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看身体背后的隐喻?
第68期“我来读文献”第二阶段线上论坛于4月29日晚7点进行。本期活动关注《身体》一书。
该书从“身体”这一话题谈起,探究“身体”的涵义和所指,梳理各个历史阶段的身体观,并从“身体热”现象后纷纭出现的文学身体学研究中遴选两部著作,对其观点、思路与论证过程展开全面深入的介绍与分析,再通过两则原创案例展示运用身体理论解读文学作品的可行方法。
本期领读专家为本书作者张金凤教授。一不小心错过活动?想了解更多内容?小编将为您倾情分享本次线上论坛的干货,欢迎阅读学习!
第69期我来读文献活动已开始,活动关注《二语的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欢迎参与!
领读专家
张金凤,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992年获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获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长期在高校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与文化。已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3部,译著7部,主编或参编教材14部,参编字典2部。独立完成国家社科项目《19世纪英国战争叙事与帝国建构研究》(15BWW043),参与省部级社科基金课题1项,主持市级、校级科研课题各1项。
思考题
1. 你是否同意斯基茨对于食人现象与卡特的小说《魔幻玩具铺》的解读?请说明理由。
先简单介绍一下安吉拉·卡特,1940—1992,英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多部。其小说作品以幻想题材为主,糅合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哥特风格和寓言色彩于一体,戏仿童话,重塑传奇,力图构筑与整个父权文化的神话和传说体系相抗衡的“神话重塑工程”。《时代》周刊将其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魔幻玩具铺》是卡特的早期作品,讲述梅拉尼在舅舅家里的故事,属于成长主题的故事,童话色彩浓厚。
食人现象,原文为cannibalism,或者译为食人主义。斯基茨对食人现象的界定比较宽泛,不仅仅局限于残暴的食人行为,而是思考食人现象背后的隐喻含义,不同的作家赋予了食人现象不同的涵义,比如强调这种现象所表征的渴望将他人纳为己有的欲望,同他人结合的意愿,斯基茨引用了弗洛伊德的口欲阶段理论作为理论铺陈。而在对卡特的分析中,斯基茨认为,卡特作品中的食人母题经常是作为压迫和殖民主义的象征,《魔幻玩具铺》和卡特的其他许多作品的共同之处是童话氛围和高度象征性。菲利普舅舅的大吃大喝,他的专权霸道,妻子从结婚之日便不再说话的事实便具有高度隐喻化的意味。斯基茨将菲利普的残忍、暴力和他对周围人的专制与压迫解读为一种cannbalism,有一定道理。
2. 如何理解斯基茨提出的有关当代社会对女性身体的商业化现象?你是否能够举出一些事例来证明这一现象的存在。
可参考本书122—130页。
很多女性主义学者和社会学家都曾经剖析和批判当代社会对女性身体的商品化现象,文学对这一问题的书写与呈现更是不计其数。斯基茨敏锐地指出了多位女性小说家作品中这一共同的议题。无论是更为严肃的阿特伍德、卡特、莱辛等小说家,还是几位通俗小说家,她们都或自觉或不自觉地触及现代社会中这一困扰诸多女性的问题,今天这个问题似乎更为突出。
比如,化妆、美容、整形、减肥、健身,女性在美化身体方面的投资,远远超出男性。今天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精致”,其实很多时候是一种“假精致”,很多女性将薪水的一大部分用于这方面的开销,不仅“月光”,甚至网贷,还曾出现过因此自杀的悲剧。一些女性寄希望于靠身体为自己赢得高富帅的丈夫,有甚者抛弃道德介入他人家庭,这何尝不是将自己的身体当成待价而沽的商品呢?各种媒体包括自媒体、广告、影视剧等,有时输出的价值观存在扭曲和偏差,加重了社会将女性身体异化、物化、商品化的倾向,许多女性自身深受其害却也内化了这一价值观,在追求身体资本的过程中乐此不疲。从根本上来说,这其实是资本获取利益最大化的需要,也是资本攫取利益的必要手段,是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对此有深入的解析。
身体成为一种资本,对女性身体的商品化,也是一种将女性身体客体化的体现,是普世的审美观和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主宰与压迫的表现。上次答疑我们曾讨论过这个问题。
斯基茨主要采用了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克里斯特娃的贱斥(the abject),以及福柯的微权力理论来解读文本。书里提及的作品比较多,我再推荐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因为被拍成了电视剧,为更多的人所熟悉,里面的现象就是将女性身体客体化的最极端的例子了。
3. 如何解读西尔弗将19世纪神经性厌食症的出现与维多利亚时代性别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
可参考本书139—140、144页。
19世纪后期首次命名了神经性厌食症这一女性常见病症。西尔弗认为,这是维多利亚时代病例明显增多的结果,也是维多利亚时代男权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身体进行宰制的必然结果。上次答疑我们曾提到,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性别的社会分工日益明显,女性被更多地局限于家庭内部,尤其中产阶级女性,只能局限于“家中的天使”这一神化了的角色;同时,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女性动辄被冠以“疯子”的名号,关进疯人院。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趋于统一化,大量女性行为指南、美容书籍面世,宣传女性气质(femininity),倡导顺服、感性、母性等女性美德,与男性气质中的力量与智慧形成对照。西尔弗详细分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这种价值观的阶级性,将细弱、精巧、轻盈、精神性视为高贵(nobility)的体现,而健壮、丰满、身体欲望则沦为下层阶级的标签。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引下下,女性深受其害,节食成为常态,神经性厌食症正式成为医学中的一种病症。
哈代的《无名的裘德》中的两个女性形式,阿拉贝拉和淑,经常被解读为上述两种女性形象的具现,一个作为肉欲的象征,一个则是灵性的化身。感兴趣的老师可以找一下这方面的解读。
4. 你是否同意西尔弗对于吸血主义与厌食症之间关系的解读?请说明理由。
可参考本书145—147页。
吸血鬼小说虽然目前在美国非常流行,但却首创于19世纪初的英国,出自拜伦的私人医生之手,起源于雪莱、拜伦等人那场著名的恐怖故事比赛(另一个更著名的成果是雪莱夫人的《弗兰肯斯坦》)。整个19世纪出现了几部有代表性的吸血鬼小说,包括《卡米拉》《翠儿比》和《德古拉》。西尔弗将这些小说中绝大多数是女性吸血鬼形象的事实,与神经性厌食造成的普遍的饥饿进行关联,进行了比较新颖而有趣的解读。她认为,这三部小说中,吸血鬼大多为女性,她们利用自己的美貌与诱惑力来捕食掠夺食物,表现了咄咄逼人的食欲。这其实隐喻了社会对于女性的贪婪进食、性欲的厌恶,同时传达了社会对于女性叛逆、独立的焦虑和恐惧,是男权社会文化氛围的产物。在这一文化氛围中,饥饿与女性的性欲和进攻性之间具有象征关系。
5. 你如何理解《格列佛游记》中存在形形色色的身体现象以及“身体造反”这一观点?
我先简要概述一下这一文章“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身体造反”的主要观点。
虽然作者斯威夫特生活于身体与精神高度两极化、重心灵轻身体极端化的18世纪,他本人的身体观其实与时代主导的身体观存在一定差异。他作品中的身体意象和对身体功能的细节描述,比比皆是。斯威夫特对身体性的突出,有其内在逻辑和思想深意。他在作品中广泛地借用身体意象,着实是对身体之重要性的另类强调;而他作品中那么多常为人所诟病的令人不愉快的意象,则可以理解为是对身体之局限性的某种隐喻,旨在告诉读者,人类真正的理性不是为自己设置高不可攀的智力、道德和美的目标,而是要充分认识到人类为身体所局限,为自我的感觉、欲望以及伴随自我的物质等各种具体存在所束缚的现实。更通俗地说,斯威夫特认为,理性固然重要,但必须栖居于身体。
6. 在社会文化中疾病是有隐喻涵义的吗?你认为哪些疾病最可能带有隐喻含义?为什么?
可参考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的《作为隐喻的疾病》和《艾滋病及其隐喻》二文,她揭示了将疾病在文化意义上作为隐喻使用的现象。疾病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在身体上的病症,更是一种道德评判和政治态度。作者聚焦结核病、癌症、艾滋病这三种疾病,也讨论到瘟疫、梅毒等对人类历史有重要影响的疾病。这些疾病都有着强烈的隐喻使用历史,结核病被用来形容某种特定性格的人,也被用来对人进行道德评价;艾滋病被视为是堕落的、不道德的,进而形成一种社会偏见和歧视。另一些疾病很少被隐喻化的使用,比如心脏病,在文化上,它更像是一种“中立”的疾病,对心脏病患者无法施加价值判断。桑塔格关注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人们对疾病的看法。人们之所以对疾病充满“想象”,本质上是因为对疾病的无知。她希望,能够破除掉围绕这些疾病的隐喻,让疾病成为“疾病本身”,让人以一种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疾病、治疗和死亡。
今天的新冠肺炎,媒体报道中偶见“毒王”这个词,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贬低。病毒的传播遵循的是它自己的路径,和那位病人的主观意志并没有任何关系。
7. 在本书所附的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中,你有没有最感兴趣的一本?请说明理由。
我自己最喜欢的便是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桑塔格是我特别佩服的一个学者,作为一个思想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她非常敏锐地发现了现象背后的本质,即疾病现象背后蕴含的非常丰富的文化隐喻。大众心理其实赋予了很多疾病或正面或负面的含义。疾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如结核病之类的病,据桑塔格所言,就被人认为是干净、唯美、浪漫、诗意的。生病的人日益消瘦,带着一种苍白病态的美,与茶花女、卡夫卡之类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所以给人的感觉很特别。而像艾滋病、癌症和梅毒之类的病,就被赋予了更负面的含义。大家感兴趣可以去阅读原文,我们知道很多病人其实都是无辜的,他们并没有做什么不道德的事,而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感染。上面这些病,比如癌症,基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言,但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却被赋予诸多负面涵义。我们现在已经不同于桑塔格所在的年代,那时人们甚至不愿意直接谈论癌症这个词汇。桑塔格作为一个公众知识分子,为我们人文学学者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她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发现并揭示问题,然后面对问题,努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理智、自由和宽容。
8. 除了本书第五章的几个研究方向,欢迎举出你觉得未来其他可能较为热门的身体研究视角。
首先,我觉得文学作品中对身体现象的研究应该是个永恒的话题,理论建树方面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现在主要是一些具体的研究,这也是我们众多外国文学研究者比较关注的方面。但我想强调一下,当今的外国文学研究对象已经鲜有纯文学的研究,都是广义上的文化研究,有时甚至是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比如,前一段时间在外国文学公众号发布的陈榕老师关于社会学家鲍曼的书评——《流动的现代性中的陌生人危机 ——评鲍曼的〈我们门口的陌生人〉》,研究内容基本可以归为社会学方向了。文学研究者都属于知识分子,也需要关注当今的社会,需要从文学中发现社会的问题,并揭示或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文学研究方向一定会融合哲学或现象学、社会学等观点,再比如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或是对现今媒体社会的研究。如尼尔·波茨曼那本《娱乐至死》,讨论的就是媒体社会的诸多现象,对我们今天依然有一些启示的。有一次我们群里曾讨论过教学中文本细读与理论的关系,文本细读自然是很重要的,它是一个基础,但真正成熟的研究者不能拘泥于文本细读,真正的研究离不开理论的背书。
另外一个研究领域就是文学与医学的结合,这个领域处于起始阶段,刚好适合我们的身体视角。大家知道现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跨学科视角已经很普遍,比如将文学和法律结合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国家社科项目也有涉及这个方面。再者,文学与经济现在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我们国家文学与经济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已经举办了两届,预计会有更多的成果出现。这些领域,尤其文学与医学,是我们可以继续做研究的,国内做的人也还不多,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说不定可以申请课题。
第三个我觉得可以再做功课的方向是中西方身体观发展的对比研究,这也是一个贯穿中西的学者应该研究的方向。
读者提问
1. 经典案例部分的两部专著都涉及女性厌食症的文化现象。女性通过节食来控制自己的体重,使身体更趋近于社会审美所推崇的状态,从表面上看是女性对身体的一种主动的掌控。但是结合福柯的观点,理想的身材和女性身体的标准是由社会建构的,处于权力的监视之下。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认为这进一步说明女性的身体始终处于被监视的状态,在权力包围之中无处可逃?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怎么才能获得掌控身体的主动权呢?
不光女性身体的标准,我觉得任何标准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因为权力无处不在。但权力对不同性别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应该是一样的,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性别间的平等,而非一直以来的双重标准。想通过节食让身材变美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常说要追求真善美,美也是生活中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它,我们生活的乐趣和意义都将大打折扣。所以美好的身体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但我们强调的是要追求健康、匀称、有活力的身体,而非过分节食的弱不禁风的身体。适当追求美的身体本身,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是自尊的一种体现。
最重要的就在于标准的一致性。同样是丰满或超重,在男性身上,社会的要求和标准似乎就不一样,为什么女性面对更多来自周围的压力?这个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无论高矮胖瘦,只要一个人健康匀称就好。因此标准的多元化,而非对待两性的双重标准,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至于如何掌握我们身体的主动性,这个过程可能比较缓慢。意识到这个问题是第一步,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的受教育程度增高,素质会逐渐提升,社会肯定会越来越宽容和多元化。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以处女情结为例,现在跟30年前相比,人们的态度已经不同,我们已经变得更加宽容。所以,在社会环境的改善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外语教师,面对多数为女学生的情况,我们要帮她们树立适当的价值观。媒体的责任其实也非常大,需要加强社会责任感,而不是仅仅为吸引流量和点击率而赚钱。国内目前的自媒体良莠不齐,有时会传播一些不当的三观和不实消息,有时以偏概全、遇事简单化,等等。年轻人在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情况下容易受到诱导或误导。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鉴别力,学会理性独立地去判断。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读书多的人会更加清醒冷静,更加理性和宽容。举个例子,有一年三八妇女节,谷歌和百度在首页上都有庆祝三八妇女节的图片,反差特别大。百度的图片是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典型形象,非常传统。而谷歌的图片则体现了女性经历艰辛的斗争换来妇女节的过程。图片背后其实体现的是一种思维的差异。百度的图片设计者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图片其实在强化一种刻板印象,也许因为浸润在男性的思维模式下,没有这个问题意识。作为一名女性,有意识地抵制这种思维也是我们的责任,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不能觉得事不关己。
2. 书中第125页写到,“正常行为与强迫性行为之间的界限是微妙的”,那么如何区分呢?尤其是如何区分斯多葛式的节制美德和被规训的进食障碍?还是说,对于女性而言,考虑到整个结构性的性别暴力语境,根本不存在“理性的自我饮食控制”这种可能性,节食只能是一种强迫性行为?
这个问题其实和前面一题是有点联系的。在我看来,理性的自我饮食控制与强迫性节食之间的界限是非常微妙的。斯多葛式的节食美德其实就是一种主动的饮食控制,只要我们匀称,符合健康专家的一个标准范围,略有浮动问题都不大。我个人的观点是,健康是首要的,健身是有必要的,但我们不必过分纠结于体重。作为女性,本来一生中就会有几次激素变化较大的时期,容易堆积脂肪,这样的时期内有一些节食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怀孕和哺乳期,还有更年期,都会因激素的变化导致脂肪堆积和体重增加。虽年龄增长,新陈代谢变慢后,卡路里消耗也会变慢。所以在运动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辅以节食行为,让自己保持体重也是为健康着想。这种主动的、理性的自我饮食控制,不是一种强迫性行为。
节食减重似乎成为今天的一个文化趋势,目前的社会环境的确对女性压力很大。虽然社会中有饮食障碍的女性人数还是个别人,但在青少年中,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值得警惕,如果发展到强行催吐或是用药,这种行为就不值得提倡了。所以,我觉得是存在理性的自我控制的,也是我们绝大多数有理智的人能够做到的。只要我们不人云亦云,不被周围社会的普遍压力所控制,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是可以期待比较乐观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