包括真实材料、真实任务、真实互动等(Vaičicūnienė & Užpalienė 2012)。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实现教学的真实性(Arnó-Maciă 2012),教师可通过技术手段适当安排真实的课后任务,这也会提高学习者的学术英语能力(Li & Ruan 2015)。

 

5.4 对团队合作带来困惑的思考

近年来,职业主动性(professional agency)在教育改革的语境下屡被提及,即教师主动做出选择采取行动以成就不同(Toom et al. 2015)。职业主动性主要指涉个体层面,而集体主动性(collective agency)则 少 有 关 注(Hökkä et al. 2017),即集体成员通过集体力量去实现目标。实际上,个体主动性和集体主动性关系密切,转型期的集体努力往往始于个体的动议,而集体的成果又将激励个体的主动性。

 

我们不应将学术英语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对立起来,长期而言,学术英语必将促进专业发展,因为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学术英语要讨论和培养能力。而且,团队内部应尽最大努力统一理念,实际操作的层面才有可能步调一致。学术英语终将落实到每位老师身上,“同一篇课文,有的老师就还是往通用去教,有的老师就特别学术”(受访者M)。因此,理念不一致很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


  6

结语

受访者H说:“学术英语的尽头在远方。”无独有偶,Campion(2016)的一个采访对象说:“The learning never ends.”转型期的学术英语教师们经历着相似的困惑。面对上级指导、自身因素、授课对象以及实践团队四个方面所带来的困惑,学术英语教师应打开宏观视野,把握学生的真正需求,加强与同事、同行以及专业教师的沟通协作,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提升自信。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术英语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学术英语教师成长起来,中国的学术英语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质化分析由研究者一人完成,如再引入一人,可信度将会提高;而且,本研究主要针对转型初期学术英语教师面对的困惑,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追踪学术英语教师的成长轨迹。


注:由于篇幅所限,注释与参考文献已省略,详见全文。

本文选自《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原名《中国外语教育》)2018年第1期,73—80页。


《中国外语教育》2008年创刊,2018年6月获得国内统一刊号(CN10-1585/G4),并更名为《外语教育研究前沿》,欢迎广大学者继续关注。


了解更多

每日一刊 | 坚守初心,创新前行 ——《中国外语教育》更名启事暨《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发刊词

刊讯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声明】感谢《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