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钟带你了解国家语言能力
第96期“我来读文献”第一阶段线上论坛于3月16日晚7点进行。本期活动关注《新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研究》(文秋芳、杨佳著)一书,邀请了第二作者杨佳老师同大家交流讨论。
(点击图片,了解图书详情)
答疑和领读专家
杨佳,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国家语言能力,曾在《方言》《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中文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一不小心错过活动?想了解更多内容?小编为您倾情分享本次线上论坛的干货,欢迎阅读学习!
本期读文献活动火热进行中,感兴趣的读者仍可报名参加!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读文献活动班级群。
思考题
1. 中国学者对国家语言能力这一个概念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国家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关注的焦点是美国开展的各类非英语语言人才培养项目,因此将国家语言能力等同于外语能力。中国学者在引进这一概念后,对其内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提出国家语言能力除了外语教育所强调的“语种”能力外,还涉及语言治理、语言技术开发、国际语言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如今,国内学界已经普遍认识到,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基本上涵盖我们语言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的来说,我国学者极大丰富和完善了国家语言能力这一概念的内涵,如今各项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开展。
2. 国家语言能力与个人语言能力有何区别和联系?
从中国学者对国家语言能力内涵的完善和补充可以看出,国家语言能力与个人语言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国家语言能力既涉及语言人才的培养,还包括治理机构的建设、语言政策的制定、语言人才的掌控和利用等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国家语言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个人语言能力这一个概念的内涵则比较简单,主要指个人所具备的口语和书面语能力。
虽然国家语言能力与个人语言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国家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个人语言能力的提升,离开个人语言能力,国家语言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而个人语言能力的发展也需要与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同向同行,否则就无从实现其内在价值。
3. 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的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具有哪些不同特征?
不同特征主要有三点:
1)建设内容:现代社会的国家语言能力建设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传统的语文教育外,还包括外语教育、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国际语言推广等领域;传统社会的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则主要服务于强化“国家认同”,开展语文教育成为其核心内容。
2)影响范围:现代社会的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具有全民性,无论是语言教育的开展还是语言技术的开发运用,都是面向所有人群;而在传统(古代)社会,语文教育只是上层官员或商人等少数群体享有的“特权”,影响范围极其有限。
3)治理方式:现代社会的国家语言能力建设既注重自上而下的管理和引导,也重视社会大众的个人表达和语言“舆情”,具有明显的互动性;传统社会的语言能力建设则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方式,体现的更多是“国家意志”。
4. 从新中国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哪些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是机构体系建设非常完善,国家和地方层面均设有专门的语言文字治理机构。如今各省、市,包括绝大多数县,都设有专门的语言文字机构,比如我们常提起的“语委”。
二是政策指导性强,能定期制定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已经制定了多个五年规划。
三是不以经济效益为导向,重视各类语言文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例如对于使用人数较少、交际价值较低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政府也始终给予资金和人力等各方面的资源支持。
读者提问
1. 关于思考题的第三题,我理解的一个区别是:传统社会更强调语言文字“统”的作用,所以“外语”是排除在外的;现代社会是语文+其他,所以把外语教育也包括在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内?
您总结得很对。现代社会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超国家性。在全球化时代,推动国际语言文化交流就成为语言规划的一个重要领域。当然,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现在也很强调“统”的作用。
2. 关于第四个问题“中国特色”,我联想到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想请教杨老师,在讨论语言战略能力的影响力这个部分,是否会涉及“党的语言能力”?现在CPC热词非常受关注。
我和文老师之前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中国共产党百年语言文字工作的人民观》,里面确实提及了共产党的语言能力。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高度统一,在国家语言能力建设上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方面会有曲折,但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3. 杨老师,现在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词,如“yyds”“绝绝子”等,您觉得从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现象?
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开展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引导语言生活健康发展。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语言形式都是规范的对象,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主要关注社会公共领域的语言使用,如学校教育、新闻媒体、党政机关等,对于非公共领域的个人语言使用,一般不做约束。
读者朋友所说的“yyds”“绝绝子”,是典型的网络语言,目前来看仍主要用于网络社区之间的个人交际,我们不必强调规范。
当然,不排除一些网络词语会对汉语造成“污染”,比如不时有报道一些中小学生在作文里会使用一些非常规的网络语言。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在学校领域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同时公共机构、权威媒体在网络空间里也要发挥语言规范的示范、引领作用。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许多网络词语只是“昙花一现”,最终并没有进入汉语基本词汇。总之,网络语言的使用主要还是以“引导”为主,规定人们在网络交流时不许使用某些网络用语这种一刀切的方法并不科学,也是徒劳的。
4. 书中第二章梳理了我国古代和近现代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历史,提到了语言规范标准的科学性,请教杨老师,除了科学性之外,语言规范标准的确立还会考虑哪些维度?
关于第二章所说的规范标准的设立,我在写作过程中搜集了相关专家学者的论述,总结起来主要涉及四个维度:一是科学性;二是约定俗成,尽量贴近百姓生活,不做人为改动;三是考虑国际交流需求(比如一些国际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标准的制定);四是分领域,一些领域有特定的规定,但其他领域不一定做这样的要求。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