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模态隐喻研究┃“我来读文献”【线上论坛】预告


导语
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不仅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模态来表达,也可以通过非语言模态来表达。多模态隐喻研究的兴起拓展了经典的语言隐喻研究范畴,也为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发。

论坛时间:11月19日19:00-21:00

论坛嘉宾:高原教授、赵秀凤教授

嘉宾简介
高原

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教授、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认知诗学学会常务理事。2003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2006年英国剑桥大学英语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2009至2010年期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诗学。出版学术专著2本, 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隐转喻现象”(09CYY003)等多个项目。

赵秀凤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1990年在山东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93年在山东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8-1999,在美国怀俄明大学做访问学者;2000-2001,在日本福井县足羽高校做国际交流员。赵秀凤教授长期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认知诗学、多模态语篇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反讽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5BYY015),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叙事语篇‘视角’的认知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3TJA740082)。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语篇视角语言表征的认知研究——指称在意识流语篇中的视角标记作用》(2009年)学术专著1部,参编《什么是篇章语言学》(2011)学术编著1部,参译《系统功能语言学导论》(2010)学术译著1部。主编或参编教材、教参9部。

点评文献

赵秀凤、张卉,2013,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批评隐喻策略——以“外媒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中国形象”教研课题为例[J],《外语教学》(04):61-64。

摘要

在电子媒体时代,英语报刊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广泛运用图文隐喻,借助人们所熟悉的概念或图式构建、灌输和宣扬西方价值体系,因为隐喻是构建话语框架体系、塑造思想的重要工具。藉此,本文以“外媒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中国形象”这一教研课题为例,介绍和展示英语报刊阅读的批评隐喻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教学实践表明,选取英语报刊中的多模态隐喻涉华语篇作为训练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素材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选篇理由

“隐喻能力”指在目标语中通过隐喻性结构和其他认知机制对概念进行映射或编码的高级语言能力。习得者通过隐喻有助于扩展识解世界的角度,增长对世界的认识。因此,隐喻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文章关注英语报刊中广泛运用的图文隐喻,展示了英语报刊阅读的批评隐喻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对英语教学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高原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我们诚邀参与点评的小伙伴参加“线上论坛”,与专家、作者、同行探讨学术论文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分享交流科研经验。

您只要登录活动页面(http://iresearch.unipus.cn/info/paperreview.php),阅读并点评文献,即可参与本次线上交流。点评提交截止日期:11月18日。

请参与点评的用户加入我们的QQ群。

名称:iResearch学术交流二团

QQ群号:174403624

验证信息请输人:读文献论坛

即刻进入活动页面,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